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行业:资产质量优于年初环比藏隐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3日 04:24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贺麒麟 发自上海

  “三季报的数据披露不是很完整,但还是能看出些问题的。”某知名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今年16家上市银行的三季报一改以往的“拖延症”,在短短几天内扎堆出炉。

  颇受市场关注的银行资产质量问题以数字形式在三季报中反映。《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根据季报,各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较年初保持优良,但根据季度环比数据,相比6月末,交通银行宁波银行兴业银行3家银行面临着关注类贷款和不良贷款“双升”的压力。

  业内人士分析,第三季度上市银行整体资产质量保持稳定,行业信用风险集中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代偿性风险、房地产市场波动的潜在风险和产业结构调整可能导致的行业信贷风险。

  此外,如果银监会实施2.5%的拨贷比(拨备/信贷余额)指标要求,商业银行在第四季度盈利高增的背景下,有望继续增加拨备计提。

  环比数据透露“双升”态势

  在三季报中,记者注意到,大部分信息是以年初数据为比较对象。“和年初相比,第三季度银行业的资产质量持续改善,尤其是刚刚IPO上市的农业银行光大银行。”某知名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对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2.08%,比年初下降0.83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159.70%,比年初提高54.33个百分点;光大银行不良贷款比率为0.87%,比年初下降0.38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265.49%,比年初提高71.41个百分点。

  不过,根据季度环比数据,有4家上市银行三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环比回升。较之6月末,交通银行、兴业银行、宁波银行和浦发银行的三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分别环比增加12.51亿元、0.94亿元、0.57亿元和0.25亿元。其中,交通银行和宁波银行的不良贷款总额季度环比分别增长5%和9.8%。

  同时,在已披露银监会标准贷款五级分类细目的5家银行中,交通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和兴业银行的关注类贷款分别环比增加42%、11.9%、11%和9%。

  对于不良贷款和关注类贷款环比双升,交通银行管理层将此归因于贷款分类更加严格。

  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在楼市调控、地方政府平台贷款风险等因素冲击下,不良贷款的回升在所难免。

  大和证券认为,交通银行贷款拨备上升、不良贷款以及关注类贷款增加,实质上可能是更具预防性的体现。

  “各上市银行具体的战略和定位不同,这几家银行的规模也不同;总的来说,不良贷款的回升是巨额新增信贷在遭遇房产调控、平台贷款清理等冲击下的变化趋势。”上述分析师指出。

  不过,中信证券研究部银行业分析师表示,从行业整体上看,当前银行业资产质量处于最优时期。“2010年三季度上市银行不良余额环比降235亿元,不良率下降近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提升20个百分点。”

  拨贷比或促银行激进拨备

  此外,业内人士预计,如果银监会实施2.5%的拨贷比指标要求,商业银行在四季度盈利高增的背景下,有望继续增加拨备计提。

  中信证券分析师在报告中指出,这一新监管指标的落实,对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影响相对明显,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影响有限;而对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具有一定冲击。

  “预计商业银行能够在过渡期内(银监会可能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2012年底达标、非系统重要性银行2016年底达标)平滑收益水平。”

  根据券商对各上市银行拨备计提的测算,在目前的拨贷比指标下,仅有农业银行和华夏银行满足2.5%的监管水平,其中农业银行以3.36%稳居首位;其他14家上市银行中,有8家不足2%。

  “四季度盈利高增的背景下,(银行)有继续增加拨备计提的动力。”

  实际上,从三季报披露的数据来看,部分银行已经采取了激进的拨备政策。

  深发展银行在第三季度末的贷款减值准备余额为57.35亿元,较年初激增45.01%,拨备覆盖率从年初的161.84%提高91.68个百分点至253.53%;华夏银行在第三季度共计提12亿元拨备费用,环比增加25%;民生银行在第三季度支出拨备20亿元,拨备覆盖率较年初提高53.36个百分点至259.40%。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