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融资瓶颈或加速地产业整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3日 18:54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武文静报道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在紧缩银行贷款、限制外资进入房地产、放缓地产企业股市融资速度等众多调控措施影响下,很多竞争实力不强的中小房地产企业面临融资瓶颈,愈演愈烈的融资难问题或将加速房地产行业的整合。

  融资渠道

  “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联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杨峰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房地产商的融资渠道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上市融资,一方面是通过银行贷款融资。上市开发商的融资渠道很广泛,除了股票、公司债券等还有海外基金、信托等形式,而目前大部分的房地产商还是通过银行融资。

  那么,房地产企业是如何进行资金运作的呢?据了解,一个房地产商从拿地开始申请报建到预售,一般是8~10个月的时间,其中,前期的地价、拆迁、广告费用、道路绿化等都是通过银行贷款获得的资金支付。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发展商的资金紧张,有可能会将一些朝向比较差或者楼层比较差的房子先期降价,通过价格走低等方式来缩短自己的销售周期,以期迅速回笼资金。

  资金链困境

  “加大保障性住房的供应,使得很多消费者都持币观望。房子卖不出去,必然会影响到房地产商的资金回笼。”北京市房地产培训中心温主任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2007年上半年,地产商能以十分优越的价格在股市和债券市场融资。但2007年第四季度以来,融资渠道出现收紧迹象。近日,SOHO董事长潘石屹表示,去年圈地的开发商,今年资金链处于吃紧状态。

  国泰君安地产行业首席分析师张宇认为,银行信贷投放是房地产行业的决定性因素,它直接决定了很多企业的经营方向。在2008年银行继续实行货币从紧、信贷调控的背景下,房地产的销售情况仍然堪忧。

  长期以来,由于土地是稀缺资源,各大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均以加大土地储备为首要任务。但现在看来,大量的土地储备反而使得一些企业资金链极其紧张。

  如果说2007年,大量的土地储备会让各大房地产企业引以为豪,那么在2008年则应该是成为这些公司最大的包袱。阳光100常务副总范小冲认为,地产企业抛盘、并购、重组今后可能会逐一显现出来。目前对于开发商来说,现金是第一位的。

  加快整合

  “对于实力雄厚的房地产企业而言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杨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这一轮竞争中,行业或将面临重新洗牌。

  鉴于传统融资方式受限,标准普尔分析师卢文正认为,中资地产商已开始探寻其他融资方式,如越来越多的国际地产商将国内市场的回调视为机会,从而加速进入中国市场;某些境外银行正在加大,向中资地产商的境外放贷力度,与国内银行相比,其贷款期限更长,利率也更具吸引力。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尽管中国城市化的步伐逐渐加快,居民购买力在不断增强,但一些规模较小、资金紧张的房地产企业可能在中短期内被淘汰出局。但随着整合进一步加剧,财务状况较好的房地产企业则会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得到陷入困境的地产商手中的土地储备。

  潘石屹认为,房地产企业最终将会形成两极分化的局面。那些经济实力雄厚、抗风险能力强的企业将会挺过去,并有所发展。而一些资金链紧张的企业也许将无力回天,很可能会破产,房企加速洗牌的日子已为时不远。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