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机构 > 上市公司2005年年报 > 正文
 

第一创业:业绩下滑公司投资策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7日 14:52 证券时报

  第一创业证券 于海涛

  春节长假过后,上市公司年报将进入频密发布期,“业绩”将重回市场投资主题。寻找高增长上市公司、避免踩上“业绩地雷”已成为投资者目前最为关心的话题。从1月份已经公布年报29家公司情况来看有近50%业绩出现下滑,市场整体业绩下滑似乎已成为投资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业绩滑坡难以避免

  2005年上市公司业绩滑坡不仅仅是个别公司及个别行业的个别现象,从统计情况来看目前的业绩下滑的上市公司几乎包括在所有行业之中,而且业绩下滑上市公司比例已经超过50%,可以说已经是市场的整体现象。因此业绩滑坡已经成为2005年年报的主基调。统计数据可以说明问题:

  首先,从已经公布年报的29家上市公司情况来看,尽管只有4家出现亏损,但是从税前利润同比变化情况来看有14家利润出现下滑,占已公布年报公司的48%。

  其次,从已经公布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情况来看,截至1月25日共有564家公司发布业绩预告,其中预增133家、预减102家、续盈6家、续亏81家、首亏147家、扭亏85家、略增9家以及略减1家。经计算业绩出现下滑(包括续亏、预减、首亏和略减)的有331家占总预告数的58.69%。另外,对比2003年、2004年上市公司亏损的A股133家和172家的数字,目前预亏上市公司228家,已经超过2003年、2004年。而从2005年三季度季报业绩亏损的A股公司数量达到234家的情况来看,今年上市公司亏损面扩大已成定局。

  再次,从市场整体情况来看,2005年3季度每股收益同比出现下滑公司为743家占全部上市公司数的54.79%。如果选取较长的时点来看,从2003年开始到2005年三季度全部行业的每股收益增长率、净资产收益增长率等数据指标来看,出现显著的下滑趋势。可见市场整体业绩从2003年就已经见顶滑落,只是到2005年业绩下滑更加明显而已。

  宏观调控影响明显

  从已经做业绩预告的564家公司情况可看到,出现亏损及业绩预减的公司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零售行业、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较为集中,从具体公司来看,水泥、汽车、化工、科技、运输等板块上市公司相对集中。经对这些业绩下滑公司的行业分布进行研究发现促使这些公司业绩下滑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宏观经济调整是业绩下滑的主因。从1995年开始,除了2001年由于开始执行严格的会计政策,导致2001年净利润小于2000年以外,其他几年的A股市场净利润都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特别是在2003年净利润开始加速上扬。但是2004年开始的宏观调控效果在当年下半年开始显现,宏观经济增长逐渐趋缓预示宏观经济周期性调整来临,这之后上市公司业绩数据下滑也说明了这一点。由于上市公司利润与GDP的增幅没有关系,但与GDP的增速有关,增速放缓将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经济增长趋缓可以说周期性行业首当其冲,比如汽车、机械、材料、水泥等行业业绩下滑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次,国际原材料价格高涨等因素的影响,不少行业景气度下降,极大地拖累了行业内上市公司业绩。2005年国际

原油价格井喷最高价甚至高达70多美元每桶,同时各种矿产价格比如锡、铜、锌等更是加速上涨。更重要的是
铁矿石
进口价格2005年几次调价上涨幅度近100%等等。由于原材料价格的高涨致使上游行业不断侵蚀下游行业利润,同时由于宏观调控使社会总需求降低,在双重挤压下使下游行业陷入窘境。从数据来看2005年净利增长幅度较大的上市公司分别来自
房地产
、采掘、黑色金属等行业,而处于下游的家用电器、交运设备、建材、汽车等行业企业多陷入“净利润大幅下降”的困境正说明了这一点。

  谨慎投资业绩下滑股

  从历年年报行情来看,对于业绩下滑公司行业应该选择坚决回避,因为年报公布期也是“业绩地雷”的多发期,因此对于大多数预期业绩下滑公司目前应该选择坚决回避。这也是最稳妥地投资策略。但是情况也不能一概而论,对于个别业绩下滑公司投资者仍可以予以关注:

  首先,对于股权分置高对价公司特别是股改创新类公司仍应给与重点关注。因为2006年时股改及创新年,此轮行情主轴是股改,业绩反倒退于次要地位,因此在这种特殊环境下业绩下滑公司尤其是股改高对价及权证类公司仍存在一定的套利机会,比如有送权证潜力的业绩下滑的中集集团即属于此类。

  其次,于周期性行业与出于周期谷底的公司,在年报公布期间可能是一个长线买点,因为此类公司股价已经充分反映了其业绩状况,股价大都处于低位,未来行业将逐渐走向景气,这部分行业业绩下滑公司比如水泥行业、汽车行业部分公司等,其业绩公布期股价下挫石长线投资者介入的教佳时机。

  此外,对于部分具有各种概念如3G、并购和新能源等的强势品种,尽管业绩不佳但是短线仍有套利机会。同时要考虑到,此类个股风险较大,投资者也要注意甄别并采取短线操作。

  新浪财经提醒:>>文中提及相关个股详细资料请在此查询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