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行业:关于银监会提高拨备标准传闻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8日 11:09  东莞证券

  东莞证券 陈桂柳

  事件:

  近期有传闻说银监会官员透露,未来监管层有可能将按照贷款余额的2.5%提取贷款损失拨备。虽然不能确定出台该政策的可能性及时间点,但无疑又一次体现了监管意图的走向。

  点评:

  根据中报,上市银行平均不良资产比例仅为1.28%左右,16家银行实现了不良贷款比例下降,其中14家实现双降。但目前良好的资产质量并未让监管层放心,考虑到房地产调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淘汰落后产能以及经济调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未来银行业不良贷款可能有较大反弹。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后果来看,不良贷款比例可能上升到2%-5%左右。

  如果按照传闻计提拨备,我们测算了其对2010年银行税前利润的影响情况。从下表中可以看到,对于上市银行来说,如果要求今年末贷款损失准备金与贷款总额比例达到2.5%,则下半年需要额外计提1218亿元拨备,占2010年预测利润总额约为9.09%。分类来看,股份制银行所受影响最大,其中中信银行、深发展和宁波银行所受影响最大,影响10年利润均在一半以上,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影响较小,华夏银行农业银行因为不良贷款本身占比较高,所提拨备占贷款比例较充分,因此将不受该要求的影响。

  综合各方面分析,我们认为该项监管要求虽然符合监管层近来的政策意图,但短期内实行的可能性不大,考虑到2-3年内银行资产质量较为可控,以及再融资增厚了银行资产的安全垫,马上提高拨备至贷款总额2.5%的迫切性并不大,更有可能要求在银行在3-5年内达到该标准。在未来五年贷款复合增长率为17%、资产复合增长率为19%的假设下,如果要求2014年年底贷款损失拨备占贷款总额达到2.5%,则相当于未来5年银行的税前利润减少15.76%。其中利润减少超过20%的银行有9家,受影响最大的仍为中信银行和深发展,大型国有银行则受影响最小。

  虽然该项政策只是传闻,其是否真正出台以及实施的时间未能确定,但我们判断其已在监管层的酝酿之中,不能完全排除其出台的可能性。无论如何,年内行业监管政策仍为紧缩型取向,那么,行业的春天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来临呢?我们把近年来监管层的政策动向进行一个梳理,发现其可能沿着“限制-预防-消化”的路径演化,从逻辑上来看,经过大规模的刺激性信贷政策后,银行业累积了不少风险资产,为了实现控制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职能,监管层首先将“限制”银行业的资产扩张冲动,然后通过再融资、提拨备等手段充实银行资产的安全垫;只有在初步控制了新增资产风险后,政策重点才可能转向消化已有风险资产。我们认为前两个阶段将对银行业绩和估值形成抑制效应,只有政策进入到第三个阶段才可能意味着行业拐点的到来,因为届时笼罩银行业的资产质量风险才开始逐渐化解,行业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虽然目前部分政策已经初步具有“化解”风险资产的苗头,但我们认为年内政策取向仍处于“限制”和“预防”为主的阶段,因此暂时维持“谨慎推荐”的行业评级。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