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行业重回规模制胜老路

  杨练/文

  近日,银行业有两件事情值得关注,一是6月22日中国银行在盘中突然涨停;二是今年以来信贷策略较为保守的招行却在5月份新增了600亿元贷款,位居股份制银行第一。这看似不相关的事情,却在不经意间指向同一意义,即银行业又重回规模制胜的老路,市场对银行股的投资逻辑或许又回到对规模大小的简单度量上。

  中行涨停除了补涨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前5个月,中行新增贷款在大银行中排名第二,增速排名第一,表明通过今年业务结构的调整,去年业绩增速在四大国有上市银行中排名垫底的中行,今年可能有超预期的表现。

  在5月新增的6000多亿元贷款中,招行新增600多亿元,是位列其后的中信银行(270多亿元)的2倍多。中行和招行在信贷政策上的转向,是其一季度被压抑的规模制胜心态的完全释放,表明今年银行业绩决定于规模。

  规模制胜会被6月的数据所验证。中金称,6月份信贷超万亿是大概率事件,每逢季末,信贷往往会冲高,3月末,在一季度考核压力下,银行曾经创造了单月增长1.89万亿的历史纪录,据此推断,6月份很有可能再次创出同期增长的新纪录,超万亿贷款不成问题。在流动性充裕的氛围下,银行业绩受益于规模毋庸置疑。

  即使同是上规模,但在信贷增长背后,各家银行的信贷结构逐步分化,各股份制银行的策略有所不同。

  股份制银行中,除了招行位列第一,中信银行以270多亿元、浦发银行以269亿元共同跻身前三甲。

  而截至一季末,中信银行贷款和垫款总额比年初增长1711亿元,在股份制银行中位居第一位。其次为浦发银行,一季度贷款增长了1567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占比37.65%。招行贷款和垫款总额增长1187亿元。

  上述信贷结构显示,中信银行虽然信贷增长较快,但短期贷款占比高,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少。与中信银行不同的是,浦发银行从去年底始,紧抓省级政府大型项目,迅速介入了庞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因此在一季度信贷中中长期信贷增长较快,同时票据业务占比相对较小。

  这种结构分化主要来自于政府资源的不同,对于基建贷款等各项政府贷款竞争力的不同及各家银行信贷政策和风险偏好的不同。

  票据业务是不少股份制银行在一季度里吹起的信贷“泡泡”,像招行的新增票据占新增人民币贷款比重一度高达60%以上。除了票据套利的冲动外,“票据泡泡”也从侧面揭示了招行在一般性贷款上投放不出去的困境。

  5月,股份制银行的票据融资占比明显下降,除了监管层加大监管力度外,更重要的是票据融资对银行盈利贡献比一般性贷款明显劣势,今年上半年票据利率一路走低,票据占比过高,肯定会 压缩银行的息差收益。

  压缩票据占比也是银行扩大息差的途径,把票据挤出后以一般贷款替代,是另一种规模制胜的手段。

  当然,大型银行与股份制银行一样,也遵循规模制胜的规律,只不过它们已经是早放贷早受益的获益者。数据显示,从2008年三季度开始,大型银行的信贷市场份额就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在2009年一季度上升幅度最大,在二季度上升幅度有所放缓。

  大型银行一般性贷款比重较中型银行高6个百分点;大型银行新增一般性贷款的市场份额为42%,而中型银行基本持平为14%,仅为大型银行的1/3。

  而5月大型银行市场份额的优势有所下降,主要是其一季度已经基本完成全年计划。虽然中型银行在二季度份额逐渐提高,但已经无法在短期内弥补一季度大幅落后的增量,2009年1-5月中型银行新增信贷总量要远远落后于大型银行的水平。而且在一季度之后发放的基建贷款的质量很可能要弱于一季度及去年四季度。

  在息差降幅相对较小、营业收入相对稳定、费用支出压力较低以及大银行拨备率普遍提高至150%左右高水平的前提下,大型银行的显著优势至少在2009年难以逆转,大银行业绩增长简单到以规模取胜即可。■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