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增资扩张借壳三步曲 浙商证券走出金信阴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4日 10:36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张勇 上海报道

  逐步走出“金信”阴影的浙商证券正在寻求新的扩张。

  知情人士称,从浙商证券重组开始,浙江省政府就一直希望公司能够尽快做大做强,成为浙江省证券行业的领先者。目前,浙商证券除了在酝酿增资扩股,引进新的股东扩大规模外,还有意进行扩张兼并。此外,增资过程中,借壳上市也在考虑之中。

  1月30日,浙商证券通过浙江省产权交易所挂牌出售其持有的金信证券研究所60%国有股权,这也被业内认为是浙商证券试图摆脱“金信”印记的一项举措。

  增资扩股

  “现在,规模对券商的发展来说越来越重要了。”海通证券研究所陈峥嵘认为,“管理层对券商的监管策略已经发生转变,以净资本为基础的监管目标标准,增资成为券商发展的必然。”

  浙商证券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规模形成的品牌效应在券商的经营中日益重要,有效的

竞争力形成之前,首先还是要做大,目前浙商证券的规模还是太小了。”浙商证券内部人士告诉本报,“在现有一百多家券商中,浙商的注册资本金排名基本上是最后的几名。”因此,“增资扩股已经是十分紧迫的事情了,公司就增资一事讨论了多次。”

  浙商证券前身是金信证券,注册地在浙江杭州,注册资本为5.2亿元。公司第一大股东为浙江上三高速,持股70.46%。

  据了解,虽然尚未确定最后的增资方式,但目前浙商证券比较倾向的一种选择是,通过大股东转让部分股份引进新的战略股东,同时将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进行稀释,并初步增加公司资本金;再借助资本市场,很可能是借壳上市的方式进行定向融资,从而实现进一步的增资扩股。

  “初步的增资目标在15亿元-20亿元,进入中型券商行列。此次增资不会一下子就增很多,主要是浙江上三高速可能不会再增加投入,并希望在增资扩股后能够至少保持相对控股,以保证浙商证券经营层在公司发展初期的持续性。”知情人士表示,“在大股东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新股东的选择范围就比较大,省内外的国企和民企都可以成为新的战略合作伙伴。”

  上述人士还透露,“如果在增资过程中有机构希望控股浙商证券,那它的身份就有一定的限制。省政府目前的意向还是在省内企业中考虑,而且主要以国企为主,目的是为了让浙商证券走稳健发展的道路。”

  据介绍,浙江省政府对浙商证券的增资扩股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据悉,去年10月,浙江省金融办副主任包纯田前往浙商证券调研,包希望浙商证券能够尽快做大做强,并承诺,省金融办将尽力帮助其排忧解难;在同等条件下,金融办将对浙商证券给予优先支持。

  扩张计划

  在酝酿增资扩股的同时,浙商证券也在筹备着扩张计划。

  由于金通证券被中信证券收购,方正证券也即将与泰阳证券合并而迁至湖南长沙,导致浙江省内缺乏较大规模的券商,浙江省政府曾计划通过浙商证券打造出一家新的本地大券商。

  据了解,在浙商证券重组之初,浙江省政府就考虑过让浙商证券合并吸收省内另外两家经纪类券商财通证券及天和证券,甚至将当时尚未被托管的天一证券也纳入重组棋盘中。

  知情人士介绍说:“虽然天一证券早已迁址上海,但毕竟还是浙江省内的券商,而且将其纳入到重组中来,可以直接利用天一证券的重仓股宁波富达实现借壳上市,从而一步到位地打造出一家颇具规模的大中型券商。”

  不过这一计划最终未能实现,天一证券被光大证券托管。至于浙商证券与财通证券是否合并,浙江省政府最终的决定也从“合二为一”变为“各自做大做强”。

  在合并计划取消后不久,也就是2006年12月,财通证券吸收合并天和证券的方案获得批准,由此财通证券的营业网点从原有的15家增加为32家,注册资本金扩大至6.8亿元,成为目前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券商。

  但财通证券是经纪类券商,而浙商证券的经营范围则更为全面。而且,浙商证券的营业网点也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

  知情人士告诉本报,浙商证券在经过重组规范期之后,将迅速展开扩张计划。虽然目前无法新设营业网点,但仍然会设法做大经纪业务,并在投行、创新等领域加大投入。

  重树形象

  浙商证券现在十分重视重树市场形象,摆脱“金信”阴影。“尤其在投行业务的品牌树立上,特别需要信誉度和知名度。这需要我们努力消除以往不好的影响,培育新的品牌。”浙商证券内部人士表示,公司正致力于给外界一个全新的形象,经营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证券服务商。

  1月30日,浙商证券通过浙江省产权交易所挂牌出售其持有的金信证券研究所60%国有股权,这也被业内认为是浙商证券摆脱“金信”影子的一个反映。

  浙商证券内部人士表示,目前公司已经成立了自己的证券研究中心,研究力量能够满足自身需要,因此没有必要继续保留金信证券研究所的股份,“除非(这家研究所)能够改名,否则与其保持关系并无意义。”

  不过,金信证券研究所曾经在行业内有十分高的知名度,它与申银万国研究所是国内目前仅有的两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证券研究所,一直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因此改名的可能性不大。

  同时,金信证券研究所的资产状况并不理想,对于浙商证券来说,更类似“鸡肋”。据了解,截至2006年11月底,该研究所总资产43.99万元,负债80.82万元,净资产-36.83万元;而由于人才的不断流失,目前的职工仅9人。

  因此,浙商证券为金信证券研究所寻找买家,转而培育自己的研究力量,就成为自然之举。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