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农业股里有黄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4日 00:45  投资快报

  记者 李燕娜 张颖国

  编者按:

  近期,农产品期货市场不少品种走势转强,棉花指数更是创出了12个月以来的新高。

  与此同时,日前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提出加大补贴政策力度,并提高小麦、稻谷等最低收购价。

  业内专家指出,通胀预期的再度趋强,以及政府对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措施,将成为农业股上涨的又一契机。看期市炒农业股,在金秋收获之季,农业股里或藏“黄金”。

  背景链接:提高最低收购价成契机

  10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农业生产形势,研究部署做好秋收冬种工作,并作了相关具体部署。

  会议中提到,明年小麦各品种最低收购价每市斤均提高3分钱。其中,白小麦每市斤提高到0.9元,红麦和混合麦每市斤提高到0.86元。同时,适当提高稻谷特别是优质稻最低收购价格,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资料显示,为促进农产品生产稳定、市场稳定,今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一是大幅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每50公斤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达到90元、92元、95元,均比2008年提高13元;白小麦、红小麦、混合麦分别达到87元、83元和83元,分别提高10元、11元和11元。二是政府为了稳定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对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籽等农产品实行临时收储政策,对农产品的价格也起到了稳定的作用。

  大通证券研究员张熹认为,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农产品的需求还将上升,同时在国内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的不断提升,未来国内农产品的价格还将继续温和上涨。

  看期市 炒农业股

  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表现来看,近日不少品种都有所走强,其中,棉花指数更是创出了12个月以来的新高。

  10月12日,ICE期棉收盘上涨,一度触及两周高位,因美元下跌,且作物收割活动因天气情况的不利而受到阻碍。ICE12月期棉收盘上涨166点,报64.68美分/磅,3月合约收盘上涨157点,报67.20美分/磅。

  同时,CBOT玉米期货10月12日收盘上涨,因CBOT玉米和大豆市场大幅上涨,为小麦市场提供了支撑,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12月小麦收盘上涨26 1/4美分,报收于4.94 1/4美元/蒲式耳。

  国泰君安指出,影响粮价的因素分为两个层次:核心层次,包括供给、需求和库存三个因素;外围层次则包括国际粮价、通货膨胀和国内政策三个方面。

  作为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棉花的供需形势对全球影响很大。美国农业部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棉花产量继续下降,而消费量止跌回升。由于接近20%的消费量依赖于国际市场,国际棉价和国内棉价的相关系数大于0.5。

  长城证券认为,棉价上涨趋势可能延续到2010年一季度。国际棉价和国内棉价的目前水平距离历史高点,还有15%~40%的上涨空间。

  此外,由于我国政府要向粮农传递种粮也能保持收入稳定增长的积极信号,同时又要避免大宗原粮价格大涨过猛引发通胀高企的风险,因此,未来稻谷、小麦和玉米价格仍将保持温和上涨态势。

  据本报记者了解,国内仍有不少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看好后市农业股的涨势,果真如此,看期市炒农业股,黄金白金就在眼前。

  通胀预期点燃年末行情

  回顾 07、08两年年末行情,农产品价格上涨和政府支农惠农政策成为农业股上涨的诱因。

  目前,农业板块相对大盘的估值溢价率正处在过去两年间形成的“W”形右底,中金公司分析员袁霏阳表示,国内农产品价格较为强烈的上涨预期,农业板块有望重现07、08两年的年末行情。

  历史上,农业板块有两波行情特别引人注意:

  07年11月~08年3月,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国内猪价飙涨,CPI一路上升到8%以上。作为通胀背景下的优质投资标的,农业板块在大盘下跌24.25%的情况下,逆市上扬 19.33%。

  08年10月~09年2月,由于惠农政策频出,特别是把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上升至全局高度,投资者对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充满了期待。作为直接受益者,农业板块区间涨幅为14.51%,同期大盘仅上涨 2.19%。

  袁霏阳指出,四季度国内食品 CPI 或将持平甚至转正,并可能于明年二季度达到未来一年同比涨幅的顶峰。“农产品价格上涨预期有望再次点燃今年 A 股农业板块年末行情。”  

  按照价格同比涨幅预期排序,袁霏阳认为,未来一年国内七大农产品中生猪和大豆价格同比涨幅可能最大,其次是棉花,稻谷、小麦、玉米和食糖价格将保持温和通胀。

  有观点认为,由于产业化水平低,农业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总体并不理想,但所属行业不可动摇的基础地位又决定了其一直享受相对于大盘的估值溢价。

  棉花:减产推高棉价

  在中国减产幅度将达双位数情况下,09/10产季国内棉价上涨已成定局。

  事实上,当前国际市场一直在寻找回炒08/09 产季全球棉花减产行情的由头,一旦中国宣布加大棉花进口量,将很可能同时点燃国内外市场棉价炒作热情。

  中金公司认为,若不是08 年出现全球经济危机,08/09 产季全球11%的减产幅度足以使全球棉价出现类似02、03 年的大涨。在全球流动性泛滥背景下,资金一旦找到全球棉花库存低于预期的由头,即可能乘机回炒棉价。

  而国储干预难以改变棉价上涨趋势:由于我国棉花供应有20~30%需依赖进口,而当前国储余量所对应的库消比仅为15~20%,因此国储干预难以改变未来棉价上涨趋势。

  记者了解到,相对于其他旱地作物,08/09 产季我国棉花种植收益下滑较大,造成 09/10产季我国三大棉花主产区将分别减产9~13%。根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9 月份调研结果推算,09/10 产季我国棉花产量预计为700 万吨,同比下滑79 万吨或10.1%。

  中金公司预计,09/10 产季全球棉价将会持续上涨,国内棉价保守估计可达 14500 元/吨,相对前期13000 元/吨的价格,涨幅为11.5%。受减产影响,目前全国籽棉收购价已普遍达到3 元/斤,折合棉花成本13000~13500 元/吨。此外,由于08/09产季美国棉花减产三分之一,而09/10产季产量仅可恢复5%。

  业内专家认为,09/10产季全球经济复苏也将使棉价步入上升通道,投资者可重点关注新赛股份(600540)、德棉股份(002072)。

  种业:粮价上涨的受益者

  分析人士表示,种子是整个农业产业链的起点位置,其品种对农作物的产量及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年初实行的农作物品种退出机制,有利于选用优良品种,净化种子市场,有效减小市场供给和种子的价格压力。良种补贴额扩大,今年新增50亿元良种补贴政策,达到120.7亿元。

  目前,我国种子行业市场规模约25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在5%左右,其中玉米约90亿元,水稻约60亿元。因生物能源的发展及人口增长带来的对农作物的需求的增加,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增强农民种植积极性,提高对种子的需求及种子价格。

  受我国种业发展的政策及地域限制影响,种子公司多而散,大多数属于小规模;而国外种子市场却相当集中。控制种子,就掌握了农业竞争的主动权。因此,在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都把加强种子科技研究,推动种子产业发展,列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国秋粮收获在即,干旱引发的减产预期有望逐步明确,因而国内以玉米为代表的粮食价格上涨预期也将随之进一步上升;同时,在基本面预期既定的情况下,美元大幅贬值将使困际粮食期货价格震荡反弹,也将加剧国内玉米的涨价预期。在此过程中,种子企业的投资机会较为突出。”华泰证券一位分析师如是说。

  而粮价的平稳上涨对种子企业直接构成利好。国泰君安分析师林浩祥认为,近期农产品价格出现涨价势头利好农业板块,而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对于种业股来说也是利好。可重点关注个股:登海种业(002041)、隆平高科(000998)、丰乐种业(000713)。

  糖业:“甜蜜生活”仍可期

  大通证券研究员张熹认为,本榨季食糖供需将基本平衡,下榨季可能供不应求。截止8月份,本榨季食糖累计销量达到1140万吨,产销率达到91.76%,已连续5个月高于去年平均水平。

  8月份,食糖实际销量达到193.73万吨,远高于去年同期的85.61万吨。从下游产量看,截止8月份,除乳制品为负、果汁及果汁饮料产量个位数增长外,其余均为两位数增长,本榨季食糖消费量将至少与上年度持平,可能达到1400万吨。

  此外,受种植面积减少影响,预计09/10榨季食糖仍将处于减产阶段,下榨季食糖可能供不应求。随着经济回暖,下游行业的产量将继续上升,食糖消费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近几年食糖消费的年均增速在6%左右,下榨季食糖仍将供不应求。

  国金证券也表示,2010 年中国、印度、欧盟食糖减产量将超过巴西增量,用糖需求还将刚性增长,全球缺糖更加严峻,库存消费比指标创出新低提示可能一轮食糖大牛市就在前方等着我们;如果再谨慎些,09/10 榨季至少会是一波超越06 年的小牛市。

  分析师邹雷认为,下一榨季甜菜减产已成定局,云南等地甘蔗的减产也基本已定,下一榨季供需缺口仍将存在,而国际明年食糖仍将存在缺口,库存可能要降低到一个最低时候。这些因素将刺激糖价上涨,从而为糖业企业未来的业绩预期提供了想象空间。

  另有机构认为,随着需求转旺,食糖需求增长已经超出预期。在糖果、软饮料等消费增长带动下增速大大提升。预计2009年我国食糖供求趋于供不应求,这对糖价形成较强的支撑,给相关的上市公司带来投资机会。可重点关注个股:南宁糖业(000911)、中粮屯河(600737)、贵糖股份(000833)。

  《投资快报》发自广州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