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全球经济一体化视野下国内资本市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4日 19:22 新浪财经

全球经济一体化视野下国内资本市场

  中国加入WTO后,我国正逐步纳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轨道,全球化下广泛的经济合作使各经济体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经济事件的影响和传播速度也更加深远和快捷。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更需要我国企业和个人用国际化的视角考虑问题。在经济领域,特别是对经济事件最为敏感的金融市场更是应该具备国际化视眼。

  有色金属狂潮波及国内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继续深化,出口和进口额逐年递增,我国和国外市场联系更加紧密。在连成一体的国际化市场下决定了国内投资者不能简单的靠分析国内经济状况来做出投资决定,而是应该把国际市场上经济的基本面因素也考虑在内。本轮行情中有色金属的表现就是很好的证明,去年5月国际上伦铜价格完成最后一次调整,从3000多美元/吨的价格一路上涨,最高涨至今年5月的8100美元,对应国内铜价也从近30000元/吨的价格猛拉至85550元/吨,国内外的铜价都涨了近3倍左右,而其他的有色金属也都出现了不小的涨幅。

  国内资本市场上基金也嗅到了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机会,以G江铜(资讯 行情 论坛)为例,去年业绩为每股收益0.64元/股,而当时国内铜价在35000元/吨的位置,从目前国内铜价来看,如果今年仍按去年的产销量来看,那么G江铜业绩将有可能再翻一翻。在此良好的预期下,以G中金(资讯 行情 论坛)和G江铜为代表的有色金属板块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都出现了2-3倍的涨幅,成为两市最热门的板块。由此可见,现在国内证券市场和国际经济状况联系相当紧密。近期国际铜价冲高回落,国内有色金属也出现大幅调整,后市依然将跟随国际有色金属价格的走势。

  用国际化角度分析资本市场

  其实商品期货的大幅上涨并非空穴来风,其主要原因是世界经济快速发展而导致的全球性的通货膨胀。日本内阁府昨日公布,日本今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幅达到3.1%,远远超过政府先前预估的1.9%,日本经济实现15年来最快增长。欧洲央行也预计今年区内经济增长率由去年的1.3%提高至2.1%左右,而中国自去年开始就一直保持着GDP的超速增长。

  在全球经济持续升温的背景下,伴随着出现的是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以我国为例,去年我国CPI的增长速度就远高于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随着经济短期化问题加重,政府大量建设资金进入市场,从而在成本上拉动了物价的上涨。同样国外经济发展过快,也直接导致了基础原材料的供需失衡,从而直接影响到铜和原油等工业原料的价格,全球告别了低油价时代。

  经济发展当然是各国都希望看到的结果,但是过快的发展而引起的全球通货膨胀最终必然会成经济持续繁荣的障碍,因此,现在各国都开始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来控制经济增长速度,包括欧洲、韩国和土尔其等国家都纷纷出台加息政策,美联储做为反通货膨胀斗士在利率问题上也更倾向于加息。在加息和控制通涨的预期下,美元的强势反弹也直接导致了商品价格的应声而落,因此出现了现在国内期货市场和证券市场上有色金属的下跌。各国的加息也直接导致了各国证券市场的疲软,从而也传导到了国内,中国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近期的走势就受到H股的影响,在外围市场加息的影响下,部分资金也从新兴市场撤离,也大大打击了国外游资参与A股市场的热情。上周,美国纽约股市三大指数连续下跌,美股遭遇了一年多以来最大的单周下跌幅度,上周五收盘,美股一周下跌3.2%,仅次于去年4月15日创下的3.6%的单周跌幅记录,受纽约股市大幅下跌的影响,上周东京股市日经指数一路下跌,跌破15000点,落至6个月来新低位,受外盘大跌的影响,上周我国沪市也出现7.07%的下跌,此外我国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的

股票市场也呈现大幅下跌态势。

  由此可见,目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内资本市场和国外市场联系更加紧密,资金的流动速度也更加通畅和快速,全球资本市场的联动性更加密切,国内投资者不但要关注我国的经济发展,更要用国际化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当然此次由于全球加息出现暴跌的股市也有反转的机会,一旦美国加息周期结束进入一个平缓的时期,全球各地逃逸的资本会不会在各个市场上捐土重来呢?资本的本质就是追逐利益,空等在银行吃利息的事情决不可能发生,如今全球股市已经哀鸿一片,是不是又是一次抄底的机会呢?转入我们A股市场,暴跌是一种恐怖,但是就是这种暴跌才是人失去理智的时候,个股才有我们抄底大军的存在而奕奕生辉。

  (国泰君安)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