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保险行业:对近期保险股市场表现的点评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1日 13:50 顶点财经

  中投证券 许守德

  对近期保险股市场表现的点评

  2008年1月21日以来,国内保险股大幅跳水。截至1月28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三只保险股的累计跌幅分别高达-26%、-28%和-18%,其间,中国平安共经历3个跌停,中国人寿和中国太保分别经历2个和1个跌停。保险股市场表现极为惨烈。

  关于保险股本轮大幅跳水的原因,各方众说纷纭。大家提到的原因较多,大致如下:平安增发事件引发不信任危机、2008年牛市行情难持续、新股申购方式改革不利于机构投资者、保险业务增长缓慢等。与市场普遍观点不同,我们认为,保险行业的基本面并无恶化,从某些意义上来说,各券商分析师估值假设仍然保守;真正导致股价屡受重创的原因应是非流通股解禁。

  2008年是保险股的解禁年。1月9日,中国人寿解禁6亿股,占原来流通股数量的67%;3月3日,中国平安预计解禁31.2亿股左右,约占现有流通股数量的3.9倍;中国太保预计在3月25日解禁3亿股,占现有流通股数量的43%。三只保险股解禁规模十分庞大,而市场的担忧实际上早有表现。从去年12月至今年1月中旬,上证指数从4871点涨至5443点,涨幅11.7%;但同期保险股的表现却明显落后于大盘,中国人寿上涨4.5%,中国平安不涨反跌。如果说,平安增发事件发生之前,市场对保险股解禁仅仅是担忧的话,那么在此之后,由于各种不确定性的增加,市场的担忧瞬间转化为恐慌,从而导致保险股价屡受重创。这正是我们对近期保险股市场表现的判断。

  经过深入分析,我们认为,券商分析师过去对保险股进行估值的假设并不是过于乐观,反而相对保守,主要基于以下判断:

  首先,行业高速成长的格局并未改变。关于行业成长性方面,大家可能比较担心的是,2007年,中国人寿作为行业龙头,其保费增长率仅6.9%;对此,我们的观点是,行业的成长不仅要看保费的增长,更要看一年新业务价值的增长。单就中国人寿而言,其业务结构十分优良,在个险业务比重逐年上升的背景下,其价值的高增长还是可以期待的。对于行业长期景气度的判断,建议投资者注意一个细节,即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保险业“国十条”明确规定“将保险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这可以说是“从娃娃抓起”的保险版。我们的看法是,保险业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

  其次,歧视性的估值标准仍然存在,未来估值有较大的提升可能。国内分析师在对保险股进行估值时,一般使用10-11%的贴现率假设,而国外市场同类的贴现率假设却仅为8%。随着A股市场的投资机会收窄,以及A股与国外股市共进退的特征日益显著,歧视性的估值标准将被摒弃,国内保险股按8%的贴现率来估值将更为合理。根据我们敏感性测试的结果,对于保险股来说,贴现率每降低0.5%,估值将会提高18%。

  再次,资本市场波动对保险估值造成的影响有限。我们的理由是,分析师的投资收益率假设本就没有随市场做较大的改变,比如,2007年各保险公司预计投资收益率大致在11%左右(不包括浮盈),但分析师估值时的假设仍然仅为7-8%之间。而对照国外市场,这个假设并不算过于乐观。如1975至1992年,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和瑞士等国家的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合计分别为14.44%、8.48%、8.72%、13.01%、13.29%和11.55%。此外,当前各保险公司的浮盈资产颇为丰厚,预计未来将会逐步释放,从而提高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从已公开的数据来看,2003年至2007年3季度,中国人寿累计浮盈441.47亿元,中国平安累计浮盈198.45亿元,若粗略按7000亿元和4000亿元的投资资产估计,其未实现的投资收益率分别为6%和5%。

  最后,高退保率的条件下,保险行业有较大的改进空间。2007年1-3季度,中国人寿保险业务收入1586.45亿元,退保金支出339.53亿元,退保率高达21.4%;平安寿险的退保率相对较低,但同期也达16.3%。

  相比之下,国外居民的保险意识较高,退保率远远低于国内的平均水平,如美国寿险退保率一般在2%左右。我们认为,国内寿险市场存在高退保率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宣传不到位。随着体育营销及电视广告越来越受到保险公司的重视,未来高退保的现象将得到明显的改善。而根据测算,退保率每下降10%的幅度,保险估值将会提高8%。

  投资建议。从估值来看,中国人寿6-12个月的目标价为83.3元,中国太保的短期合理价为52.8元。这在我们先前的报告中已有论述,篇幅所限,这里不再赘述。从市场表现来看,我们判断,未来保险股价的走势将由解禁股股东与市场其他投资者的博弈结果而定。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具体建议如下:中国人寿维持强烈推荐;中国太保由于前期股价已有大幅下降,现调高其评级,由中性调高至强烈推荐。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