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8连阳连续逼空 机构博弈中行因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7日 07:19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8连阳连续逼空机构博弈中行因素

  证券时报 记者成之

  “既然知道了牛市已经确立,今年还有新高,为什么不趁低点先进去呢?”

  金科源投资的吴国平如此认为。或许正是有不少机构的想法与他相同,近日股指走出了连续阳线盘升行情。

  北京首放分析师陈志则认为,“中行因素”无疑是主导近期行情的重要因素,各路资金围绕中行的发行、上市都有一定的计划,上证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8连阳的走势则是各路资金博弈的综合体现。

  历史上的8连阳

  昨日,上证指数上涨27.74点,日K线呈现8连阳的罕见走势。资料显示,在上证指数15年半的日K线历史中,出现8连阳以上的仅6次,其中4次是发生在上一轮牛市中涨势最凌厉的1991年7月到1992年6月间,期间上证指数从140点快速上涨到1400多点,但由于市场治理以及交易规则等因素,可比性不大。与目前行情有一定可比性的两次则分别为1997年8月20日到9月1日的9连阳和1999年12月28日到2000年1月10日的8连阳。从这两次连续阳线发生的位置看,都是在一轮中期调整行情的底部,也是一轮长期牛市的“腰部”位置。

  “发生连续阳线是小概率事件,应该是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偶然形成的,不一定有什么规律,但是至少可以说明市场的牛市气氛。”陈志如此认为。资料显示,除了前面列举的8连阳以上的K线组合,上证指数近10年来7连阳以上的走势也都是发生在牛市阶段,这也可以进一步证实了目前是运行在牛市当中。而在6月24日,国际投资大师罗杰斯发表的“看多A股市场”的言论也坚定了市场对牛市的信心。

  “正是因为牛市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同,才会出现研究机构预测的调整低点往往不会出现,而高点往往被低估的现象。”本轮行情一直坚定看多的吴国平一如既往地重申着“牛市论”,并认为多数研究机构预测的调整要到1500点以下的情况不会出现,而近期的行情应该是逼空向上、新高在望。

  轧空申购资金?

  “近期市场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国银行的发行和上市。毕竟它的发行冻结了近6000亿的资金,7月5日上市后该股对上证指数的影响将是举足轻重的,稍大一点的资金绝对不可能忽视它的作用。”陈志认为,上证指数8连阳应该是各路资金对“中行因素”综合反应的结果。

  从目前市场的投资者结构看,以前机构以散户为对手盘的情况已经逐渐转变为机构与机构之间的博弈。因此,也有分析师提出,近日的连续上攻是场内机构资金对申购资金的刻意逼空。因为从结果上看,本周四申购中行的资金解冻后,市场的股价比上周五应该高了不少,如果是抛出股票去申购中行则是得不偿失。近几天的拉升实际上起到了轧空中行申购资金的效果。

  不过,也有分析师认为这种逼空并不只是针对中行申购资金。“应该说是对所有想在1500点以下再买入股票的资金的一种逼空。如果大家都知道今年还有一个新高,为什么不在相对的低点买入看好的品种呢?对于大资金来说,建仓要一个过程,要打一定的提前量,这样打提前量的多了,就自然形成了逼空。”吴国平如此认为。同时,他认为连续阳线另一个重要的作用是能很好地保持市场的气氛,对中行的上市定位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这也是管理层和不少大资金所乐意见到的局面。可见,诸多因素综合的结果形成了由缓到急的连续阳线拉升的局面。

  后市仍将震荡向上

  近日指数的稳步上涨,使得个股行情逐渐活跃。从行业指数上看,有木材家具、食品饮料、农林牧渔、酒店旅游、传媒等5个行业指数近期创出了本轮行情的新高,成交量也保持在较好的水平。这些都是小市值行业,而且业绩、成长性都比较好。而在昨日盘面上,基金重仓股以及优质股的表现则明显较好。“这应该是新基金建仓与老基金调仓的结果。基金要交半年报答卷,剩下的时间也只有一周,看到跌不下去只得抓紧建仓、调仓,以便在半年报时交上一份比较好的答卷。”陈志如此认为。

  对于近期行情,有分析师认为,优质个股尤其是半年报预增股、机构重仓股的活跃依然可以期待,中行申购资金回流和

中行上市将成为检验本次行情稳固与否的试金石。对于中长期行情,从目前研究机构发布的下半年策略报告看,多数预计下半年会创出新高,但指数的上涨空间并不是太大,基本在1800点附近。因此,可以预见,后市多数时间应该还是震荡向上行情。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