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英教、ST猴王,谁会成为沪深A股市场上的第一只“仙股”呢?昨日,ST英教和ST猴王分别收于1.11元和1.14元,这离“仙股”仅差0.11和0.14元。“如果继续跌停,不出3个交易日,中国A股市场上的第一只‘仙股’将由此产生。”一位市场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语气轻松,似乎“仙股”的出现已成为必然。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小企业板的苏宁电器。该股在昨日创下50.17元的历史高点
之后,收于50元整。巨大的反差让每一位投资者不得不感叹,这个市场“一九”现象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
28只股票有望成“仙”
随着最近行情的持续低迷,两市越来越多的股票正在不断创出历史新低。截至昨日收盘,沪深两市2元以下的股票已经多达28只,而这28只股票又清一色地带着ST或ST的“帽子”。可以这样说,成“仙”的队伍中,T类股票是主力。
而事实上,T类股票不但在冲击“仙股”的进程中充当了突击队,在后续的队伍中也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记者统计发现,目前沪深两市2-3元的股票中,也大都是T类个股。公司历史包袱沉重、负债累累,加之从主板退到三板市场上的股票也是多数已“成仙”(跌至1元以下),示范效应以及与三板提前接轨的预期让T类股票集体向“仙股”进军。
“壳”贬值加速仙股化
一位一直青睐在T类股票中淘金的投资者日前不无感叹地对记者说,他的股龄有9年多了,近6年的时间是在“垃圾股”中发现“黑马”。“不过,现在的‘黑马’是越来越难找了。”该投资者称,他翻遍了2元以下个股的所有公开资料。“这些股票主业凋零,要么担保重重,要么负债累累,这样的股票重组的成本可想而知,所以近一年以来,我只敢买一些价位不高且资产质量没什么问题的股票。”
这位投资者的话得到了市场人士的认可。金元证券的分析师贾纯华先生称,近一两年来,随着管理层对证券市场的逐步规范,上市公司报表式的重组已是难上加难。以前的“只要不退市,就还可以继续美化报表,进而圈钱”的假重组在如今市场化的运作中已不再可能,加之一部分T类公司动辄几亿元甚至十几亿元的负债让重组方也是望而却步。这样,“壳”资源的迅速贬值使资产质量差的股票成为市场上的烫手山芋,被抛售也就成为必然。
退出是为了更好地进入
民族证券的徐一钉先生认为,在“仙股”价值回归的道路上总会有波折,当一些股票连续下跌幅度较深时,反弹的确会出现,但这仅仅是绩差股的一种反复。“仙股”的出现是市场优胜劣汰功能,特别是劣汰功能的体现。随着市场国际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加上机构投资时代的价值取向,这一切都会加速绩差股向“仙股”回归的进程。而只有对劣质股实现有效的退出,同时进一步防范劣质股的欺诈上市,才能使质地好的公司成功顺畅地上市。因此,可以说合理地劣汰机制是优质公司上市的必要保障。
晨报记者 王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