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迎来大发展期。从2004年开始,全国洪涝灾害呈现出波段上升的态势,水利建设亟待加强,一号文件的出台有其必然性。“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意味着“十二五”期间年均水利投资将达到4000亿。整个“十一五”期间水利投资年均值是1300亿(假设2010年为2000亿),如果“十二五”按年均4000亿算,意味着“十二五”水利投资总规模将较“十一五”增长197%。水利建设迎来跨越式发展。
资金基本落实,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与“建材下乡”的缺乏可操作性不同,我们认为加大水利投资本身不存在操作性问题,难点在于筹措资金,一号文件要求“土地出让金的10%用于水利投资”,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金高达2.7万亿,对应的10%为2700亿,而09年地方资金仅700多亿,增量资金有保障。
长效机制的建立有望从根本上拉动整个行业投资超预期。一号文件重突出了水的资源品属性,重点强调了累进式水价,有利于在引水节水方面带动私人投资;和地方考核挂钩制度,在目前投资驱动GDP的环境下,这就意味着水利建设间接与GDP挂钩。我们认为,在未来的五年,如果一号文件相关的政策能够得到落实,水利投资将会变被动为主动,超预期是大概率事件。
“粥多僧更多”,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对个别建筑企业的影响尚难确定。水利建设投资通常表现为“小而散”,资金集中度不高。以09年为例,单个项目投资额为3337万元,水利建设投资的“蛋糕分享者”并不仅限于一级或者特级资质企业,相反,大型企业操作金额小、地理位置偏远的项目将会抬升成本。中部省份江西省为例,共有151家企业满足拥有三级以上资质要求,按照30个省份计算,“分粥者”将会达到4500家,平均每家分得不到1亿。以粤水电为例,水利建设收入仅占41%,冲淡了水利行业的影响。因此建筑企业究竟能够多大程度受益于水利建设行业的跨越式发展目前还难以确定。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