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行业:对冲外汇占款和管理通胀预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2日 13:46  华泰证券

  事件:

  2月12日晚间,人民银行发布公告,从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评论:

  在这里,我们重申前期的几个观点(详见我们之前的点评《息差影响略偏正面——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点评》2010/01/12、《数据继续向好——12月份货币信贷数据点评》。2010/01/12):

  1、调整的目的,或更多在于对冲外汇占款和管理通胀预期。

  事实上,由于外汇占款的持续增加,央行的对冲操作变得越来越艰难:1)静态看,过去4周未对冲的资金近7千亿,未来两月到期的央票和回购近万亿;2)动态看,外汇占款的持续增加,将带来额外的对冲压力。(过去几个月,外汇占款每月增加2、3千亿,今年1月份占款数据尚未公布,不过从存款和M2增加的情况看,增加额或至少在3千亿以上)。

  事实上,准备金率是替代央票对冲外汇占款的更为有效手段,而前期之所以没贸然使用,可能受到必须维持政策平稳预期的影响。而当前的环境(过度宽松的货币需逐步回归常态水平),情况可能已有些不同。

  在通胀预期逐渐走强,实体经济恢复程度却有待观察的情况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方面可以管理通胀预期,避免货币宽松和通胀上行中预期的进一步自我实现;另一方面相比加息,上调准备金率不会对实体经济构成实质的冲击(详见第2点分析),而更多只在于改变大众预期。

  2、对于今年信贷不会造成实质的影响。

  按照当前60万亿的存款计算,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大概回收资金3000亿。

  有两点:1)由于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加上保证金存款不必缴纳准备金,故实际回收资金小于上述计算;2)银行将主要通过减少低收益资产(如央票或逆回购)而不是贷款补缴准备金,在当前央票几万亿的情况下,如果不是连续大幅上调准备金率(如5个百分点,甚至10个百分点),不会对贷款投放能力造成实质的影响。换言之,当前国内管理信贷投放最为有效的方法,可能还是“窗口指导”。

  3、对于银行息差的影响中性略偏正面。

  如上所述,由于银行将主要通过减少低收益资产(如央行票据,央行逆回购,超额准备金)补缴法定准备金,所以不会对息差造成明显的负面冲击。(当前3个月的央票中标利率为1.41%,央行28天正回购利率为1.18%,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为0.72%,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62%)

  与此同时,货币的收紧,以及进一步收紧的预期,可能会导致同业资产、央行票据和债券利率的上行,甚至扩散至贷款定价。这一点,在1月份以来,似已有所体现。

  4、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基本面的确定性向上,加上估值的大幅折价,将抹平各种可能不断出现的扰动因素。个股方面,偏好招行、兴业、民生、宁波和南京,对于关注绝对收益和分红的投资者,工行和建行则是不错的选择。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