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3000亿护盘资金是否大举入市护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9日 10:05 深圳商报

3000亿护盘资金是否大举入市护盘

  分析人士提示,大盘量能是否得以释放是判断有关说法真实性的主要依据

  昨日有媒体报道称,管理层为力保股指及股改顺利推进,将投入3000亿元资金护盘。该消息成了当日消息面的一颗重磅炸弹。尽管该报道称并未从有关部门获证该说法,但毫无疑问的是,指标股近期屡屡在破位关头力挺指数,无疑为支撑该说法提供了现实依据。而业内人士认为,从资金面与管理层的调控手段分析,投资者对该说法须持谨慎态度。

  一位操盘人士分析认为,大盘自10月26日的大阴线以来,上证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已在1067点到1122点之间不到60点的空间内震荡整理了一个半月,而前日收盘的1079点已创下该箱体的最低收盘位,此时以中国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中国联通(资讯 行情 论坛)、招商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为代表的主要指标股全线走强应当是大资金进场建仓所为,而建仓资金的来源有两种可能。

  据分析,一种可能是QFII和新基金自发所为。由于近期新批的QFII额度较大,新成立的基金尤其是银行基金也刚开始建仓,而仅从规模看,QFII和新基金完全有这个实力。

  另一种可能则是国家资金护盘所为。依据则是资金的操作手法与今年6月8日和7月22日的行情中拉抬中国石化较为类似。该人士强调指出,1067点至1122点区间的振荡箱体一旦破位,整个箱体容易形成重要的阻力区,大盘极有可能继续下跌考验1000点的整数关,推进股改的市场环境将遭到破坏,且管理层在此时出手护盘成本较低,而如果等大盘跌至1000点附近,护盘成本要高出很多。

  也有对该报道持相反观点的业内人士指出,与调动3000亿元护盘资金相比,效用更大、成本相对更低的护盘方案还有很多。如调控QFII的入市速度,规范权证交易,推出“T+0”,加快出台新《证券法》的配套措施等。此外,即使管理层不启动护盘资金,大盘可能面临短期破位风险,但破位也将是暂时的,大盘绝对下跌空间并不大;而如果管理层出手,关键还看出手力度。如果力度较大则随时可能启动一轮波段行情。

  然而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尽管昨日消息面被爆出有关护盘资金的传闻,上证指数与此前领涨的指标股的价格和成交量却出现了小幅回落。同时,尽管中国石化等指标股此前走出持续涨升行情,但成交量并无明显放大,又难以由此看出大资金进场的迹象。

  有分析人士提示说,当前资金分流压力仍然很大,投资者应警惕类似的传闻炒作,而大盘量能是否得以释放仍是判断行情真实性的主要指标。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