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行业:一丝曙光 政府债务与银行资产质量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31日 14:30  证券时报网

  债务问题的结构差异使得银行承压大小不一:虽然全球范围内都面临债务问题,但债务结构不一,对比一些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之后再看信贷扩张和银行体系资产质量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信贷扩张是否会引发银行资产质量明显的恶化,关键是信贷背后的真实需求波动情况,其次也和融资结构有关。无论是市政债还是银行贷款作为政府资金主要来源,共同点在于,基础设施投资采取更加市场化的形式、社会资金参与可以降低商业银行承担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成本。

  信贷扩张与银行业不良的产生:在美国,信贷增速的提高并不必然伴随着银行体系资产质量的下降,从19世纪80年代到现在,银行体系资产质量的恶化主要有三次,伴随的三个事件是20世纪80年代储贷协会危机、21世纪初的科网泡沫破灭以及2008年的次贷危机。但在其他时间,信贷增速较高之后,只要经济基本面变化不大,银行的资产质量并不会受到大的影响。英国相比美国,经济波动和资产质量的相关性要更大一些。在银行贷款占政府投资比重偏小的国家,经济小幅波动时,信贷扩张和和银行资产质量并无直接联系,当信贷扩张之后伴随着经济的显著调整,才会伴随着银行体系资产质量的恶化。

  投融资结构改革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中国,银行资产质量的波动和信贷扩张的关系相对更大,因为银行体系融资在经济中的占比非常高,使得经济的波动更明显的反映在银行的资产质量当中。另外,90年代银行体系承担了过多的财政功能使得不良率的中轴要更高一些。

  资产端调整具有风险缓释作用:在银行体系资金占到社会融资总量80%以上这种环境下,银行承担了大部分经济风险。银行体系内在的脆弱性源于资产端和负债端流动性不匹配,目前负债端的脱媒会使得这种资产负债不匹配状态更加明显。缓解的方式之一是通过证券化将贷款分配给资金供给者,其次是银行自身业务对象的调整,即从企业客户向零售客户的转变,这也是目前银行自发调整的方向。美国银行体系也经历了这样的演变过程。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