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行三季报出炉:高利润难掩融资缺口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0日 05:29  时代周报微博

  本报记者 李意安 发自上海

  上市银行三季报陆续披露完毕,16家银行共实现营收1.66万亿元,净利润6920.54亿元,同比增长31.86%,日均盈利25.35亿元。其中,国有五大行净利润就占5383.26亿元,同比增长达29.2%。13家银行的净利润增速超过30%,民生银行以64.42%的高幅增速领涨上市银行。

  由于贷存比考核红线的存在,上市银行存款流失将直接限制贷款规模增长,导致银行规模增速放缓,给业绩增长带来压力。另外,房价已经进入缓慢下跌的轨道,一旦跌幅加速,银行系统是否能够承受?而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方面,如果不良率开始上升,未来爆发风险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目前无法预见。上市银行巨大的融资缺口亟待填补。

  利润飙涨难掩融资缺口

  五大行中,工行以税后利润1640亿元蝉联盈利桂冠;建行紧随其后,实现净利润1392亿元;农行1007亿元;中行1013亿元;交行384.16亿元。就增速而言,农行仍一路领跑,较上年同期增长43.59%,其他四大行保持在20%—30%的区间内。

  相较而言,股份制银行增速更为突出,前三季度净利润增幅均超过30%,其中,民生银行、深发展、华夏银行分别以64.42%、63%和44.42%的增幅位列三甲。上市银行之所以能旱涝保收,主要是净利息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增速较快。“在加息政策下,民间借贷利率高企,银行能提供的资金价格尽管水涨船高,依然很有竞争优势,银行议价能力提升,使得净息差收入明显增长,从而抵消贷款不足造成的负面冲击。”某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

  除了工行,其余四大行的资本充足率或核心资本充足率有所下降,季报显示,农行资本充足率11.85%,核心资本充足率9.36%,较去年底分别上升0.26个百分点和下降0.39个百分点。中行资本充足率12.84%,比去年末上升0.26个百分点;核心资本充足率9.92%,比去年末下降0.17个百分点。建行资本充足率为12.58%,较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集体下滑引发的市场忧虑更为严重。

  贷存比超标的担忧也终成事实。从上市银行三季报表现来看,交行、中行、招行、兴业及民生的贷存比超过75%的监管红线。而中报期间尚无一家超过75%。如货币继续从紧,贷存比隐忧将进一步凸显。三季度中,在实际负利率、高收益理财、民间借贷的多重刺激下,公众存款意愿下降,银行揽存压力渐增,不少银行三季度存款总额出现负增长。

  其中四大行中建行存款流失最为明显,建行三季度末的存款总额为9.73万亿元,与6月末相比流失了1565.28亿元存款。中行同期存款流失1255.85亿元,农业银行减少27.6亿元。另外,华夏银行、南京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存款都有不同程度的流失。在存款零增长甚至负增长而贷款小幅持续增长的情况下,银行资金再现紧张局势。

  零和博弈游戏继续升级

  业内人士担心,未来新一轮大规模的银行再融资或不可避免。不过,从今年以来的银行再融资看,融资方式多以次级债和金融债为主,对A股的直接冲击较小。上市银行或多或少都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进行了再融资补充资本。四大行中工行亦于今年6月29日通过发行次级债券融资380亿元补充了资本。

  微妙的是,除却银行板块,其他板块上市公司整体表现实在难称靓丽。据深圳证券信息公司数据中心统计,截至10月28日,沪深两市已披露三季报的1917家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同比增长18%,超过三成公司净利润同比出现下滑;在有可比数据的1851家公司中,第三季平均营业收入环比二季度增长1.59%,净利润环比减少6.59%,和银行板块业绩形成鲜明对比。

  在信贷紧缩背景下,银行主动调整经营结构,大力挖掘小微企业等高定价客户,是部分银行息差收入增长的重要原因,但总体而言,国内商业银行的净息差收益增长,与从紧货币政策下,银行议价能力不断攀升有直接关系,央行年内已经数次加息都是对称加息,而贷款利率早已实现“市场化”,我国目前规定存款利率上限、贷款利率下限的利差保护格局,使得银行享受了隐性的巨额“特许利润”。

  企业受访人士表示,受持续偏紧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等因素影响,银行放贷门槛日渐提高,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通常在基准利率上上浮30%—40%,年化利率在8.13%到9.18%之间,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也很难获得银行贷款。而即使是上市公司,据已披露的三季报表明,有超百家上市公司三季度财务费用过亿元,一些企业由于融资成本提升、利息支出大幅增加导致业绩下滑、亏损面扩大。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