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农林牧渔:国泰君安 粮价影响因素简析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2日 15:39  国泰君安

  本报告导读:

  本文从供给、需求、库存、国际粮价、通货膨胀和国内政策等方面分析了1980年以来国内粮价走势。

  我们认为,中期来看国内粮价仍将高位稳定,难有大幅上涨。

  投资要点:

  我们将影响粮价的因素分为两个层次:(1)核心层次,包括供给、需求和库存三个因素;(2)外围层次,包括国际粮价、通货膨胀和国内政策三个方面。

  1980年以后,国内名义粮价起伏向上,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5%,期间1994-1995年涨幅最大,经济过热和流通机制改革是主因。通胀调整后,实际粮价大致在0.33-0.53元/公斤间波动,均值为0.44元/公斤(1978年价格)。

  1980年以来,全球粮食供给稳定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1.47%;国内粮食产量增速更快,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0%,增产主要来自于单产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是保证粮食增产的重要基础,而近些年自然灾害对全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已经非常小。

  生物燃料用粮需求对全球粮食需求的增量贡献巨大,促动全球粮食消费增速逐步加快。国内口粮稳中有降,种子用粮和粮食损耗较为稳定,国内粮食需求增量主要来自于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的加速增长。综合来看,国内粮食供求依然紧平衡,但是强农惠农政策有望进一步增加粮食供给。

  基于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制度的作用,在上升阶段,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具有带动作用;在国际粮价下降阶段,国内粮价走势相对独立。我们认为09/10年度全球粮食整体依然供过于求,中期来看,国际粮价有望继续低位运行,对国内粮价影响较小。

  美国百年数据、IMF30年数据、国内20年数据都表明粮价无法战胜通货膨胀,只有少数年份才有机会阶段性跑赢通胀。我们更倾向于认为,粮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原因,而非结果。

  研究粮食价格,不考虑政策和制度因素是难以得出正确结论,1980年以来国内粮价走势周期也与粮食流通机制改革节奏相吻合,进一步证实了政策因素的重要性。在各方面涉农政策中,最为重要的当属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制度。2004年以来开始实施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是国内粮价波动的下限,更是中期粮价变动的决定因素。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中期来看粮价仍将高位稳定,难有大幅上涨。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