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万隆:悬在市场头顶有三把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31日 18:31 新浪财经 | |||||||||
提要:指数在千三关口反复争夺,宏观基本面的不确定性时刻威胁大盘,而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中,三个主要方面成为悬在市场头顶的三把刀..... 市场将面临宏观面的三大主要压力:股改后禁售A股解冻和发行新股的扩容压力、提高超额准备金利率、全流通后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这三大因素将是悬在主流资金头顶的三把刀,而这三把刀的落下时间是下半年。
压力一,扩容压力 未来的扩容压力主要来自于股改后禁售A股的解冻和IPO首发、再融资。 据广州万隆网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已有超过587家公司完成股改,获准IPO发行A股正在排队上市的公司已经超过50家;在383家G股公司中,57家有再融资计划,未股改公司中有21家有融资计划。分析人士认为,因IPO的恢复和再融资的启动可能令市场面临巨大的融资压力,预计将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也有专家预计,下半年考虑到市场的承受能力,首发和再融资可能为500亿左右。 另外一方面,股改禁售A股解禁后的扩容压力将在下半年开始显现。根据海通证券的研究资料表示,面对未来股改的价格压力预测表明,由于对价部分的价格压力不计入指数,在后续一年期解禁、两年期解禁及全面解禁的三个阶段中,扩容价格压力将呈现两头压力大,中间压力小的格局。 也就是说从解禁开始的一年内理论扩容压力(这里以大股东全部倾向于抛出股票为假设)将会较大,也就是说这一段的松动筹码将较多,被抛售的可能性大。业内人士认为,根据这一规则,从2006年6月17日开始,G股公司被冻结的股票将陆续解冻进入二级市场中流通,而且解冻股票量将逐月增加,至2006年第四季度解冻量最大,届时可能会对市场产生明显影响。 当然这种压力将因情况而异,是结构性的和差异化的。 去年中最先开始股改的上市公司在今年中将可以开始流通部分禁售A股,这部分股票抛售的压力可能主要会集中在一批基本面较差、没有控股权争夺、估值偏高的股票上;有股权争夺的龙头型上市公司,基本面较好,估值合理甚至估值偏低的股票,甚至可能会出现大股东反手赎回的情况。 另外,原非流通股东抛售解禁A股的意愿也可以根据指数的具体位置来判断,如果指数位置较高,整体股价偏高,持有者的抛售意愿将整体强于购买低价筹码的意愿,反之则是回收筹码的意愿强于抛售的意愿。 两种扩容压力都将从6月份后开始显现,融资和再融资是直接单向利空的;而禁售A股的抛售压力则是结构性的,较为复杂,在某种情况下将因为大股东的反手赎回而成为上涨的动力。 压力二,提高超额准备金利率 在广州万隆网以前的文章中我们多次提出,要注意央行提高超额准备金利率的风险。这是因为,第一季度的货币供应增长速度和贷款增长都远远超出预期。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0.45万亿元,同比增长18.8%,远远高于16%的预期目标;另,今年2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491亿元,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5658亿元,仅这两月就达到7149亿元,第一季度预计贷款总额为1万亿,占全年新增贷款计划总额的40%,控制贷款增长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在汇率升值预期下的外汇占款不断增加又将进一步加大流动性增加的趋势。 另外,随着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不可避免的带来成品油价格的上涨,以电力和煤炭价格上涨为基础的能源价格未来也将持续上涨,这些都进一步推动了下游相关产品的价格上涨。总体上来说,物价上涨的压力不小,物价指数上涨的压力也要求央行适当收缩市场的流动性。 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将给市场带来额外的流动性,这也增加了央行收缩市场流动性的压力。 即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讲话透漏出央行提高超额准备金利率的意图之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教授昨天建议,央行2006年后三个季度的货币政策应该以严防货币供应偏多为主,可以适度提高银行法定准备金比率,同时应该加快规范非银行融资体系。央行提高超额准备金利率的意图越来越明显。 根据我们的判断,一旦央行要动用准备金大棒,很可能在5月份左右。这是因为到5月份的统计数据已经能够完全排除掉春节的非正常因素影响,看清楚货币供应的实际情况了。二,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的趋势得以维持,到5月份还不提高超额准备金率,则全年的控制目标恐怕很难达到。 央行一旦开始提高存款准备金利率,提高一个点将带来3000亿左右的流动性丧失,而这对于目前有不少银行资金沉淀的A股市场来说,将有一定的压力。 压力三,全流通后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 股改时期因为情况的特殊性,所以相关政策上全力维持市场的稳定性。我们看到,证监会扛住国资的压力,坚持不开发行新股的口子(实际上目前的股改市值已经过半,已经达到了最初设定的发行新股的基本条件);扛住外管局和央行的压力,拖延了QDII的起锚开航,都是为了给市场一个稳定的环境。 然而,一旦全流通一锤定音,这种偏暖的政策环境就将消失,市场将从政策的怀抱中走出来,进入到由行政性扶持到完全市场化的磨合期。到时候,新股要发了、迫于外汇占款的压力,大规模的QDII也要推出。政策的外围环境和证监会的政策目标就将转变,偏中性的技术性改革措施将替代目前偏暖的政策环境。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昨日在出席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五周年庆典时就表示,年内基本完成股权分置改革,为全面推进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转换创造有利条件,这里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转换几个字值得关注。 当然,全流通后制度性缺陷改革的完成、管理层促使新资金入市的举措、并购重组以及二级市场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十一五规划下的行业大发展将构成股市大环境的主基调,但是我们对于未来潜伏的一些利空不能漠视。 (广州万隆 成长投资顾问群)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