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券商板块借股指期货概念频频升温

  12月3日,在深圳召开的第五届中国期货大会上,前中国证监会主席周道炯呼吁加快期货法的出台,并称“股指期货很快要出来了”。与此同时,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宋丽萍也在前一天的第八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论坛上透露,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已准备好。这令市场对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的推出预期升温。这对当前蛰伏已久、迟迟未见起色的权重指标股及相关受益板块能否带来炒作契机?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11月份以来的股市行情集中表现在题材股层面。虽然11月份沪深两市单月股票成交额创下6.39万亿元的年内(也是历史上)第二大月成交量,月环比增长接近翻番,但大盘指标股表现平平,涨幅严重滞后于中低流通市值个股,蓝筹股行情似乎是“千呼万唤不出来”。

  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今年二季度期间,以金融、地产、资源为代表的三大权重板块表现相对充分,按照当下主力阶段性热点轮替炒作的思路,四季度被有意无意地边缘化了;另一方面,从有关数据获悉,近2月流入市场的资金主要是中小投资者的储蓄搬家,公募基金可能因或多或少地受到来自保险公司等机构的赎回压力而增仓有限,市场热点的挖掘被私募基金或规模性游资所引导。这可能是现阶段指标股长期蛰伏的重要原因。

  那么,在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已准备好”的背景下,市场风格和热点转换会否倾向大盘指标股?个中颇费思量。就当前市场格局而言,题材股轮番炒作已近高潮,估值严重偏高,虽然部分题材已明显“老化”,但因各路游资深陷于此,似乎还未到“曲终人散时”。此时如果大盘指标股行情突然启动,很有可能因短线活跃资金流向改变而形成“二八现象”,最终结果未必能使大盘走向年内新高。更何况临近年末,险资等机构大资金回流股市并不现实。后续市场一种可能的走势是:先易后难,热点渐进式转换,由一些非指标类二线蓝筹股逐渐活跃来牵制一线指标股股价下滑,并带动其企稳渐升。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部分中低流通市值题材股在疯狂炒作后“曲高和寡”,突然“曲终人散”,拖累大盘先行回调一波,待市场回落到适当点位,经过充分蓄势后再择机启动大盘指标股行情,形成热点转换或兼容并进。

  虽然我们并不认为股指期货、融资融券或将推出的高层言论会即刻引爆指标股行情,但市场仍有可能藉此对相关受益板块进行炒作,如券商板块、控股或参股期货(券商)公司类个股。从市场表现看,近日海通证券大恒科技中大股份等个股比较活跃,尽管这些个股的活跃可能还有其它题材辅助,但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将推出的预期显然可以成为市场炒作的“催化剂”。尤其是券商板块,据统计,截至11月底,沪深两市股票总成交额达到48.33万亿元,超过历史最高的2007年全年,今年券商的交易佣金有可能突破2007年水平,达到或接近历史纪录,故券商股或部分参股券商类股2009年的业绩增长可以期待。值此岁末年初,未来市场热点极有可能向业绩增长、高送转预期方向转化,中线投资低估值的券商类股有可能获得不菲回报。(江南证券 邱 晨)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