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及时雨 > 正文
 

政策助推 钢铁股顺风抢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6日 11:39 中国经营报

  作者:周颖?编辑:汪华峰

  从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看,钢铁行业的上升空间还很大。尽管2003年以前这些钢铁企业的盈利不是很理想,但2004年的宏观调控反而给了国有企业更大的生存空间。虽然目前境外投资者对钢铁行业的政策有些怀疑,反映到证券市场上就是股价偏低,但最多半年左右,这种价格倒挂现象就应该能够被合理纠正。

  1月7日,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下称“武钢集团”)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在防城港建设1000万吨级钢铁厂的消息见诸报端,这意味着继宝钢之后,武钢也将触角伸向了两广沿海地区。

  在沪深股市上,经历了宏观调控的洗礼之后,机构投资者们拥抱钢铁行业的决心似乎丝毫未受影响。同时,在政策助推的情况下,许多境外投资者对内地的钢铁企业表示看好,因此,很多资金已经进入钢铁行业,并预期颇高。

  “境外投资者仍然认为内地大型钢铁企业有投资机会。”香港享达集团国际研究部联席董事黎伟成在电话里告诉记者。

  政策助推

  是什么样的政策助推,令钢铁企业再度吸引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虽然钢铁行业在2004年宏观调控中经历了大起大落,但巨大的市场需求依旧让许多钢铁企业收获甚丰。并且,即便在去年“调”声密集之际,安徽马鞍山年产500万吨的工厂和山西太原年产150万吨的不锈钢厂也获得发改委的批准。

  在武钢集团与广西自治区政府就防城港项目达成协议之前,就有消息表明,中国将新建三家大型钢厂以摆脱对进口钢材产品的依赖。下一个预期将获得中国政府批准的钢铁项目,是广东湛江年产1000万吨的工厂。而之前获批的马鞍山和太原钢铁厂都将生产目前国内需要大量进口的高规格钢材。

  “目前国内高端钢材产品95%都需要进口,如果上述几家企业项目上马之后2007年基本可以结束国内高端产品完全依靠进口的局面。”华西证券钢铁研究员王禹对记者表示,钢铁行业不能孤立存在,它同时能拉动上下游的产品,这也是一个长期的利好。

  “钢铁行业仍然实行的是行政措施。国家给予国有钢铁企业这样的政策,允许它们扩建,这也是只有国有钢铁企业才能享受到这样的特权。”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袁钢明说。在这样的政策推动下,2005年将会掀起钢铁行业的重组高潮。同时,由于政策支持,钢铁企业肯定会借势发展。

  受此影响,钢铁企业自然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

  就上述4家企业而言,武钢集团旗下的武钢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600005)、马鞍山所属的马钢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600808)、太原钢铁厂所属的太钢不锈(资讯 行情 论坛)(000825)及上海宝钢所属的宝钢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600019),4家上市公司再次受到市场人士的关注。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钢铁冶金系副教授程泰森分析认为,国家政策的支持对国有大型钢铁企业是一个很大的利好。这些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都是国内高端产品,正好弥补国内的市场空缺。发展空间很大。“我不认为未来几年内高端产品会存在过剩的这种可能。”

  尽管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钢材出口有了很大的突破,甚至业内人士认为2005年中国有望成为钢铁净出口国。但在高端钢铁产品方面(如用于汽车、家电、电子消费品和造船业的钢材)仍然供应短缺,主要原因是国内钢铁生产企业无法满足消费方的需求,因此,中国当前对这类产品的需求仍然依赖于进口。业内人士预计,这一势头将持续到2010年。

  这正是国家发改委批准上述钢铁企业扩建上马新项目的最好理由。

  机构投资者“押宝”

  政策的推力和国有钢铁企业的大规模扩建举动,已经引起了境外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黎伟成在和记者交谈中透露,境外投资者非常看好内地的钢铁企业。他说,2004年的宏观调控只是针对不达标的民营企业,而对国有企业一直是持支持态度的。从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看,钢铁行业的上升空间还很大。尽管2003年以前这些钢铁企业的盈利不是很理想,但2004年的宏观调控反而给了国有企业更大的生存空间。虽然目前境外投资者对钢铁行业的政策有些怀疑,反映到证券市场上就是股价偏低,但最多半年左右,这种价格倒挂现象就应该能够被合理纠正。

  中国联合钢铁网资深分析师王英武认为,钢铁行业属于高资金投入、高技术含量的“双高”产业,钢铁行业要快速发展应该满足这两个基本特点。现阶段钢铁企业迫切需要一种有别于资本积累的方式来做大做强,其中之一就是实行资本集中——兼并和重组。在这个前提下,生产并满足国内需求的高端钢材产品并不是难事。“对钢铁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利好。”

  2004年,在国家实施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新形势下,太原钢铁集团投资165亿余元,新建150万吨不锈钢工程。建成后太钢不锈钢年产能将达30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不锈钢企业,年销售额有望达到500亿元。

  这只是国有钢铁企业大动作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更多的兼并、重组正在发生并演绎着新的故事。

  然而,市场并非如此一致地看好高端产品的发展预期,反对的声音亦有之。

  “去年的投资过热都是在2002年或2003年投资的项目,所以集中在2004年产能释放。并且这些都是民营企业的投资项目,国有企业并没有太多的投资,这就是民营企业灵活的经营机制给自己创造了机会。国有企业看到去年很火的钢材市场而再去投资时,我认为国有企业仍然慢了一拍。等它们的产品问世时,也许那个时候的产品又处于饱和状态了。‘踩’不准点,是国有企业的通病。”袁钢明对此表示忧虑。

  天一证券钢铁研究员姚春雷有着同样的担忧。他认为,目前国内高端钢材产品仍然是供不应求,但随着产量的增长,有可能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产能扩大过快,我不认为是好事。”

  但机构投资者显然对反对的声音听而不闻。从2004年三季度业绩报告来看,前述四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几乎全部都是机构投资者的天下。其中宝钢股份前十大流通股东全部为证券投资基金QFII,它们累计持有宝钢股份16.67%的流通股计31285.75万股;武钢股份前十大流通股东坐席则被券商和基金瓜分,它们累计持有武钢股份12.76%的流通股份,持股量为24186.36万股。此外,统计显示,截至2004年三季度末,重仓持有武钢股份的证券投资基金已经从二季度的14家飙升到43家。而在马钢股份披露的三季度业绩报告,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和香港汇丰银行(代理人)有限公司以大手笔持有公司H股,位居流通股东第一和第三。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