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机构 > 正文
 

宁波海顺:千一附近短期筑底成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 18:32 宁波海顺

  宁波海顺

  多头近期在千一附近展开生死保卫战,股指震荡多个交易日后开始积极反攻,市场热点也此起彼伏,个股行情更是如火如荼。由于长久以来,整个股价结构调整相当充分,目前个股的反弹也采取了轮番补涨,全面突破的格局。结合11月前后政策面打出的诸多利好牌,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出台、新股发行的“新老划断”尚需时日、政策呼吁拓宽证券公司融资
渠道、加大信贷资金支持证券市场力度等,无一不是从资金供给方面给股市打气,并倡导输送新鲜血液。为此,在当前市场格局下,市场短期底部露出水面,一波象样的回转行情加速酝酿。

  场外资金加大供给力度

  最近市场利好消息不断,主要就两个方面给股市未来将产生相当大的作用。首先是资金供给问题。由于国内股市目前正处于中国加入世贸后,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转型期,而其资金推动型本质还没有质上的改变。正因为如此,场内外资金供求关系对市场行情的发展将其到直接作用。政策面来看,近两个月来的诸多利好,也表现为两个方面对市场利多,一是政策批准的新增资金入市,比如证监会再批准两家QFII,诺安、建信、兴业等多只基金发行,券商第二轮集合

理财开始发行等。

  其次是市场呼吁或则政策倡导的资金入市渠道,或则已有的新增机构资金进场,比如瑞银、花旗、高盛等QFII:已提出增加额度申请,上市公司季报显示,券商增仓

股票明显,社保基金三季度持有股票,从二季度末的7.78亿股上升到10.13亿股,拓宽券商融资渠道和加大信贷资金入市力度再次被市场提及等。资金供给首先在场内资金封锁了市场下跌空间。

  消除市场中期发展拌脚石

  另一方面的利好表现为市场治理问题,主要是在不断加强市场自身规范尺度和排除地雷,让新增资金放心入场,或则从长远上更本消除市场发展方面的拌脚石。例如国家六部委联合发布循环经济第一批试点的通知,电力、煤炭等7大行业率先进入首批试点。关注这一层,其实主要是因为自去年4月开始的宏观经济调控在相对实现经济的稳定着陆后,政策面再次为某些行业开闸放行,加快行业结构调整力度的表现。因为去年调控的行业跟今年率先进入试点的行业有一些比较大的区别,主要表现为对经济的长远发展而对行业进行有差别的扶持。另外的政策,比如新股发行所面临的“新老划断”时机还不成熟,市场短期扩容压力减轻,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方面的相关政策出台等,都是支持股市中期利好的表现。

  央企重组加速市场资源优化

  中石油的重组揭开央企的重组序幕。10月28日,中石油同时对下属三家上市公司发出全面要约收购公告,点燃了市场的一大热点。锦州石化、吉林

化工、辽河油田一度成为市场热钱追捧对象,然而,由于市场传闻一波三折,短打资金兴风作浪,整个石化板块风起云涌,纷纷大涨,石化板块个股本来不多,但个个是大盘股,并且作为基础性炼油行业,石化股在整个市场的权重地位相当突出。为此,石化股的短期活跃正是央企重组的刚刚开始,由于该行业面临全面洗牌,重组一向是市场炒作的不死题材,因此,才有了上周那一幕大涨格局。

  事实上,央企的重组,中石油扛起了大旗,资本市场也将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实,最为典型的代表便是银行业,承载着融资比重90%份额的银行系统,同时也一直把持着90%的GDP和国民财富,正是由于此前银行把剩下那10%左右,并不优质的资产“高额”的甩给资本市场,才导致股市变成了,劣质资产高价圈钱的“财富粉碎机”。而现在,中央的战略发生改变,银行在把持着"过多"的,超过起承受能力的国民财富的同时,严重“消化不良”,必须转嫁。

  因此,中央提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也就意味着,必然要把此前由银行把持的,大量优质资源“集体打包”,转移到股市当中来。这就使得当前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同以往的高价圈钱,有着本质的不同。从当前市场来看,央企重组揭开的资本市场资源优化序幕,加快优质资金注入股市,必然为市场中长期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同时也是股市慢慢跟国际资本市场接轨的一个重要兑现。这将奠定市场中期行情基础。

  整体来看,近期政策面的诸多政策,都是不断在为市场打气,同时也封杀了短期股指下跌空间,特别是千点下方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历史。当然,考虑到市场结构化调整力度,绩差上市公司也成为加速边缘化的对象,同时,将带来投资理念的重新调整。值得一提的是,当初大量保荐垃圾公司上市,最终造成券商自身反为其所害,形成的恶性循环,这样的事情将会成为历史。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