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海普瑞创富神话失色 中药材成为炒家新大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2日 02:59  证券日报

  □ 本报记者 袁 元

  上周四,以迄今为止国内股市最高价148元发行的海普瑞正式登陆创业板,股价最高时冲至188元,海普瑞的掌门人李锂、李坦夫妇也由此超越比亚迪的掌门人王传福成为国内的新首富。

  海普瑞的创富神话给目前资金极度充裕的国内资本市场提供了一个新的投资方向,那就是向医药领域的上中游进军。考虑到全民医保覆盖在即,医药产业所具有的稳定性投资回报特点正在成为国内外各路资本关注的焦点。不过,有鉴于医药产业特别是新药开发所需的巨大投资,一些热衷于短线炒作的资本从海普瑞的12年首富之路中嗅出了新的盈利商机,那就是向医药产业的最上游进军,囤积医药产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药材坐地起价,炒一把就走,让国内的中药材市场在今年这个春季显得是杀机重重。

  旱灾使中药材价格疯狂

  从去年秋季到今年春天,连续150多天的滴雨未下让西南地区遭受到了60年未遇的特大旱灾,使得我国这个传统的中药材产地也因为旱灾遭遇到了灭顶之灾。以三七为例,三七是国内医药业上市公司云南白药片仔癀用来生产复方丹参片等知名中药的主要原料,而我国97%的三七产自云南省文山州。而文山也是此次西南旱灾的重灾区,持续数月的干旱导致文山生产的三七出现了严重减产的状况,也让国内中药材市场上三七的价格出现了扶摇直上。

  据文山三七特产局5月初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三七(120头)的每公斤价格为30-60元,到2009年6月每公斤70-150元,现在的价格是每公斤500元以上,比两年前涨了10倍,比去年同期涨了4倍。

  相比去年同期中药材价格翻着滚向上走的不仅是三七,上市公司桐君阁汪总向记者透露,和三七同样疯涨的还有板蓝根,去年初板蓝根市场价还是5-6元/公斤左右,现在已涨到了28-29元/公斤。此外,半夏、红花、薏米等主产地在四川、广西、贵州的中药材价格也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像半夏就从50元/公斤涨到了130元/公斤左右。

  “忽如一夜春风来”的药材价格飞涨让生产中药制品的医药企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本压力。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使用三七为原料生产的中成药品种逾300个,生产厂家达1000余家,几乎覆盖了所有的中药制药企业,而板蓝根、半夏等,也是解热镇咳类中药的主要原料。据上市公司白云山和黄中药总经理李楚源介绍,复方丹参片是该公司的主打品种,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为51.2%。该产品原材料中,三七的比重为23.5%,目前,60片每瓶的完全成本由每瓶3.8元上涨到6.9元,而国家公布的药品出售统一价为7.2元。“再涨下去,不仅没有利润空间,还要亏本”。

  各路资本炒手浮现

  面对突如其来的中药材市场价格飞涨的景象,中药材的生产者、经营者和加工者也是各有各的说法。药农认为前些年中药材价格过于低迷,家种药材屡屡药贱伤农,部分品种价格甚至低到不够人工费用。中药材的种植收益已低于打工收入甚至种植粮食作物,药农只能“用脚投票”,选择更能产生稳定收入的打工或种植有保护性收购政策的粮食和经济作物。近几年国内多数家种药材种植面积逐年递减,如今药市的高价位运行正是这种供求矛盾集中爆发的表现。加工者则是在尝到了前些年中药材市场价格低迷的甜头之后,忽略了“订单生产”这一确保药农和加工者利益的关键一环,没有“让利于药农”的有效措施,一旦中药材价格上涨则是无招应对。经营者则是认为随着中药材价格的复苏,一大批本来不懂中药材市场运作的游资蜂拥而入,借机推波助澜,助推了中药材价格的涨势。

  其实,细细思量下来,在中药材市场价格飞涨的背后,隐隐约约浮现出来的的确是各路资本的黑手。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章林就透露,三七等药材的涨价原因,除了气候影响、需求增长之外,游资炒作也是一大原因。而上市公司桐君阁的汪总更是直言:“上个月我去产地,发现成都一房地产商在大量收购枣皮,居然喊出要买上千吨来囤货。”在这些地产商涌入中药材市场猖狂炒作之后,此前每公斤价格为12元的枣皮,目前也涨到了每公斤24元。据称,目前炒作中药材的已不限于药材商,由于有利可图,甚至连买卖大米、大蒜等农副产品的老板、水果商等不懂行的人,都加入到了中药材的炒作阵营中来。

  原本对中药材市场冷淡无情的各路资本何以在一夜之间改变了起先的初衷,对中药材情有独钟呢?这并不是因为中药材产生了新的足够吸引资本的魅力,而实实在在的是国内的游资太多了,需要新的市场化投资出路。已经实现了百分之百市场化的中药材市场,恰恰为这些过剩的各路资本指明了新的出路。

  如同股市里的庄家一样,各路资本在选择新的投资炒作对象时,首先是炒作品种的市场规模要小,便于资本入场之后很快可以掌控实现垄断;其次是要剑走偏锋,要选择以前大家不太注意的品种逢低入场捡货;再次是要具备出货销售的市场基础和概念化想象空间,不能把辛辛苦苦囤积下来的品种由于市场乏人问津而砸在自己手中。从这三方面来看,国内中药材市场无疑是游资心目中最佳的炒作对象。

  先是从市场规模来看,国内中药材市场份额满打满算不足300亿,而部分产区集中的药材品种特别是野生品种更呈现出一季生产使用一年甚至数年,产值多则不过数亿,少则不足千万,垄断一个品种资源对那些大资本来说可谓是易如反掌。尤其是在当前,随着地产新政的逐步落实到位,炒楼资金正在寻求新的炒作对象,流通盘子偏小的中药材无疑成了游资的首选。在传统经营方式和利润空间日益萎缩的大前提下,炒货似乎成了药材经营者来钱最快的手段之一。

  为买而买成市场主流

  近日,多位药材销售商以及行业人士都表示,一些资金是从房地产撤下来进入中药市场的,加上已经原先进入的温州游资等众多炒作资金,造成近期中药材价格飞涨,但这还没有满足炒家们的“胃口”。而从剑走偏锋的角度来看,2009年初,国内中药材市场进入了10年以来的价格低谷期,中药材经营者和加工者都对中药材敬而远之。这种价格低谷期却为新的资本介入提供了最佳的途径,低价成为吸引市场外部资本介入的诱饵。从市场炒作的概念来看,中药材生产靠天吃饭、“一季生产吃全年”的特性注定其无法像其它工业原料那样可以保证即时批量供应。旱情、雪灾、冻害等气候因素极容易造成其原料供应端的不稳定;疫情、质量事故等突发情况往往又容易造成产品需求端的大幅波动。如同股市那样,中药材市场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炒作题材和炒作概念,是资本青睐的炒作品种。

  百分之百的市场化运作,层出不穷的炒作概念,加上目前极为充沛的资本流动性,这几者结合在一起,能够在市场中形成什么样的状况可想而知。在这种背景下,目前国内中药材市场价格飞涨的迹象就不难理解啦。

  外部资本进入中药材这个传统行业并对此展开炒作未必全是坏事,至少让整个中药材产业界明白中药材资源的市场价值。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资本的关注,中药材产业一直是处于被“资本遗忘的角落”。而随着海普瑞的上市,中药材产业的市场价值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外部资本所认可。当更多的资本追逐和渴望复制海普瑞的创富模式时,中药材产业的老外套会披上新经济的靓丽披风。

  春江水暖鸭先知,对于以逐利为本的资本来说,它们天生就对暴利行业具备高度的敏感性。由此来看,各路资本围绕着中药材的追逐战,使得中药材的原料价值逐渐散去,中药材的资源价值和资本价值逐渐显现,“为卖而买”的传统经营模式逐步让位于“为买而买”的资本经营模式,沉寂千年的中药材产业如同近期喷涌而出的冰岛“火山灰”一样正在引起一场新的“遍地英雄下夕烟”的浪潮。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