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利用资本市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8日 06:4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孙国茂

  如何利用资本市场,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也是证券行业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以碳排放指标和减排额度的重新分配,旨在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和利益格局。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国际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对中国来说,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应当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优势发展低碳经济,尽快建立我国的碳金融制度,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更是大国金融发展的需要。资本市场在发展低碳经济、建立碳金融制度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发展低碳经济对资本市场影响深远

  低碳经济将改变现有的金融体系。碳排放,表面上是应对气候变暖的手段,本质上则是各国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碳排放量所得到的额度——这类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特别提款权。碳排放权,目前仅仅是大部分发达国家的主动承诺,在即将产生的《哥本哈根协议》的规定下,未来世界各国必须遵循规定碳排放指标和减排额度。央行行长周小川曾表示:当前各国对于碳排放的谈判,最后都将折算为一段时间内对二氧化碳进行的数量限制,这就产生了配额及其分配问题。今后,各国国际收支平衡、贸易摩擦、汇率问题都会高度与碳市场联系起来。我们可以预计:在目前的这种美元继续衰落、欧元难以担当重任的国际金融体系下,基于经济实力、地缘政治等诸多因素进行多方博弈所形成的碳排放量,有可能成为未来重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秩序的基础性因素。

  其实,早在5年前以高盛为代表的美国投资银行界就先知先觉地预感到碳交易将对金融业产生深远影响,并带来巨大商机。高盛一方面向各个自然保护组织大量捐款,一方面游说政府和国会通过立法来限制碳排放量,并同时从各个方面做好了从碳排放交易、清洁能源开发中获得巨额收益的准备。现在,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美国已经开始行动了。奥巴马上台后,以“可再生清洁能源”为核心的振兴计划正在全面展开;他宣布将在今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上承诺减排;提名支持减排的新能源技术专家朱棣文出任能源部长;在失业率节节攀升的情况下却放手让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破产重组,彻底转轨为生产新型低油耗和电动汽车的企业……美国人这样做的目的决不仅仅是为了能源和环境,他们的最终目的是谋求能够继续维持美元占世界统治地位的新的基石!沿着这样一种思路,我们不难理解一切与碳排放相关的交易的全球定价权是何等的重要。所以,我们说,发展低碳经济必然要产生与碳交易相关的金融活动,即碳金融。换句话说,发展低碳经济必然要使传统金融转向碳金融。

  低碳经济将极大推动金融创新。近几年,美国的金融创新乏善可陈。当前,华尔街式的金融创新主要局限于使用复杂的数学模型和金融工具对各种资产证券化。由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失败而导致的金融创新窘境,反映出在当前的金融制度框架下,华尔街金融创新已经遭遇到难以克服的瓶颈。

  “碳金融”虽然历史很短,却是近年来国际金融领域出现的一项重要金融创新。被称为能源行业思想先驱的彼得·C·福萨洛,早在三年前就在他的著作《能源与环境对冲基金 ——新投资范式》中说:金融模型现在已经发生了变化,包括更多的股权投资、商品交易,开始模糊了投资银行、风险投资和对冲基金的业务范围。推动金融市场发生很大变化的另一个原因是最近出现的“环境金融市场”,这既是导致金融市场变化的因素,也是新的投资机会。这里,福萨洛所说的“环境金融市场”就是碳金融。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的12000家对冲基金,管理着约20000亿美元的资产,其中超过5%的对冲基金选择和环境与气候相关的金融产品作为投资对象。但福萨洛说,这一数字还在快速增加。

  不仅如此,前面提到的华尔街金融巨头高盛,一方面积极参与碳排放、氧化硫、可再生能源税收抵免及天气等衍生产品,另一方面还对气候相关的各类交易市场进行股权投资。2005年,高盛购买了芝加哥气候交易所10%的股份。2006年,高盛又收购了总部设立在英国的“气候产品交易所”的部分股权。该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气候产品交易所,拥有数个可促进环保金融工具交易的欧洲及美国交易平台:欧洲气候交易所、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以及新成立的加州气候交易所(CaCX)。高盛相信这些投资将成为高盛未来盈利的新的增长点。可以预计,随着碳交易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与碳交易相关的金融创新会迅速发展,参与机构也会越来越多。

  资本市场受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将首当其冲。近年来,世界各国政府不断加大对低碳经济产业的扶持力度。而低碳经济产业也为资本市场提供了一个新的板块——低碳经济板块。由于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和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加之成长性好、盈利能力强等原因,低碳企业在资本市场上通常会受到投资者欢迎。低碳经济产业在资本市场的登场,有助于从整体上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有助于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

  汇丰银行研究显示,2008年全球气候变化行业中的上市企业(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核能、能源管理、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企业)营业总额达到了5340亿美元,超过了5300亿美元的航天与国防业的营业总额。尽管全球出现了经济衰退,低碳行业2008年的收入仍大幅增长了 75%。这一增长速度更超过了世界银行《斯特恩报告》中的预测。按照目前趋势,到2020年,该行业的年收入将超过2万亿美元。

  美国著名的股票分析师理查德·W·阿斯普特朗在他最近出版的《清洁能源投资》一书中写道:截至2007年,在美国上市的12家最大的太阳能公司总市值为200亿美元,11家多晶硅和太阳能电池公司总市值为580亿美元。这些企业大多数都是盈利的,行业平均收益增长率为30%,即使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这些低碳行业也已经成为稳定的投资领域。

  利用资本市场发展低碳经济

  建立国家级碳交易市场。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全球碳交易市场潜力巨大,预计2008—2012年间,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每年可达600亿美元,2012年以后全球碳交易市场年交易额将达到1500亿美元。而阿斯普朗德在《清洁能源投资》中则预计,未来10年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美元,远远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在欧洲、美国等金融发达的国家已经形成了一些大型的碳交易中心,如欧盟二氧化碳排放量交易体系(EU ETS)、欧洲气候交易所(ECX)、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甚至出现了排放权证券化的衍生金融工具。这些交易中心使发达国家在很大程度上掌握了碳排放交易价格的话语权。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显示,中国提供的碳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30%以上,预计到2012年,中国出售的碳排放指标将占到全球市场的40%左右。面对我国庞大的碳交易市场,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重庆排污权交易所和山西吕梁节能减排项目交易中心等交易机构竞相成立。最近,广东、江苏等省也在加紧筹备成立碳排放交易所。然而,由于这些碳交易市场主要基于项目交易,不是标准化的交易合约,加之信息不透明,中国企业在谈判中常常处于弱势地位,所以,不具备价格方面的话语权。碳排放交易中大部分买方是境外企业,国内企业与国际买家谈判时,最终的成交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相去甚远。据悉,国际市场上碳排放交易价格一般在每吨17欧元左右,而国内的交易价格在8欧元至10欧元左右。

  与欧美国家的碳交易市场相比,我国分散而隔离的碳交易市场不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功能上都有很大差距,组建国家级的碳交易市场不仅十分必要,而且迫在眉睫。中国亟需建立一个包括碳排放在内的统一的排放权市场,以整合各种资源信息,通过市场发现价格,用市场化的方法去规范企业的单兵作战。而统一的交易市场的成立则能够为买卖双方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对话机制;交易的模式也非常简洁,即通过引入竞价机制充分发现价格,从而有效地避免暗箱操作。同时,统一的交易市场还是一个更有利参与国际市场的途径。因为,统一的碳交易市场不仅有利于减少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还能极大地增强中国在国际碳交易定价方面的话语权。可以设想,在现有的多家碳交易所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自动报价系统,将所有区域性交易所合并为国家级碳排放交易所,从而建立一个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以及金融期货交易所相似的碳排放交易所。

  为低碳企业上市建立“绿色通道”。上市公司本身是一种稀缺资源,而资本市场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它的资源配置功能。从长远的角度看,随着中国实体经济总量和资本市场规模的增大,我国资本市场也存在着同其它市场竞争的问题。如果国内股市不能吸纳更多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和国家产业政策的优质上市公司,那么这些优质企业势必要到海外市场进行融资,这不仅会使交易所失去上市资源,更重要的是国内投资者无法分享中国企业成长所带来的利益,从而损害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目前,沪深两市正在申请主板和中小板上市的企业已超过300家,正在申请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将近200家,按照正常发行审批速度,一些低碳企业很可能要等几年才能完成融资,因而错过发展机会。我们建议监管部门在不降低上市准入条件的前提下,为那些低碳企业建立公开发行和上市的“绿色通道”,这样也可以尽快提高低碳概念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比重。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