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下游企业抱团取暖能否抵御严寒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2日 12:05  证券导刊

  尽管市场对09年实现经济复苏充满期待,但年底各项数据却悲观依旧。谁也无法预料经济何时能走出寒冬。也正因为此,企业结盟御寒、抱团取暖才应运而生。但企业抱团能否抵御经济严寒?

  冬季漫漫 上下游企业抱团取暖

  冬季漫漫 钢铁企业遭遇严寒

  正如前文所言,经济衰退趋势下企业盈利首当其冲。但与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结盟不同,此次宝钢股份牵手海尔电器、上港集团、中国船舶,首钢股份握手中海发展,在6个企业中有4个企业均来自受经济下滑冲击较大的工业企业(中海发展系物流运输行业,上港集团系港口运输行业)。但一个统一的特征就是,相关企业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经济下滑的不利影响。

  申银万国上周公布的一则研究表明,由于存货调整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下滑的原因,11月,多数投资品行业继续缩减产量以应对恶劣的局势。与此同时,价格体系也快速下行,PPI 已经下滑到2%的水平。分行业看,钢铁、化工、电力和汽车是下滑最快的行业。恰恰这些行业是库存最多,受冲击最大的行业。尤其是钢铁和化工行业,同时经历了产量和价格的快速下滑。

  进一步分析,在观察工业生产的两个绝佳指标——贷款增速和发电量增速后我们就不难发现,虽然贷款增速10月已经开始反弹,11月贷款更是大增,贷款余额增速已经反弹至16.02%的水平,但是银行“惜贷”情况仍值得担心。而发电量数据11月还在加速下滑过程中,并且目前多数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发电量增速最早也要在2009年一季度末才可能出现回升(而且仍有可能负增长)。

  9-11月,工业企业利润减少26.6%,创下1998年以来季度数据的新低。由于9月份的情况还可以,所以有分析师表示,企业经营形势恶化和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应该是出现在10月以后。根据中金公司推测,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增速下滑到7%,11月份毛利率应该已经下滑到11.5%左右,环比下降了大约22%,同比大约下降了24%。按照这个推断,11月份的利润增速大约为-62%。当然,这如果不是最差的情况,也应该接近最差的情况了。

  现在的一个担心是,如果出口增速继续加速下滑,消费也开始调整,工业生产是否会面临新一轮冲击,从而继续下滑。综合大多数分析人士的观点后,普遍的看法是,工业生产达到低点,还不能说明经济达到低点。

  展望2009年,市场普遍相信,包括钢铁在内的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将继续下降。基于以上因素,申银万国甚至预计,2009年全年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率为-21%,悲观假设下—30%;上半年中性假设下-33.7%,悲观假设下—42.3%。那么有理由相信,钢铁企业的寒冬还远未结束。

  携手共进 上下游企业抱团取暖

  正是基于对行业前途的种种忧虑,宝钢、首钢等钢企才最终牵手合作伙伴,结成抗寒联盟。这不难理解,上游企业需要产能消化,而下游企业希望得到稳定实惠的原材料供给。

  具体来讲,宝钢股份的合作伙伴如,海尔电器、中国船舶等企业处于其行业下游。在内需难以有效放大之前,宝钢先行锁定下游大户无疑是极为明智之举。而首钢股份中海发展的联姻,宝钢股份与上港集团合作则可以看做是钢企牵手上游。相对于首钢股份,宝钢集团与上港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双方将在供应、物流、仓储、深加工、配送、服务、投资等领域有望实现进一步合作。在产业链上宝钢也趋于完善,实现了上下游结合。尽管上述合作的效果还有待于时间检验,但宝钢股份与首钢股份均表示,今后将携手共进,抱团取暖,共同应对市场挑战。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抱团”形式——签定原油互供协议。二者在市场上本身具有很强的竞争性,同时二者又是合作伙伴。这是有别于宝钢、首钢与上下游抱团形式的。双方表示,将加强团结与合作,携手应对当前能源企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做好原油互供工作,共克时艰,共同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市场稳定作出贡献。

  抱团取暖能否抵御严寒?

  从本文链接可以看出,在实业领域浙江中小企业早就有抱团取暖的先例,而资本市场基金抱团也屡见不鲜。抱团早不是新闻。但像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宝钢、首钢、海尔、上港集团等超大型企业也决定与其上下游企业抱团过冬,这情况是中国从未有过的。由此可以推断,中国经济之“寒”可见一斑。由于上述企业在市场占有相当的权重,所以大家更关心的是,企业抱团后能否实现多方共赢,甚至能携手走出经济寒冬?

  下面我们就宝钢与上下游企业牵手的一个典型案例做详尽分析。

  上下挖潜 宝钢有望率先走出行业低谷

  宝钢很显然是推动本轮“企业抱团”的先行者。因为对于钢铁行业而言,现在是极为困难的时候,即便是宝钢也处境艰难。于是结伴国冬成了宝钢最好的选择。

  07年8月底,宝钢明确提出2007-2012年的战略目标:力争2012年形成8000万吨的产能规模,钢铁主业综合竞争力进入全球前三强。围绕“规模扩张”的未来发展主线,实现从“精品战略”到“精品+规模”战略的转变和从“新建为主”到“兼并重组与新建相结合”的扩张方式的转变,大力提升宝钢综合竞争力,引领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事实上,宝钢与其下游企业结盟,也有利于更好实现其发展的战略目标。

  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2008年下半年钢铁形势突然逆转,宏观经济、钢铁行业均陷入低谷,以往的优势却一下子成为劣势,在宝钢高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伴随钢价的暴跌,原料价格的调整加速,下半年以来铁矿石、海运费呈现大幅跳水,跌幅均超过50%。目前现货铁矿石价格已经低于长协价,长期以来的长协矿价格优势不再。截至11月20日,内矿和印度现货矿距6月份的高点跌幅已经达到52%、60%,海运费跌幅更是超过90%,现货矿价已经低于长协价,因此宝钢一直以来的长协矿、COA价格优势不再,长协矿已经成为公司巨大的成本包袱。虽然目前公司还没有与铁矿石运输企业签定合作协议,但在与上港集团合作后,在物流环节上也能带来成本的降低。

  我们知道,目前宝钢公司的热轧、冷轧产品多为工业用材,主要用于汽车、家电、机械、造船、电力等高端领域。而上述领域与宏观经济的走势高度相关,因此本轮由于宏观经济放缓导致的调整对于宝钢产品冲击较大。考虑到中国船舶、海尔集团的钢材用量及品种需求,三者合作正有利于实现彼此优势互补,达到互利互惠的目的。以船板市场为例,薄规格船板由于生产难度大、成本高,资源一直较为紧俏,公司利用其特有的技术优势和装备优势,加大此项目的投入,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二者间更深层次的合作。有消息报道,宝钢目前在逆市中与三星、现代等船企再次签订了09年的供货合同,保住了客户,获取了利润。

  渤海证券认为,宝钢作为钢铁行业的龙头,股价不仅弱于大盘,甚至弱于钢铁股的平均水平。目前的股价已经透支了对于公司未来盈利能力下滑的预期,因此我们认为公司目前的股价严重被低估。在政府救市利好政策频频出台的背景之下,公司的股价有望理性回归。目前市场对宝钢结盟上下游企业的做法也表示了赞同,预计宝钢有望率先走出寒冬。综合考虑公司减产、降价措施的出台以及高价原料库存消化的周期等因素,预计08年、09年的盈利预测为0.50元、0.37元。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

  成本控制良好 青岛海尔具竞争力提升

  其实宝钢与海尔的合作早有渊源。早在1998年12月19日,宝钢就曾与海尔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进入战略合作阶段。本着打造世界知名品牌的共同目标,宝钢加快新品研发,使长期依赖进口的冰箱侧板和面板在海尔得到批量应用,成为海尔最大的钢材供应商。十年来,双方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模式不断创新,创造了钢材—家电产业链合作的典范。

  2007年,拥有丰富的用户技术服务和现场工作经验的宝钢股份主任工程师李永春被海尔聘为钢材应用专家,通过整合宝钢内部相关资源,直接参与并指导海尔的钢材采购及使用工作,协同推进家电用钢标准化和选材用材合理化。这在国内钢铁企业和家电企业中尚属首次。

  根据此次双方签署的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十年,双方将在稳定与发展现有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合作模式,完善上下游供应链体系,共同创造产品价值,努力实现成本最优化;共同组成专家团队,联合开展家电用钢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工作,持续增强双方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双方还将在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加大合作。

  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风暴,使我国钢铁业和家电业遭受巨大冲击、面临巨大挑战。对此,张瑞敏在签约仪式上表示,过冬不能有“熬冬”的思想,而要有“冬泳”的行动,要把这个冬天看成是转变观念、调整思路、优化流程的大好机遇。事实上,一直以来,宝钢也是海尔在国内合作最好的钢铁企业,双方均表示当前形势下,加强企业间的战略合作是第一位的。未来十年,应该是双方更全面、更深入合作的十年。海尔还希望宝钢抓住国家“家电下乡”的大好机遇,与海尔一起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产品,挖掘市场潜在需求。

  有市场分析人士对此评价说,中国钢铁市场供不应求的时代已经结束,当前合作双方,要化危机为转机,需要双方携手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战略产业链,抱团取暖,共渡难关。联合证券的陈伟彦表示,他对此次宝钢、海尔的合作较为看好,他认为这有利于海尔对于成本的控制,同时考虑到管理效率改善带来的盈利能力提升,仍维持“增持”评级。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