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避美国双反及其他不利 多家光伏公司谋求海外建厂

2015年03月13日 21:25  第一财经日报  收藏本文     

  随着中国制造业成本的上升,中国新能源公司在海外选择新厂的建设,或许成了一个不错的方案。

  随着中国制造业成本的上升加上欧美贸易纠纷不断,中国新能源公司在海外选择新厂的投资建设,或许成了一个不错的方案。

  如今,晶澳太阳能(JASO.NSDQ,下称“晶澳”)正在考虑加速推进其在东南亚进行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的战略,可规避美国对华“双反”制裁并继续扩大其对美的光伏出货量。而此前,也有多家光伏企业在国外设厂安家。

  海外建厂或将风靡

  在晶澳近日召开的电话会议上,其管理层透露,假设美国“双反”情形未能好转,那么其打算在海外建设400兆瓦的光伏产品的产能计划可能提速。

  2013年和2014年,该公司对美的组件出货量不算太高,如在2014年最后两个季度的出货,占其营收不到5%。晶澳也称,自己在为海外电池、组件厂寻找合作伙伴,而资本支出控制在3000万美元左右,不过具体地点其并未透露。

  而就在去年8月,晶科能源(JKS.NYSE)也已在南非开普敦安营扎寨,投建一个120兆瓦每年的光伏生产企业。更为直接的例子则是昱辉阳光(SOL.NYSE),其工厂已分散在波兰、韩国、土耳其、南非、韩国、马来西亚和印度等地。中电光伏同样也早已将橄榄枝抛向了波兰。

  “海外设立生产基地的需求,已较为迫切了,”协鑫集团一位管理层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道,在东南亚,除了韩日外,人力及物力、土地等都要比中国便宜,因而中国的制造业优势也不算特别明显。目前,在税收、管理人才、各类非可抗力风险方面的评估需要更审慎之外,海外设厂的问题并不大。

  配件厂商直接受益

  当然,中国企业在海外建厂还有另外一些好处:如部分配件厂商可获得更多的出货。

  爱康集团的子公司苏州爱康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爱康金属”)总经理李光华就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海外市场占该公司主要产品出口量的20%左右,约200兆瓦,其光伏用支架的主要出口地包括日本、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欧洲。

  虽然中国公司不一定将工厂设立在日本,但不排除中日企业在其他地区联合建厂的可能性。他也说道,在国外出货,质量把控的要求更高。假设日本与中国企业在其他东南亚地区联合建厂,合资公司对供应商的品质及其他要求,可能要高于中国当地工厂标准,这对光伏行业的质量提升、降低成本有利。而尽管海外销售产品的毛利,可能会因当地汇率的波动或其他因素而降低,但卖方的销售收入整体而言是上升的,毕竟有新厂推动,会使销售额增长。

  包括李光华在内的多位光伏行业人士也透露,中国企业海外建厂不仅仅是为了规避欧美“双反”及相关要求,对于在海外本土市场开拓也有裨益。“像澳大利亚市场,今年就有不少规划,其屋顶项目较多、阳光充沛、电费也较高;另外,东南亚地区的马来西亚、泰国等地也有不少需求,如马来西亚去年的电价就高达1.7元每千瓦时,甚至高于发达国家。”李光华表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文章关键词: 光伏中国新能源投资新能源光伏发电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香港9人辱骂围攻内地游客被拘捕
  • 体育NBA欧文57分骑士加时逆转马刺 火箭连败
  • 娱乐葛荟婕斥汪峰经纪人为维护声誉致电葛母
  • 财经楼市时隔6年再遇窗口期:迎第4轮刺激政策
  • 科技央视315曾曝光的科技企业现在咋样了?
  • 博客陶短房:香港反水客粗暴行为无异于自残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非985、211毕业生就业遭遇学校歧视?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冉学东:地方债置换计划不是QE胜似QE
  • 任志强:当前楼市没泡沫
  • 杨玲:A股有望再次迎来普涨行情
  • 谢百三:牛市是中国1.4亿股民的春天
  • 叶檀:国企改革落子淡马锡模式
  • 郎咸平:中国版QE是否会卷入货币战争
  • 易宪容:资金入股市难说支持实体经济
  • 叶荣添:大盘半年内破4000 疯狂地买
  • 刘杉:地方债置换是种“庞氏骗局”
  • 向小田:地方债务置换不是中国式Q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