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股指期货缓行还是急行:中国金融战略考验(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2日 09:23 中国经营报

  有了股指期货这个“金融核弹”,外资可以更加便捷地剪中国的“羊毛”,这也是外资推动股指期货上马的最根本的原因所在。伴随美国经济的衰退,美国正在通过不断印刷美元来减少次级债的影响,但与此同时,不断涌向市场的美元必须要为其找到一个去向,而金融衍生品无疑成为最好的“罐子”。有一个问题是外资所担忧的那就是他们又必须遵守中国的“游戏规则”,之前很多人对中国证券交易的游戏规则提出很多诟病,但是我个人认为正是这些所谓的“诟病”使得将来在外资推动下产生的股指期货,却不一定成为外资听话的工具,正是这些中国规则的制定,才能让昔日“恶魔”般的股指期货为中国国家建设大业服务。

  当然以上见解全部基于猜测,但是考虑外资在美国纽约、日本、泰国、韩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剪羊毛”行动,以上猜测并非没有事实根据。也正是基于此,我们的高层不可能不了解到这些,我个人认为这也是为什么股指期货迟迟没有推出的最根本的原因。我们不能由于“股指期货”的出身而把它妖魔化,毕竟我们是一个公有制国有化的国家,与资本主义下私有制私有化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我相信不管谁推动中国股指的推出,我们的国家也一定会把它建设成为一个为国家建设发展有益的市场。

  (本文观点属于个人见解,与任何机构无关)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

  金融安全不应成为股指期货裹足不前的理由

  中国股指期货未来是否可能被外资操纵的报道,加之法兴银行事件,使得股指期货这种在全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的金融衍生品在中国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从巴林银行倒闭到法兴银行风波,看上去国际上特大的金融风险事件总离不开股指期货或金融衍生品的身影,但国外金融监管当局从未因噎废食。而反观国内一些人士,总是对于股指期货的推出抱着这样或者那样的担心、忧虑,仿佛尚未餐,已惧噎。

  在欧美成熟金融市场上,机构投资者已经是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国内股指期货的各方面设计也主要是针对机构投资者,而其中外资金融机构必不可少。外资金融机构不但可以增强市场的流动性,而且促进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功不可没!当然,对于外资参与股指期货市场,我们也应进行一定制度上的限制,一套良好的市场运行制度可以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

  应健全外资参与股指期货制度

  目前,外资进入中国金融市场主要有明暗两条路径,一条路径是以QFII身份进入。QFII的投资额度一定要有严格的限制。股指期货的保证金比例为10%,那么为满足QFII的套保需求,QFII的持仓额度应是其所持有现货头寸的10%最多不超过13%到15%,因为这样不仅可以满足QFII套保的需求,又能满足QFII在做反股指期货方向时对追加保证金的需求。台湾地区在引入QFII制度的初期只允许QFII做其现货20%的期货头寸,后来才慢慢放开,现在为其现货头寸的30%。这一方法相当成功,也使得台湾地区的本土期货投资者获得很大的收益。

  而外资的另一条进入途径则是暗度陈仓。对于以这种方式进入的外资,不可否认,我们国家在监管上存在着一定的漏洞,但外资暗流涌动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金融市场已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投资者需要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对外开放。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想必那些游资也会纷纷改头换面以合法身份进入中国的金融市场。因此,监管部门对于国际游资汹涌暗流采取围追堵截的办法收效甚微,不如监控得当、因势利导、为我所用。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