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深圳市统计局长:房地产非深圳GDP支撑产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5日 12:30 深圳商报

  市统计局长解析热点经济数据

  李怀今

  【本报讯】 (记者 李怀今) 近日,深圳市统计局公布了2007年深圳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快报,其中的人均GDP超一万美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一成、商品房销售面积降三成等都是市民关注的热点经济数据。那么,人均GDP为什么要以年平均常住人口为统计依据而不包括流动人口在内?深圳GDP是否是在虚高房价支撑下的GDP?商品房销售面积降三成是否反证了深圳房价的虚高和水分?人均GDP是否与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相协调?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昨天采访了市统计局局长邓平。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是国际国内惯例

  邓平告诉记者,按照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既是国际惯例,又是国家统一的统计口径。所以,市统计局是依法、依统计制度进行统计并公布数据的,是严格按照国家统计口径、统计范围和统计时点进行统计的,人均GDP超一万美元是科学的,真实可信的。

  那么,人均GDP的统计口径为什么不能把流动人口计算在内呢?邓平说,常住人口是指在深圳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的人口,2007年年终时点的常住人口数为861.55万。这些人在深圳基本都是就业人口,是与深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口。但流动人口则包括来深圳旅游、探亲、开会、度假等人口在内,很多是路过人口,有的只在深圳停留一两天时间,如果采用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人口数字来统计人均GDP,显然是不具有科学性的。所以,深圳从2000年以后就一直以常住人口数来统计人均GDP,其他的口径则是没有通过规范制度和健全方法获得的数字。

  房地产业并不是深圳GDP的支撑产业

  据邓平分析,支撑深圳GDP的产业是工业。在2007年深圳三次产业增加值中,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为50.9%,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49%。在第三产业中,仅金融业在整个GDP中所占比重就超过10%,这是深圳市委、市政府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的结果,使包括金融业在内的高端服务业在GDP的比重中有大幅上升。而房地产业所占比重在2006年和2007年已经连续两年低于10%。这充分说明,在第三产业中,房地产业已经不是主导产业,对GDP的增长也起不到决定性作用。

  此外,2007年我市商品房销售面积的下降固然与房价有一定关系,但同时也与土地供应面积的减少、房地产投资的下降、商品房竣工面积的减少是密切相关的,将这些因素割裂开来,单由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来证明深圳房价虚高和含有水分显然是不尽科学的。

  政府正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说到人均GDP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否协调增长这一问题,邓平坦承,在过去的5年,深圳GDP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岗职工人均工资水平这两个指标的增长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位是靠后的,这说明经济的高速增长还没有完全惠及百姓。

  尽管与2006年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相比,2007年这一指标的增长率达到了10.2%,但与其他大中城市相比仍存在差距。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正在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要求,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切实让市民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