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机构 > 每日大盘评述 > 正文
 

许建春:扩容压力再度压制大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9日 13:52 巨田证券

许建春:扩容压力再度压制大盘

  巨田证券 许建春

  从最近半年新股发行市场反映出的情况来看,只有一个字:跌。而在弱市之中,这种反映被明显放大,如华电国际(资讯 行情 论坛)的发行造成了2005年2月1日的沪指创下1187点的5年新低;包头铝业、中国铝业的申请发行又造成了沪指创下1162点的新低。如何去关注新股发行,我们今后的操作中应如何将新股发行因素考虑进去呢?

  我们首先分析一下近半年来的新股发行与市场走势情况。2004年11月无新股发行,有两只债券发行,股指的走势是振荡盘升,并达到了这几个月以来的1387高点。2004年12月有4只股票IPO或增发,股指表现为单边下跌,无任何有力度的反弹出现。2005年1月共有4只股票发行,股指的表现也是单边下跌,并创下当时的新低。2005年2月有1只股票发行,股指单边上行,到达1328近期的一个高点。2005年3月有2只股票发行,股指单边下跌。2005年4月、至目前为止,已有4只股票发行,而在4月21日宝钢股份也将增发50亿股,扩容总量已逼近前三个月的总和,股指走出了一个头部,目前股指正处于头部右侧的下降通道中。从以上统计来看,新股停发时,市场心理压力较小,利于股指轻装上阵;新股发行速度加快,市场心理所受压力较大,如果处于弱市之中,更会放大利空效应,股指经常呈单边下跌之势。而股指的创新低、或是一波反弹顶点的出现也均与新股发行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也就是说新股发行与市场走势具有一定的负相关,而这种负相关在弱市之中会被放大。

  那么这种负相关源自何处?这恐怕要从询价制度本身上来找原因,目前市场对询价制度的研究文章已有不少,我们也曾对此做过详细的分析,总的来说,直接的后果就是使得基金信托公司、券商等机构投资者的市场地位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新股定价权正逐渐向他们转移,原先为全体流通股股东共同享有的新股上市收益部分向机构投资者倾斜,据粗略统计,机构投资者的中签率是普通中小投资者的10倍,这使得他们享有比中小投资者高的多的长期投资收益,这是市场不能广泛接受询价制度并将之作为利空的主要原因。另外,自股指从2001年下半年的下跌以来,扩容也一直被投资者定位为一个利空因素,习惯一旦形成便很难改正。

  从最近的发行数量来看,新股发行频率呈加快趋势,我们预计短期内股指将继续延头部右边的下降通道下行,在没有别的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只有当发行频率放缓的时候股指才有可能止跌企稳。不过,从中长期来看,市场的融资功能不可能停止,新股无论早晚都会继续发行,而且一些超级大盘股预计在年内将会发行上市,后市走势不容乐观。从市场表现来看,目前已经有一些大盘股进入了长期调整之中,显示市场对发行因素存在长期的悲观看法,因此投资者在投资的时候始终要紧绷“应对新股发行”这根弦。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