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新旗舰:从成交额看主力进退节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7日 19:41 新浪财经

新旗舰:从成交额看主力进退节奏

  当大盘在上周末向前期高点1308点这个重要阻力位发动二次冲击未果之后,如同触及到市场那敏感纤细的神经,整个市场也随之陷入到多空激烈的争夺之中!随便翻开周末的证券杂志或报纸,经常可以看见那些观点截然相反的多空文章在泾渭分明中却共处一室,同页发表。这种巨大分歧本身揭示出目前的大盘已到了极为敏感而关键的阶段之中!大盘未来在面对1308点的阻力将何去何从?表面上看,在目前股指展开短期震荡还没有发出明确信号之前,双方暂时还无法分出胜负。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上海新兰德新旗舰中心认为:大
盘在不同阶段的市场成交额变化,对于我们跟踪市场主力的动向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事实上,通过回顾历史上每一轮行情,可以清楚的发现市场内在的一个规律:即从市场的明显低点的底部拉升到一个阶段高点的成交额基本等于从这个阶段高点开始的高位震荡到最终确认下跌位置的成交额,也就是说,筹码从低位向高位转移,并在高位换手的过程:

  1.如“5.19”行情中,1999年5月17日最低点到1999年6月30日高点成交额为6376亿,而1999年7月1日到1999年月9月30日平台整理成交额为6520亿,比例接近1:1,之后股指确认头部破位下跌;

  2.而在大盘自2245点暴跌见低点1339点之后的反弹中:2002年1月29日1339点到2002年3月12日(多数个股的高点)成交额为2352亿,2002年3月12日到2002年4月10日反弹高点成交额2431亿,基本也是完成了1:1的换手,顶部确认下跌(之后出现因暂停国有股减持导致的“6.24”行情)。

  3.再来看看2003年这个最有操作价值的反弹行情:2003年11月13日最低点1307到2004年2月10日“国九条”利好出来后多数主流板块见顶区域的成交额为8403亿,而2004年2月11日到2004年4月15日明显跌破1700点高位平台8410亿,成交额换手又是的1:1关系,之后的漫漫下跌路让众多抄底的“牛市憧憬者”血泪横飞。

  4.最后,就是去年7月12日最低1004点到8月18日1201的阶段高点成交额2987亿,而8月19日到9月21日明显破位下跌的成交额为2898亿,两个阶段的成交额比例还是1:1。之后出现明显回落。

  以上几组数据是不是个很有趣的现象,这难道是股市中常说的“主力拉高出货,散户高位站岗”的数字化写照吗?投资者可以比对研究下这些数据,你会发现,历史中还有更多的这样的数据,当然,温故而知新,现在,我们再来统计一下本轮行情市场成交额特征:

  首先,从2005年10月28日1067点(1223点调整以来上证指数的最低点,但不是大多数个股的最低点)到2006年2月7日(市场大多数个股的高位区域)成交额统计为5590亿;其次,从2005年11月16日1075点(深圳成指调整最低点)到2006年2月7日成交额统计为4715亿;再次,从2005年12月6日1074点(深圳综指调整最低点,大多数个股最低点)到2006年2月7日成交额3894亿。

  而目前从2006年2月8日到今天成交额统计为3968亿。

  简单计算得出:5590亿-3968亿=1622亿;4715亿-3968亿=747亿。

  可以看出,如果以2005年12月6日1074点为统计起始点,那大盘在上周五已经具备构筑顶部的要求,如以2005年11月16日或2005年10月28日为统计起始点,则市场还可以在高位震荡放量大致在750亿到1650亿的水平,那么,按照现在每天100多亿成交额的水平估算,未来的6到14个交易日将完成这个高位换手。这至少提示我们应该保持警觉。

  我们将这组数据分析给大家,也是希望大家脱离开K线和指标的细节,以另外一个思路来宏观的更加“粗犷”的分析当前的局面,如能对投资者有所帮助或者启发将是我们乐于见到的。

  短线方面,股指能否坚守5日均线并且有效攻克1297点将变的关键。短线的重要支撑依然在1280点附近。而在今日主动调整之后,作为市场主力的核心--中石化在后市能否和银行、地产股继续率领大盘将是我们重点观察的目标之一。

  (上海新兰德)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