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又现白菜价 再掀破净潮属正常回调

2013年04月19日 08:59  深圳商报 

  深圳商报记者 刘艺超 詹钰叶

  受理财产品整顿、外资看空以及近日固定收益圈核查风暴等多重利空消息影响,银行股又一次面临破净尴尬。截至昨日收盘,银行板块16只个股中有12只将今年涨幅回吐,且有3只已经破净。分析人士昨日对此向记者表示,银行股近期出现回调很正常,未来或会继续走高。

  三只银行股已经破净

  银行A股昨日早盘全体低开再度令市场担忧,盘中多只个股发力上涨,收盘时11只个股飘红。其中平安银行涨3.3%收报19.1元,兴业银行涨1.29%收报17.21元,中信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涨幅均超1%。北京银行建设银行分别下跌0.12%和0.65%。

  昨日收盘后记者统计发现,银行板块16只个股中,已有12只个股将今年涨幅回吐。今年以来累计涨幅为正的4只个股分别为:平安银行涨19.23%,民生银行涨18.96%,兴业银行涨3.12%,中信银行涨0.23%。

  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以来跌幅最大的招商银行已经下跌了11.56%,已经跌破净资产的交通银行下跌6.48%紧随其后。另外两只破净股,华夏银行和中国银行的累计跌幅分别为1.64%和1.37%。实际上,在交通银行于今年3月4日狂泻4.82%后,成为第一只破净的银行股;3月28日,华夏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下跌6.19%和2.68%,与交通银行在破净队伍中作伴,尽管华夏银行中途曾短暂逃离破净,但股价持续走低又令该股“归队”。截至昨日收盘,中信银行和浦发银行的市净率分别为1.0025和1.0078,离破净一步之遥。

  利空消息齐袭银行股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微博]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机构和投资者看空银行股的因素往往在于地方融资平台、不良贷款、息差收窄、理财产品受压等因素。近期,银行股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中枪”。

  有数据表明,民生银行、宁波银行、平安银行等13家上市银行的融券卖空金额近日激增,其中民生银行融券卖空金额高居银行榜首。有市场人士认为,民生银行被卖空的行为和上海钢贸贷款风险爆发后,民生钢贸领域货款占比高的情况相关。记者昨日以股民身份就此电话咨询民生银行证券部,工作人员称“这只是媒体进行炒作而已”,并表示民生银行去年已在钢贸贷款方面加大了风控监管力度。

  对于银行不良贷款方面的问题,李大霄表示这些风险确实存在,但是这些问题都处于局部地区如温州,局部行业如光伏行业,机构、投资者不应该将这些局部的问题过度放大。

  此外,市场人士均认为银监会日前对政府平台融资再念“紧箍咒”严控新增平台贷款、整治银行理财产品风暴已经开始、多位固定收益圈人士被带走等消息,创伤了银行股。有分析人士昨日告诉记者,银行股前期涨幅过高,从技术面上就有调整的需求,而这些消息也可为股价调整的诱因,“也可以看成把泡沫挤破,暂时会痛一段时间,但长远来看还是不错的。”

  外资做空消息或为假

  国际大行近期不断表示看空国内银行业,穆迪、花旗、瑞信、摩根士丹利等机构也相继发布看空中资银行股的报告,外资借道香港市场做空银行股的利空消息随之来袭。

  对此,香港富昌证券中国业务部总监庄少峰昨日告诉记者,这个消息并不真实,外资打算做空内地银行股的消息或是一种阴谋,很难实现。他表示人民币近日在不断升值,意味着外资在不断买入人民币,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做空市场,这种消息不亚于之前有消息称深圳的小商铺能够控制人民币汇率一样。

  李大霄也表示,不排除有通过舆论宣传加上实际操作牟利的可能。李大霄表示自己支持多方。“银行股基本面并没有问题,业绩稳定。此次回调是因为此前银行股涨得过快、过急、过多,缺乏强有力的支撑板块上涨的动力,需要等待业绩增长的支持。”李大霄说:“去年也有很多人看空银行股,但最终没有人敢于承认看错”。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习近平夫妇入选时代周刊最具影响力人物
  • 体育李娜入围《时代》杂志百大影响力人物
  • 娱乐台57岁作词人急办爷孙婚 嫩妻父欲告诱拐
  • 财经地方密集拜会铁老大:盼加大铁路投资
  • 科技中国雅虎邮箱之死:终生承诺变终结
  • 博客吕令子大学生活照(图) 戴旭回应南周访谈
  • 读书正说六宫:后妃们的"工资"差别有多大
  • 教育精英入围城 在港内地生的“七年之痒”
  • 育儿去香港抢不成奶粉抢纸尿裤?(图)
  • 罗天昊:铁路提速不可因人废事
  • 姚树洁:H7N9疫情的初步分析
  • 叶檀:地方债危机倒逼改革
  • 郭世邦:小微企业融资出路在哪
  • 于晓华:黄金价格崩溃只是一个短期现象
  • 张明:中国不应低估去杠杆化风险
  • 刘杉:中国经济需要去除三大病症
  • 章玉贵:中国的地方债风险及其治理
  • 冉学东:金价下跌必然预示着房价下跌吗
  • 袁一泓:呼吁彻底断绝福利分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