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行集体过苦日子 资产质量面临下滑(表)(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9日 03:52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银行不良率

  滞后于经济下滑

  从香港的时间序列数据看,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香港的GDP增速在1998年二季度出现-4.62%的季度同比增长,负增长一直持续到1999年三季度,期间1998年第四季度达到极值-8.38%。这个期间的银行业不良率从1998年二季度的9.74%持续走高,一直到1999年第一季度出现19.8%的极值后才逐渐走低,不良率极值滞后于GDP增速一个季度的时间。

  2003年第二季度香港经济受“非典”的影响再次出现大幅负增长,2003年二季度GDP增速为-7.48%,是一段时间的最低值。此期间的银行不良率在2003年三季度出现极大值11.61%,随后小幅走低,不良率再次滞后于GDP增速一个季度的时间。

  美国的经验基本上是不良率(用全部银行的违约率替代)同步或者滞后于GDP增速。从1985年至今,美国GDP增速放缓大体分三阶段:第一阶段是1991年前后。受“两伊”战后影响,美国经济在1991年时呈现显著下滑态势,二季度的GDP增速仅为2.87%,为1985年来的最低,同期全部银行的违约率上升至6.15%,为1985年来的最高;第二阶段是2001年下半年到2002年上半年。2001年四季度时,GDP增速为2.74%,2002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的违约率达到阶段极值2.75%;第三阶段是始于2007年三季度的次贷危机,2008年三季度GDP增速是3.43%,同期的违约率达到3.65%。可见,美国历史上的银行系统的违约率同步或滞后于经济增速一个季度的时间。

  幸好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保经济”更为重要,4万亿元的投资至少可以拉动GDP1-2个百分点,所以,中国经济在2009年见底是大概率事件。如果中国经济在2009年不能见底,其他行业的企业业绩无法回暖,银行的不良资产消化时间很可能延后,反转还需等待。(张继袖)

  外患

  冲击还未结束

  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我国尚未成熟的资本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上市银行先后披露持有雷曼或AIG债券,或者为其发放贷款。雷曼事件给中资银行造成直接损失,并且这种损失还要视美国金融危机的演变才会有最终结果。

  11月24日,美国政府再次向花旗银行注资200亿美元,换取花旗年息为8%的优先股。此前,花旗已获得政府250亿美元注资。花旗集团是海外业务最多的一家美国银行,目前在100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由于规模太大,一旦公司倒塌将在全球引发金融浩劫。此次政府出手救助,将帮助花旗应对3060亿美元高风险资产可能出现的问题。但是,花旗的情况并不乐观,从次贷危机爆发至今,花旗总共计提657亿美元的减值损失,占高风险资产的21.5%。

  德意志银行日前估计,全球银行体系敞口尚未完全爆发,银行对于信贷产品的总敞口预期将达9000亿美元,迄今已减记7115亿美元,尚有约1885亿潜在敞口。

  除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直接损失外,美国金融危机促使美国经济进一步恶化,然后通过进出口贸易和FDI拖累我国经济;美国金融机构的惨景以及金融股价的下跌,从心理和信心上给我国银行股造成了无形的冲击。

  直接和间接影响的共同作用,导致市场进一步担心我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进而担心银行业的未来盈利能力。此前,在雷曼申请破产保护后,我国银行股股价已经应声下跌。

  据债券研究机构CreditSights Inc.测算,每1美元的雷曼高级无担保债券可能收回30美分,次级债券则只能收回3.5美分,而高级债券有可能收回60-80美分。按目前的数据,我们无法得知各银行持有的雷曼债券的性质,只能暂按全部为次级债券(只能获得3.5%的补偿)计算各上市银行的利润损失。

  雷曼事件对上市银行EPS造成的直接影响比预期好得多,只有4家上市银行的EPS减少1-4分。但是我们从雷曼事件得到的启示是非常有意义的:我国金融业究竟持有多少美国银行或金融机构债券?境外资产的质量会有多少好于雷曼?这个问题需要时间来回答。

  外患引起中国银行持有的境外资产出现缩水,据我们大致统计,14家上市银行持有的以美元计价的资产占比中,中国银行最多,达到15.52%,这与中国银行的业务特点有关;一些中小银行的比例很低,比如华夏银行,只有0.011%。,宁波银行兴业银行的比例也不足1%。当然,以美元计价的资产成分比较复杂,部分是美国国债、部分是中国企业或者其他国家企业发行的美元债券,资产质量如何要区别分析。(张继袖)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