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机构 > 正文
 

东方智慧:200亿资金角逐三大主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 19:00 新浪财经

东方智慧:200亿资金角逐三大主题

  近期大盘快速向下调整已有50多点,虽然个股纷纷出现调整,然而对于场外等候已久的踏空资金来说无疑是时机的来临。据《中国证券报》报道,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的最新市场资金动向统计显示,1月新增资金达到110亿元,2月新增资金接近200亿元。尤其是在在近期新增基金的逐渐上市,市场中期升势依然可欺,而未来的投资方向将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大主题当中。

  外资并购主题

  为了使外商能够顺利投资中国内地企业,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等3份法规文件,这三份法规减少了中国过去对外商并购国企的限制,为外资并购敞开了大门。受到政策扶持的推动,自2004年下半年至今,外资并购案例明显增多,其中一个显著特征是外资加快并购沪深上市公司的步伐。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尤其是最近几年,外资并购案例大量出现,外资并购的一个直接结果是提升公司甚至整个行业的投资价值,引发公司管理、经营发生重大改观,其公司股价往往也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由于新的外资并购具有实质性重组力度,外资控股比例明显提高,这对于提高上市公司整体素质和规模,尽快形成竞争优势甚至垄断优势十分有利,相关上市公司也有望就此实现“股价与业绩的比翼齐飞”。因此,具有外资并购概念的公司具有很强的投资价值。

  新农村建设主题

  目前媒体的焦点无疑就是新农村建设。新农村主题不仅仅关注着农民的收入焦点问题,而且还关注农民的生存环境、生活环境改变等诸多焦点问题,由此所带来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医疗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必然会带来丰富的产业投资机会,从而给相关上市公司带来业绩增长的契机。

  就目前来看,直接受益的上市公司除了水泥企业之外,对农村的电网全面改造建设将电力设备行业的上市公司带来巨大的商机。 尤其是电力设备行业当中,根据国家电网公司透露,我国“十一五”期间内的电网总投资将达到1.2万亿元,较“十五”期间投资增长140%,而国家将在“十一五”期间对31个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电网进行建设和改造,总投资为2200亿元。从投资看,到2020年特高压交流加直流输电线路的市场共是4060亿元人民币,其中交流输电线路2560亿,直流输电线路约1500亿。国家对全国电网改造及特高压电网的规划如此宏大,足以使我们对输变电行业的持续增长保持足够的信心。与此同时,输配电公司在经历了行业低谷后已于05年进入盈利能力回升期。随着万亿商机的到来,输变电行业将是未来几年之内成长性最高的行业,输变电力板块有望与大盘携手步入“新牛市”行情。

  自主创新主题

  从目前相关信息来看,自主创新已成为各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其实这也反映了未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也会对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上市公司带来直接的利好。

  如近期逆市活跃的航天军工以及相关上市公司,航天科技(资讯 行情 论坛)、航天动力(资讯 行情 论坛)、G火箭等诸多品种弱势中脱颖而出,而这主要的就是以来于市场对这个行业具有明显优势的自助创新科技含量的一直认同。而二级市场上电力设备行业的上市公司均掌握着实力较强的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优势极为突出,如去年7月底部崛起的平高电器、国电南自(资讯 行情 论坛)等股价均上涨100%以上;而G天威(资讯 行情 论坛)、特变电工(资讯 行情 论坛)等凭借新

能源电力设备的领域的优势在05年成为市场最为关注的焦点。因此,对于电力设备行制行业品种将是未来几年之内成长性最高的行业,该板块值得重点关注。

  因此,我们建议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具有外资、新农村建设、自主创新三大概念于一身的G许继(000400):公司是国内520家重点企业和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基地之一,从生产常规电力设备的制造厂 发展成为中国电力装备行业 配套能力最强的大型高科技电力IT企业,也是国内唯一同时具有一、二次技术和产品的企业。另外,公司与国际巨头西门子公司合资组建了西门子许继输电系统有限公司,目前已经开始为我国电力系统跨区输电、全国联网和改善电能质量等一系列重大工程提供 高技术关键装备。从走势上来看,近期该股随大盘深幅调整,短线超跌迹象极为明显,今日盘中发力上攻预示调整行情已经结束,大幅拉升行情即将展开,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

  (东方智慧)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