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机构 > 北京首放 > 正文
 

首放:重组并购题材再掀飙升大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2日 20:09 北京首放

首放:重组并购题材再掀飙升大潮

  北京首放

  依旧是盘局,多空双方谁也不肯率先动手,指标股的下跌拖累了低价股的活跃,但机会仍然存在,本栏在周二点评的传媒板块继续强势上扬,中视传两天涨幅达到18%,电广传媒(资讯 行情 论坛)两天涨幅达到15%,带动了整个传媒板块的活跃,成为弱势整理中亮丽的风景线。今天深沪两市延续了昨日的调整,仍旧呈现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窄幅波动的走势
,成交量出现了稍微的放大,但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从技术上看,目前股指处于所有均线的下方,压力沉重,但是千三的政策支撑又使市场的系统性风险降到了最低,所以,主动性抛售压力并没有出现扩散迹象,因此,在没有外围重大政策因素的情况下,市场仍将保持上下两难的格局,不会出现很大的变化。

  市场盈利思路已经进行了变化,从2003年以来注重业绩与价值投资的盈利思路到当前注重技术超跌同时捕捉题材的获利的思路。这可以从目前的入市资金结构上分析,随着管理层在1300点不断推出扶持政策,中长期行情转暖已成为大部分参与者的认同,不断有资金进入市场,资金构成正在发生较大的变化。2003年机构资金以基金为主导,基金成为市场绝对主力,其稳健、低风险的偏好决定了价值投资理念的盛行,大盘蓝筹股成为2003年炙手可热的板块,而且几乎是唯一的市场热点,但进入2004年,入市资金渠道增多,不仅稳健型偏好资金如社保基金、开放式基金、保险资金等入市规模增长,而且风险偏好型资金规模也在增长,包括券商资金、部分成长型开放式基金、私募基金以及期货等外围市场回流资金等。这批资金相对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决定了其选择个股品种有所不同,丰富的想象空间、未来的盈利预期等都使题材股成为机构资金的新宠。同时也因为市场分歧较大,主要是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与短线活跃资金以及中小投资者之间的分歧,基金目前仓位很重,新基金发行也并不乐观,面对年底的赎回压力,基金可动用现金并不充裕。所以,基金重仓股近期表现始终疲弱,而短线活跃资金在系统性风险很低的情况下,大肆炒作低价超跌题材股,就导致了目前市场出现了“倒二八”现象。 如太原刚玉(资讯 行情 论坛)再次出现涨停,短短的两周上涨幅度达到了50%,同时多佳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大元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西北轴承(资讯 行情 论坛)等也是大幅上扬,但整个蓝筹指标股续成为拖累指数主要因素,长江电力最大跌幅达到3%,中国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宝钢股份小幅调整,显示出指标股的整体表现依旧不佳,整个市场将继续显示出本栏前期指出的“重个股而轻大盘”的特征。

  从热点来看,重组题材已经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钢铁板块中的抚顺特钢(资讯 行情 论坛)、清华系的大飞小飞,蓝星系的蓝星清洗(资讯 行情 论坛)、商业板块中的南京中商(资讯 行情 论坛)、深圳本地股、再到今天的传媒板块中的中视传媒(资讯 行情 论坛),并且随着行情的发展,对重组股的炒作力度越来越大,我们可以发现,重组题材已经从单纯的公司并购重组扩散到了行业并购重组再发展到了战略性并购重组,随着管理层对重组行为监督力度的不断加强,目前市场以突击利润为目的的投机性重组不再盛行,取而代之的是资产并购、产业转型式的重组行为,从而使实质性、战略性重组渐渐成为主流, 着眼于长期经营调整及资产整合的重组日渐增多,这样的重组虽然不能为企业带来短期收益,但以长远目光来看,却能够强化上市公司主业获利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而目前已经到了年底,上市公司的重组力度正在进一步加强,并且随着加入WTO之后开放的领域越来越大,外资并购重组、行业并购重组等等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因此,在近期大盘指数不会有太大动作的情况下,投资者应重点关注重组股的炒作。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警惕房屋销售十大陷阱
北京12月新推楼盘一览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