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证券 张志民
煤炭股在近期持续弱势下跌的压力下,昨天板块整体出现了暴跌走势,超过10只个股跌停,跌幅最小者也接近7%,分类行业指数跌幅居前。
我们注意到,煤炭股基本上都跌穿了前期沪指1800点所对应的低点,纷纷创出大调整以来的新低。10月以来,煤炭行业多个交易日领跌,可以说,是近期下跌联动最明显、跌幅最大的一个蓝筹板块,机构加速撤出的动作很明显,相应对市场人气及大盘指数起到了较明显的打压作用。
回顾煤炭股今年以来的二级市场走势,可圈可点之处颇多。上半年尽管煤炭板块也跟随大盘出现一定的下调,相对于大盘还是表现出较好的抗跌性,实际上煤价上半年也一直保持着较好的上涨势头,以致6月份要实行限价至年底,煤炭股半年报业绩整体出现大幅增长势头,这也成为机构投资者们坚定持有甚至增持的理由。其中部分强势个股甚至在机构逆市买入的推动下,在今年5月份大幅上扬创出历史新高。比如煤气化(6.130,0.02,0.33%)在5月15日见到历史新高42.26元,开滦股份(6.510,-0.06,-0.91%)、金牛能源(5.900,-0.02,-0.34%)在5月22日分别创出57元、55.7元的历史新高,大部分在同期见到一个次高点,而相对应的沪指则是在3600点上下,应该说煤炭股的强势表现远超过市场整体,包括同样表现相对强势的医药板块。
随着6月19日煤炭限价令的出台,煤价年内继续上涨的空间被封杀,煤炭板块股价水平也就相应失去了进一步上涨的动力,开始出现回落整理的走势,但是基于对煤价维持6月份高位水平的预期,煤炭股走势基本上还是保持平稳,盘面观察机构仓位还是比较稳定。而同期大盘却结束了始自沪指2990点的反弹,再度暴跌最低见出2566点的调整新低。但煤炭股紧接而来要面对的,是金融风暴进一步恶化及引发的全球经济下滑导致市场需求萎缩的局面。
金融风暴已经不可避免威胁到实体经济,全球经济出现下滑的趋势已很明显,这就直接导致了消费需求的明显放缓,影响到生产的大幅减少,这就触发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雪崩。涉及领域最广、反应最为敏感的石油价格,从147美元高点单边下跌最低见75美元,短短时间暴跌去50%!疯牛到大熊,转势如此之快无人料及。油价暴跌的第一附属产品,就是煤价紧随其后的暴跌,同为一次性能源,油价煤价向来都是紧密相关的。在全球都在手忙脚乱面对已经显现的经济困境的大背景下,油价煤价探底过程到何时何处结束很难预料,即使止住跌势,可能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随全球经济恢复元气的进程才能形成新的上涨做多动能。现货煤价的暴跌,直接造成对煤炭类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沉重压力,煤价的预期走弱,使市场对未来几年煤炭企业的经营业绩增长形成悲观的预期,这些促使上半年还看好煤炭股的机构投资者,加大了二级市场抛售力度,压着煤炭板块整体估值水平不断走低直至不断暴跌。
市场是公平的,在系统性风险压力之下,在市场架构整体水平大幅下移的压力下,市场呈现出“放大利空、缩小利好”的明显特征,并不存在所谓的避风港。煤炭股的最终持续下跌并演化成暴跌,既有经济链环环相扣的基本面因素,也有市场架构下的技术面因素。在大盘一年间最大跌幅逾70%、绝大部分个股最大跌幅逾80%的大背景下,截至昨日,煤炭股大部分都出现了接近或超过80%的跌幅,其中,中国神华(36.100,-0.51,-1.39%)、露天煤业(17.810,-0.25,-1.38%)、中煤能源(10.470,-0.15,-1.41%)、国投新集(6.640,-0.05,-0.75%)等一年内上市的新股,基本上都是上市短暂表现后就开始阴跌不止完成回归过程,现在已大幅跌穿发行价,介入的投资者根本就没有获利出局机会,而老股则基本上是在5个月左右就完成了这一惨痛的暴跌过程,这种异常转折的技术走势,凸显出周期行业在景气拐点来临后的高风险性,也说明价值投资并非不分行业、不分时机、不分成本的投资行为;从量能分析看,机构也是在9月份开始才实现大规模出逃的,相对于高位不顾系统性风险坚持及增持,也是付出了相对惨重的代价。
在煤炭板块跟随市场出现同步深跌后,内在风险已获得较好释放,基本面利空因素也得到了较充分反应,后市走势有望趋稳,难以形成更大的杀跌动力,不排除出现波动性反弹获利机会。在全球能源供应中长期趋紧的大背景下,煤炭资源作为应用日趋广泛的大能源产品的内在含金量仍在,暴跌后廉价筹码的中长投资价值正在显现。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Topview专家版 | |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点击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