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有色金属:并购重组交易将频繁出现 深加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7日 17:12  南京证券

  南京证券 尹建辉

  事件: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尚福山在7月23日首次披露了有色金属行业“十二五”规划草案。按照规划,到2015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控制在4100万吨以内。

  根据草案,未来五年,有色金属行业将根据国内外能源、资源、环境等条件,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充分利用境内外两种矿产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严格控制冶炼产能盲目扩张,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到2015年,粗铜冶炼控制在500万吨以内,电解铜控制在650-700万吨之间;氧化铝控制在4100万吨以内,电解铝控制在2000万吨以内;铅冶炼控制在550万吨以内;锌冶炼控制在670万吨以内。资源自给率方面,规划要求,通过国内开发和国外矿产资源合作,争取到2015年我国铜、铝、锌矿产原料保障能力分别达到40%、80%和50%。再生精炼铜和再生铝、再生铅产量占当年精炼铜、电解铝、精炼铅产量比例分别达到40%、30%和30%以上。提升集中度方面,规划要求到2015年,铜、铝、铅、锌排名前10位企业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例分别达到90%、90%、70%和70%。规划鼓励部分深加工、新技术和新型材料项目的发展。依据规划,到2015年要形成一批高端产品生产能力,其中,高精铜板带60万吨,精密铜管85万吨,电解铜箔50万吨;大力发展工业铝材,2015年要基本满足国内需求。重点研究开发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轻质高强结构材料、信息功能材料、高纯材料、稀土材料、军工配套材料等设备技术和产业化技术。另据透露,工信部正在起草稀有金属行业“十二五”规划,该规划将独立于有色金属规划,且级别更高。稀有金属规划将涉及钨、钼、锡、锑、稀土五种稀有金属品种。规划主要包括总量控制、确定收入目标、利税目标、重点鼓励发展方向等内容。

  点评:

  1、产能控制计划比较激进,完成难度较大。根据草案要求,到“十二五”计划末,十种有色金属产量控制在4100万吨。具体目标是:电解铜产能控制在650-700万吨,电解铝控制在2000万吨左右,铅产能控制在500万吨左右,锌冶炼控制670万吨左右。根据我们的了解,截止到2010年,电解铜的产能大致在609万吨,电解铝的产能大致在2100万吨左右,虽然电解锌的产能没有明确的数据,但我们根据目前电解锌的产量和行业的开工率,我们推测出电解锌的产能2010年大致在610万吨左右。对照“十二五”计划草案,我们假设目前的产能不继续淘汰,“十二五”能扩充的产能铜仅仅只有41-91万吨左右,电解铝已无扩充的余地,而电解锌只有60万吨左右。而根据2010年5月确定的2010年有色金属产业落后产能淘汰目标电解铝33.9万吨,铜冶炼11.7万吨,锌冶炼11.3万吨,铅冶炼24.3万吨。我们认为,按照2010年的淘汰强度,落后产能淘汰也不能给新建产能腾出多大的扩充空间。除非更严厉的控制新建产能和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产能控制计划完成难度较大。

  2、“强者恒强”,马太效应显现。从规划草案来看,草案强调提高行业集中度,我们认为,强调提高集中度主要是解决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散、乱、小、弱”等痼疾,在中国有色金属对国外资源依赖加大的情况下,对于提高中国企业的议价能力,确定“中国价格”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从子行业来看,除电解铜子行业前十大企业产能占比较高以外,其余电解铝子行业、电解锌行业产能集中度都比较低。我们认为,如果规划草案能够得到认真的执行,行业内的龙头公司将无可避免成为行业的整合龙头,有色金属行业内的矿产资源也将向龙头公司集聚,我们认为行业的发展趋势将呈现“强者恒强”的态势。特别在电解铝、电解锌行业,大量的并购交易机会将出现,反映到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的事件性投资机会将是电解铝、电解锌等子行业需要重点把握的。

  3、有色金属“深加工”将是行业的发展趋势。在规划草案中,鼓励部分深加工、新技术和新型材料项目的发展。依据规划,到2015年要形成一批高端产品生产能力,其中,高精铜板带60万吨,精密铜管85万吨,电解铜箔50万吨;大力发展工业铝材,2015年要基本满足国内需求。重点研究开发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轻质高强结构材料、信息功能材料、高纯材料、稀土材料、军工配套材料等设备技术和产业化技术。

  我们认为,虽然目前中国有色金属加工业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是满足国产大飞机等高端制造业的有色金属加工产能仍然不足,特别是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中大量需要的工业铝型材将是政府政策支持的重点。由于有色金属“深加工”将改变目前有色金属行业资源属性大,行业内企业利润微薄的局面,并且符合当前“节能减排”大趋势,我们认为“深加工”将成为行业投资的重点,由于有色金属“深加工”对工艺设备、工艺参数、员工技能有较高的要求,我们认为目前在“深加工”领域卡位较早的企业将充分受益于国家的扶持政策。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