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有色金属板块可能迎来阶段性机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 16:31 新浪财经

有色金属板块可能迎来阶段性机会

  提要:有色金属板块跌幅特别大,最后一跌已经出现。前赴后继抄底者屡抄屡套、不敢再抄了。有色金属阶段性机会就悄悄地到来了。这一阶段性反弹的性质。这一阶段性机会的特点和把握上要注意的问题……

  今天在盘面上,有色金属板块开始有一些股票跑出来了,像000878的G云铜一度涨停,000060G中金一度升幅5。5%。那么,有色金属板块今天上升的性质是什么呢?是像5月中
旬以来多次反弹一样,仅仅是下跌的中途性反弹;还是出现质的变化——阶段性的底部到来呢?如果是后者,就意味着该板块迎来了阶段性的上升机会。

  我们认为,有色金属板块今天的反弹,与前面数次反弹截然不同,它很有可能就是阶段性见底,这意味着有色金属板块又迎来一次上升良机。

  一、有色金属板块近期下跌的幅度特别巨大。

  这一轮有色金属板块的调整跌幅特别巨大。像龙头股600547的山东黄金,从47.97元跌到27.4元,跌幅高达43%。像600205的山东铝业,从27。31元跌到18。63元,跌幅高达32%。像000833的贵州糖业,从13。41元跌到7。75元,跌幅也高达43%。可以说,整个有色金属板块和稀缺资源类个股,经过二十多天的下跌,普遍跌幅都高达3、4成,甚至更多。跌幅远远超出市场原来的意料,由于短期跌幅巨大,已步入该反弹的时候了。

  二、最后一跌这几天已经出现了。

  前期我们在预计有色金属板块到达阶段性底部的特征时,预见到:它如此大规模的下跌,一般都会有阶段性的最后一跌。而近日有色金属板块显然走出了气势十分凶猛的最后一跌行情。昨天,有色金属板块全面跌停,600547的山东黄金近三天一度跌幅超过2成,000911的南宁糖业近三天也一度大跌了2成,600459的G贵研昨天、前天连续跌停。种种迹象显示,有色金属板块的这一阶段的最后一跌已经出现,其大跌也就已经步入尾声了。

  三、近期市场前赴后继的抄底,屡抄屡套,已经抄怕了、不敢再抄了。

  当有色金属板块步入大跌之后,由于其前面光辉灿烂的升势,给市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良好印象;加上它的跌势凶猛,短期跌幅巨大;不少投资者都误认为机会已到,纷纷抄底。结果是抄一次死一次、套一次。一批勇士倒下去了,又一批勇士抄进场。尽管,中途也有过一些反弹,幅度也相当;但是好看不好做,高位往往十分飘忽,稍一犹豫,第二天立即跳空低开,立即把抄底者套住了。结果是前赴后继的抄底者,都被套住了;终于市场开始理性了,开始收手了,不再敢抄底了。

  而就在所有人都不敢抄底的时候,有色金属板块的阶段性机会就悄悄地到来了。——前面我们在谈到有色金属见底的特征时候,就谈到过、市场不敢抄底是阶段性底部到来的主要特征。

  四、有色金属板块这一阶段性反弹的性质。

  从总体上看,有色金属大幅拉高行情已经结束。这次大洗盘性质是造顶性洗盘。后面的反弹是主力为实现派发而进行的二次见顶。这就使影响这一次反弹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基本面,不再是业绩的好坏,而主要是前期被套及抄底的投资者的思想状况,是主力如何才能顺利出货,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术?所以投资者在分析、预测其走势的时候,不要过多的从基本面入手,而应较多地去注意技术面、资金面、和主力的作战意图。

  五、这一阶段性机会的特点和把握机会要注意的问题。

  其一、这一次机会总体上是分为两个主升段,其中第一个上升段由于底部不容易把握——即使我们现在判断它是阶段性底部,但也有可能判断错误,因为有色金属板块这一阶段的底部特点,就是很飘忽。所以在把握上面有一定的风险,

  其二,个股走势更多地取决于主力为派发而进行的布局,这就导致了从基本面、业绩上不容易把握它的走势,

  其三,第二段升势会比第一段升势好把握一些。因为第一段上升之后,主力的派发思路基本上暴露,把握起来就有相当的基础。从谨慎的角度考虑,可以等第二阶段升势到来时再操作。

  其四,由于前期跌幅巨大,这一次反弹的幅度也就比较大,利润也就比较大。下跌3成,再回升上去升幅就要高达5成了。

  其五、把握这一机会在战略上有相当大的风险。因为主力完成派发之后,有色金属板块就要步入大调整,由于有色金属板块前期升幅太大,如果主力全身而退之后,跌幅会相当惊人。所以在操作上一定要注意逃顶,尤其是要注意提前出局,要留有足够的余量。

  (广州万隆 成长投资顾问群)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