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券商年终奖冰火两重天 多则数十万少则颗粒无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9日 04:33 第一财经日报

  匡志勇

  2006年的中国证券业,大多数证券公司都赚得盆满钵满,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着不菲的“大礼包”,有的年终奖人均上十万元,有的颗粒无收,可谓“冰火两重天”。

  3月12日,一位自称深圳某著名券商营业部员工在新浪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今夜你把我遗忘”的帖子,迅即传遍同行。这篇帖子痛诉去年的牛市行情——“这场盛宴只是股东们的盛宴,是高管们的盛宴,是客户们的盛宴,但对于我,一个普通员工而言,得到的只是残羹剩饭。公司的管理者玩了一个很好的数字游戏,在不公开游戏规则的情况下,让12家营业部的员工在辛苦一年之后,得到了可怜的安慰奖。”作者称只拿到了屈指可数的年终奖,“找不到羞涩的理由,只能谎称工作太忙,需要加班,最终将打算买机票的钱寄给了父母,并祝他们身体安康”。

  该券商总部的一位职员透露,据说公司与股东原本商量好要拿出17%的净利润来做职工年终分红,后来不知为何,实际下发的年终奖只是其中较少一部分。记者向多位普通员工了解,其年终奖大约为平时两个月的工资。

  这家券商的年终奖其实并非是最“小气”的。一位知名

证券公司深圳营业部的总经理酸酸地说:“去年风调雨顺,营业部‘粮仓满盈’,个人却颗粒无收。”一位海通证券深圳营业部的员工告诉记者,海通证券去年也没发年终奖,原因是“海通证券要借壳上市了,费用冻结了,没发年终奖。”据悉,长江证券南方业务拓展中心员工去年只以“过节费”名义发了1000元。

  也有的券商发放了丰厚的年终奖。据联合证券广东区域一家营业部总经理透露:“去年公司营业部老总平均年终奖在40万~50万元左右,我个人的收入在平均水平以上,还有好几个人获得了上百万元。”在他所在的营业部,全体员工年终奖平均达到10万元左右,有的高级业务经理拿到20多万元。据他称,深圳市一家数一数二的证券公司营业部老总年终“红包”比联合证券还要高一大截,多的能分到200多万元。

  联合证券这位营业部老总先后咨询了多家券商的年终奖水平。他发现,除国信证券外,许多创新类券商年终奖都发得比较谨慎,营业部老总的年终“红包”平均在10万~20万元之间。“我最后发现,年终奖水平是非创新类券商比创新类高,品牌弱的公司比品牌强得多。这和各公司的实际盈利水平是反过来的。他说:“可能有两大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差公司需要付出更高待遇来吸引和保留人才;还有一种可能是因为此前年度好坏证券公司之间待遇迥然不同,今年的大额年终奖可能是一次补偿。”

  在券商内部年终奖分发向业务部门倾斜是一条基本的规律,除公司老总外,自营部门、投行人员以及经纪业务系统的营业部老总往往是获得最丰厚年终奖的三类人员。在部分券商中,研究员是第四类高薪获得者。自营人员和投行人员凭个人本事按一定比例分红,往往容易被人理解。在经纪业务体系,营业部老总往往能获得一定比例的净利润分红,其他员工则不能享受此类收益,往往将年终奖差距拉得过大。

  “营业部老总级别今年过高的年终奖可能是特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证券公司事前没料到2006年行情会如此火爆,将考核指标定低了。明年可能就不一样了。”国信证券一位分析师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1,5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