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政策支持 生态文明建设将提速

2013年10月17日 02:3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 “三中全会前瞻”系列报道之七

  □本报记者 王颖春

  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获悉,由发改委牵头制定的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基本制定完毕,有望近期出台。意见涉及示范区建设,旨在将生态文明理念与实际操作相衔接。此外,环保部已牵头开展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有望2014年完成。届时国家生态红线管控政策措施和生态红线管理法规将出台,从而实现对生态红线区域最严格的管控。

  业内人士认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料成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改革话题之一,相关的政策措施有望在三中全会前后密集发布,从而构建比较完备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以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为核心的环保产业有望开启快速发展周期。

  政策料密集发布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此前透露,国家发改委将推出一系列生态文明政策措施,包括优化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大力调整能源结构、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政策机制、广泛开展全民行动等十大方面。

  此外,环保部将从宏观战略层面切入、搞好顶层设计,立足再生产全过程、制定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强化制度建设、构建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激励约束机制等三个方面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此前表示,首先,要密切关注和从严控制“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把环境保护作为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引擎和关键抓手,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管理优化产业结构,以环境成本优化增长方式,以环境标准推动产业升级。其次,以细颗粒物(PM2.5)防控为重点,深化大气污染防治;以饮用水安全保障为重点,强化重点流域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以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深入推进村镇环境连片整治和土壤污染治理。

  再次,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导向,建立并完善适应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的环境管理体制,使环境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从控制局地污染向区域联防联控转变,从单纯防治一次污染物向既防治一次污染物又防治二次污染物转变,从单独控制个别污染物向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转变。 目前,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发布实施。中央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些细则以使政策更好地发挥作用,并通过财税、金融等手段加强环境保护和促进环保产业发展。财政部网站14日发布消息,中央财政安排50亿元资金,全部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重点向河北倾斜。

  制度建设将提速

  业内专家认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将加速构建。“生态文明应有三个层面:一是价值,二是制度,三是器物。”在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看来,在价值层面,如果工业文明的核心是征服自然,那么生态文明的核心就应是尊重和顺应自然;在制度层面,生态文明应包括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等;器物层面,则主要体现在对污染的修复,衡量起来就是森林覆盖率、绿地覆盖率、饮用水达标率、垃圾处理率、污水处理率等指标。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王学军认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强调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强调形成资源环境底线,实行最严格的资源开发、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更为严格的政绩考核制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健全生态文明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增加政府的节能环保投入,引导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推行市场化机制,推动城镇化绿色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专家认为,未来,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将得到强调,并延伸到水资源管理等领域。财税改革方面,将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注重市场手段在环境保护中的运用,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已经开展的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有望扩围。

  “政府以及社会化的大规模节能环保投入将推动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市场化机制的推行以及绿色城镇化建设等将为节能环保产业提供巨大的市场。”王学军认为,与生态文明对接的是广义的“节能环保产业”概念。作为一种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实现需要很多支撑条件,节能环保产业就是其中之一。节能环保产业的各个方面都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推动力,因此都需要大力发展,其中特别要注意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环境治理产业等方面,而且应当涵盖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以及服务等多个领域。

  一些券商研究员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将带来新的投资机会,新能源产业、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循环产业、生态修复产业、生态农业等有望直接收益于生态文明建设。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南京市长季建业因经济问题被双规
  • 体育专访斯特恩:微博潜水党 ESPN排名科比25
  • 娱乐张国立称有纪律不能谈春晚 自认好主持
  • 财经多地公积金告急:资金被挪用建设保障房
  • 科技苹果宣布23日开发布会 预计推新款iPad
  • 博客清华教授称“落户北京应考试”犯三宗罪
  • 读书溥仪自曝家丑:婉容出轨私生子被烧死
  • 教育16岁大学新生没半月就退学 国考报名
  • 谢作诗:土地流转是经济转型首要问题
  • 张明:世界经济开始重振信心了吗
  • 周彦武:银行业明年将暴发危机
  • 齐格:诺贝尔奖也爱傍大款
  • 叶檀:希勒与任志强谁懂中国房价
  • 陈季冰:面对美债违约 中国无可奈何
  • 徐斌:新科诺奖得主是穿上马甲的散户
  • 孙立坚:今年经济学诺奖金融独占鳌头
  • 姜国华:新科诺奖得主的学术观点差异
  • 友文:“我们都是罪犯”道出多少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