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分析师倡言:买入银行股正当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7日 14:19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未来两年增长确定性很大,2008年净息差也将扩大,生息资产增速亦将保持,而动态市盈率已接近历史底部,分析师倡言银行股正当时

  - 本刊记者 范晓辉/文

  今年以来,银行股平均跌幅达到25%,超过了大盘的跌幅,其中,跌幅最大的浦发银行、深发展、兴业银行分别达到36%、32%、31%。这主要是因为“宏观调控的力度超出了预期,同时也低估了金融股大小非解禁以及再融资对市场的压力。”国金证券分析师李伟奇认为。李是《证券市场周刊》排名第一的银行业研究员。

  “目前,银行股2008年动态市盈率降至20倍左右,已经具有了估值优势。”国信证券分析师朱琰说,“正是因为目前的银行股的不确定性,估值才更具有优势。如果投资者给予银行业稳定的预期,那么这样的估值一定不是理性的。”

  估值已近历史低点

  李伟奇认为,现在对银行股的投资情绪犹如2004年上半年,同样担心宏观调控引起银行基本面的改变,同样面临信贷紧缩、房地产市场调控等不利因素。

  2004年上半年,在经历了2003年GDP增长达到9.1%的高增速后,宏观调控的实施引发了市场对经济增长下行的担忧,普遍预测GDP增速将在9%以下。当时,CPI却持续走高,加大了升息的预期。

  而央行一方面在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同时,还实施了包括“窗口指导”在内的紧缩货币政策以期控制迅猛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时,宏观调控对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四大行业进行限制,市场对银行信贷扩张速度、盈利增长能力及资产质量出现担忧。

  在多种担忧的打击下,银行股表现糟糕,整体跑输大盘,深发展、浦发银行等跌幅更是接近40%,动态市盈率降至18倍左右。但当年,上市银行的业绩增长却出乎了市场的预料,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等净利润增幅均高于2003年。

  而自今年1月14日高点以来,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等跌幅也已达到40%左右。李伟奇认为,虽然历史不能简单模拟,但目前上市银行2008年动态市盈率已不足20倍,当前的估值水平已经为投资者提供了较好的投资机会。

  李伟奇表示,上市银行2008年的业绩增长依然将保持快速增长,特别是一季度,业绩增长将达到高峰值。从驱动因素看,上市银行业绩的增长主要来自规模增长稳定、净息差的扩大以及信贷成本稳定。

  但李伟奇同时认为,基本面因素已无法成为推荐银行股的有效理由,主要是因为宏观调控增加了投资者对上市银行基本面的担忧,当上市银行的实际业绩符合或超出预期,才会减少投资者的部分担忧以及改变预期,而这也正是今年银行股的投资机会之一。

  货币政策转变

  “银行股最重要的投资机会仍来自宏观调控的放松,宏观调控的放松将减少市场对上市银行基本面的担忧。在国内经济处于内忧外患时,不排除宏观调控有放松的可能性。”李伟奇认为。

  中信证券分析师杨青丽亦认同此观点,“银行股这样大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投资者对宏观经济层面的担忧。”

  杨青丽认为,由于宏观调控和其他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现在应处于长期增长期中的小周期。由于意外的雪灾和美国经济可能衰退的影响,货币政策可能由原来的“前紧后松”变为“前松后紧”甚至可能“不再紧缩”,最悲观的情况(法定存款准备率在年内逐月上调,达到20%)出现的概率已经大大降低,上市银行业绩增长将有可能大幅超越预期。

  “此点应该恰好是买入银行股的时机。”杨青丽认为,“即使在从紧的货币政策环境下,上市银行业绩的增长也是可以预期的。”

  杨青丽认为,适度调控只会导致经济软着陆,在已经适当考虑了紧缩政策(上调4次存款准备金率至15.5%、信贷额度/进度控制等)的影响下,全部上市银行的盈利增长仍有望达到44.52%,而且这个盈利预测具有很高的安全边际。同时,杨青丽预测上市银行2009年业绩增长将达到26.45%。

  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新增贷款达到8036亿元,同比多增2373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超过全年总量调控计划的20%。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74%,分别比去年1月末和12月末高出0.74和0.64个百分点,新增贷款强劲反弹。

  据悉,央行对一季度信贷投放将不再按照之前的季度调控加以限制。2月份新增贷款也高达3000亿元以上(详见本期《央行变调 一季度信贷放开》一文),前两个月的新增贷款已接近35%的季度信贷投放调控目标。

  按照杨青丽的测算,各家上市银行2008年新增贷款增速比上年虽将有所下降,但下滑幅度并不会很大。其中,只有宁波银行增速下滑超过6%,兴业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中国银行等在3%至4%之间,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则低于3%,深发展、北京银行还将分别高于上年0.15、2.14个百分点。

  李伟奇认为,在关注规模增长的时候一定要看生息资产(包括贷款、债券投资、存放央行资产和同业往来资产)增长,如果仅仅关注贷款的增长,有可能会低估上市银行业绩增长的潜力。2007年前10个月,大、中型银行贷款增长分别为10%、20%,规模增速则分别达到20%、36%。预计2008年大型银行和中型银贷款增长将分别达到8%、18%,生息资产增长分别为15%、25%。

  净息差仍在扩大

  在上市银行业绩增长驱动因素中,净息差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对大型银行而言。

  李伟奇认为,影响上市银行净息差的主要因素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上市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和期限;另一方面是利率政策。2007年以来,央行的数次加息均提高了上市银行的存贷差和净息差,其中存贷差累计提高了约为40个基点,净息差提高了约30个基点。

  李伟奇判断,2008年上市银行净息差仍将呈现扩大趋势,一是因为2007年加息的滞后效应,约有30%的贷款需要重新计息,而只有10%的存款需要重新计息,贷款重新计息的比例高于存款,有利于上市银行存贷差的提高;二是由于加息预期,债券收益率和同业收益率依然有提高的趋势。

  按照李伟奇的测算,2008年上市银行净息差扩大幅度最大的为中国银行,达到0.506%,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在0.35%至0.38%之间,其他上市银行净息差扩大幅度则在0.2%至0.3%之间。

  但李伟奇也同时认为,2008年净息差扩大趋势可能减缓。2007年上市银行大幅度压缩贴现,提高中长期贷款比例,贷款收益率提高。而目前贴现占比已经处于较低的水平,上市银行今年通过调整贷款结构提高贷款收益率的空间将低于去年;此外,目前中国仍然处于负利率,不排除不对称加息以及加活期利率的可能,这不利于存贷差的提高。

  同时,在贷款规模严格限制的情况下,银行的贷款定价能力得到了提升,将导致收益率的走高。中国农业银行人士表示,“打折贷款已经基本上没有了,银行议价能力的提高,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信贷规模增速放缓对业绩的负面影响。”

  对于非对称加息,朱琰认为,由于利率政策对银行业有着最直接的影响,管理层在进行调控时应会慎重考虑银行业的利益。即使出于调控通胀预期的需要,非对称加息的可能性存在,在当前经济处于放缓时期和中美利差持续扩大的背景下,央行对定期存款的上调幅度应是适度的,且很可能会相应降低活期存款利率来对冲。

  “出台不利于银行业的利率调整政策的可能性较小,对净息差的负面影响也较小。”朱琰表示。

  因此,央行最可能的调控工具仍将更加集中在运用数量型工具——存款准备金以及发行央行票据,来收紧流动性。朱琰测算,“存款准备金每上调0.5个百分点,对上市银行盈利的影响是-0.6个百分点”。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