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万科前10月销售突破1100亿 多家房企完成目标

2012年11月06日 04:35  证券日报 

  上周全国主要54城市成交量合计为75430套,环比上涨7.4%,创出年内单周的成交第二高点,市场人士预计4季度楼市成交量仍将维持高位

  ■本报记者 王 峥

  11月5日,龙头万科公布了其10月份销售简报。简报显示,2012 年10 月份万科实现销售面积127.3 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37.0 亿元,同比环比双双实现增长。2012 年1~10 月份,万科累计实现销售面积1035.2 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100.2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5%和2.41%。而1100.2亿元的销售金额距离去年万科的全年销售额1215.4亿元也仅有100多亿元的差距,今年销售再创历史新高可谓板上钉钉。

  在销售突破1100亿元的同时,万科在土地市场上也是颇有斩获,其10月分别在北京、深圳、杭州、天津、厦门、贵阳、莆田新增7块土地,合计土地出让金59亿元。

  而除万科外,包括中骏、世茂、越秀、禹州、招商、中海等房企更是已经提前完成年度计划。对此,业内人士预计,由于已经完成销售目标,4季度这些房企将更多的追求利润。

  多家房企完成销售目标

  据了解,11月5日,中骏置业公布10月份销售数据表示,公司10月份实现合同销售面积6.8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1%;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6.2亿元,同比增长66%,环比增长一倍。截至10月底止,中骏置业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45.08亿元,销售面积50.5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上升5%和4%。首10月合同销售金额已超过全年销售目标40亿元约12.7%。

  而世茂房地产控股有限公司则宣布,其前三季度销售额已经超过全年销售目标的16%。公告称,集团于2012年首三季度合约销售额创下佳绩,达到356.98亿元,已经超过全年销售目标307亿元的16%。累计销售面积达到322万平方米,平均售价为每平方米11097元。未来数月集团仍会应市况积极调整销售策略,全面提升项目价值,致力提高利润率。

  另一港股上市公司越秀地产也表示,前9月公司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110.2亿元,合同销售面积约89.2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上升134%及178%,达成全年;而禹洲地产前三季度合约销售金额达51.48亿元,已超过其去年全年42.96亿元的合约销售额,亦完成全年目标。

  央企方面,招商地产[微博]今年1-9月份实现签约销售面积172.94万平方米,实现签约销售金额247.08亿元。这意味着,招商地产今年前三季度已经完成全年210亿的销售目标。

  而中海前9月更是累计实现销售额919亿港元,销售面积约590万平方米,超过年初定下的全年销售800亿港元的目标,并已达到该集团在8月上调的全年销售1000亿港元目标的91.9%。

  预计4季度成交维持高位

  中原地产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表示,目前房企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在本轮市场回暖过程中,万科等一线房企依靠高人一筹的综合实力继续领跑,行业集中度再次提高。截至9月,标杆房企销售完成率达81%,未来销售压力不大。而由于销售好转,万科等企业的资金也明显好转,目前处于积极的扩张期,拿地速度明显加快。而一些受调控影响资金出现问题的企业则陷入困境,例如中华企业荣安地产等房企均出现卖地求生的情况。

  此外,张大伟称,4月份以来房地产成交量不断上升,而成交价格也小幅上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开发商新增供应的减少,市场呈现一定程度的供不应求。随着近期新增供应大大幅增加,成交量将依然在4季度维持高位。

  中国指数研究院[微博]最新的数据就显示,上周(10.29-11.4)周均成交九成城市同比增长。其监测的40城市中,36个城市周均成交同比增长,其中长沙增幅最大,达到545.82%。重点城市中,10个城市周均成交同比全部上涨,其中杭州涨幅最大,达到252.82%。

  而中原集团研究中心监测统计数据也显示,上周全国主要54城市成交量合计为75430套,环比上涨7.4%,创出年内单周的成交第二高点。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 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猜你喜欢

  • 赵伟:PMI转暖难掩民企困局
  • 姚树洁:2012年是中国经济模式转折点
  • Kingsley:大量热钱流入香港是假象
  • 阿平:茅台成中国最好股票的遗憾
  • 陈序:香港楼市如何消化新政
  • 张化桥:股票真便宜的时候 我偷着乐
  • 黄鸣:任志强是对太阳能无知的地产大佬
  • 谢作诗:中国制造是先进生产方式的成功
  • 张捷:发展旅游业当前是得不偿失
  • 张茉楠:看清汇率战背后的真实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