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医药业的三大推动力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1日 13:40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人均GDP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政府加大医疗支出力度,国际医药巨头产能和部分研发能力的转移,这都将大大推动中国医药行业的崛起 - 杜劲松/文 中国医药行业和亚洲地区一样,是一个即将兴起的朝阳产业。放眼亚洲地区,医疗产业兴起的动力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亚洲国家的人口平均年龄逐渐增大,同时伴随着收入的提高,这将是亚洲主要国家医疗保健开支上升的主要驱动力。 其次,和旅游产业兴起一样,和旅游相结合的疗养在亚洲也越来越受到欢迎,这也刺激了亚洲私人医疗行业的兴起。 第三,很多发达国家制药企业通过外包和设厂的形式,逐渐将制药转移到亚洲国家来,这将推动亚洲医药产业的整体提升。政府助推医疗行业兴起 相比其他亚洲国家,当前中国的医疗保健体系亟待改革。根据中国卫生部提供的数据,48.9%的中国人生病不去医院;而这部分人群中的29.6%更是讳忌弃医。 有鉴于此,我们认为中国政府有必要加大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开支力度;我们也预计,中国政府支出中,医疗保健占GDP的比重将从当前的5%提升到2015年的10%(见图)。 中国之所以应该加大政府支出,不妨先来看看谁在为医疗保健埋单。 在中国国民医疗总支出中,政府支出是其中一部分。但和20年前相比,目前政府支出在国民医疗总支出的占比不仅没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在1985年,中国当时实行公费医疗制度,政府支付占国民医疗总支出的39%,到2000年这个比例下降到15.5%,然后这一比例一直没有多大改变。从2006年的国民医疗支出构成来看,政府占18%,雇主和保险公司占30%,其余52%则是个人自理。 国民医疗总支出都用到了什么地方呢?医院诊疗和住院费用占去了医疗总支出的55%,药物支出占43%。中国上门医疗服务只占国民医疗总开支支出的1%。这显示中国上门医疗服务行业非常的不发达。 根据我们掌握的数据,2006年,中国医疗机构大约有308969家,病床有350万张。医疗机构数目和1950年的9000家相比,可谓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如果考虑到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中国医疗队伍就显得还非常落后。比如,中国目前平均每1000人拥有的病床数只有2.72张;这只能和泰国、埃及和尼日利亚处在同一水平之上,列于世界最低水平。 再仔细看看中国医疗机构布局,就更不合理了。中国医疗机构可分成以下几个层次:首先是大型医院,这也是中国医疗体系的主干。中国的大型医院能够提供全套的医疗服务,医疗设备也比较先进。中国每个县城以及以上行政级别的城市至少拥有一家大型医院。除此以外,中国一些医学院和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也有着毫不逊色的医疗水平和医疗设备。 其次是特种医院,这类医院通常都专注于治疗某种顽疾,比如癌症。 第三是企业附属医院。中国超过5000名员工的国有企业,往往都设有附属医院;一些处于郊区、员工在3000名员工的国有企业,通常也会设有附属医院。现在中国企业的附属医院普遍都对外开放,向大众提供医疗服务。 最后是中医院,他们往往能采用传统的中医疗法,通常还会有中医和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技术。 中国医疗设施的分布,在城市和农村之间非常不均衡。尽管最近几年,中国城市和农村的医疗机构和病床数的布局有了很大改观,但现在农村每1000人所拥有的病床数还是比城市少40%。 除去上述国有和集体医疗机构之外,还需要分析一下中国方兴未艾的私营医院。中国私营医院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私营大医院。中国卫生部2003年11月放宽了医疗机构的管制,一些中小型国有医院和企业附属医院逐渐推行所有制改革,变成私营医院。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大型国有医院是不可能“置换身份”的,现在医疗条件最好的私营医院是那些企业或者地方政府拥有的医院。 其次是私营特种医院。中国私营医疗机构刚刚起步,私营特种医院也主要是由私营诊所或公有医院的某些部门独立演变而来,也专注于治疗某种特殊疾病。 最后是外资医院。他们通常都是和国内大型医院合作成立的。外资医院的最初服务对象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大陆的高级员工,以及他们的家人,现在也把富有起来的中国人作为服务对象。制药产业的外来机会 比较而言,中国医疗体系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是制药产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近年来的疯狂发展,中国药物出口已经可以与印度媲美。事实上,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医药活性成份(active pharmaceutical??ingredients ,APIs)产地。我们由此可以看到中国药业出口的巨大潜力,尤其是成品药出口。 最近几年来,跨国制药公司将降低生产成本作为追求的一大目标。在过去几十年中,印度就从国际制药集团完全掌控之下,逐渐成长为药业出口的大国。根据贝恩咨询最近的一项调查,国际制药巨头在被问及“哪里最适合建设低成本的生产基地”之时,90%都选择中国。这项调查的对象都是美国、欧洲和亚洲制药企业拥有发言权的重要人士。 其实,国际制药企业将中国作为外包基地已在进行中。2006年10月,国际制药巨头辉瑞就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之后,大批国际制药巨头纷纷将中国作为生产基地,来供应中国和国际市场。 除此以外,更多的国际大制药公司选择和中国企业合作,进行医药开发和生产。 国际制药公司的上述行动带来中国制药业的迅速发展。2006年,中国原料药出口额达到38亿美元,同比增加16%;中国同年还出口8.61亿美元的成品药和9.12亿美元的生物药,同比分别增长36%和31%。 中国已经是世界制药业的头号重镇。医药业权威组织,位于意大利的Chemical Pharmaceutical Generic Association(简称CPA)公布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药业销售额达到44亿美元,占全世界总销售额的14.2%;紧随其后的意大利、印度和西班牙,其份额分别是10.3%、6.5%和3.3%。 CPA同时预计,全球API市场从2005年到2010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8.2%,中国同期增长将达到17.2%。因此,中国2010年的销售额将占全球总量的21.5%。2010年,全球API市场销售额预计为460亿美元。 中国政府只要对国际制药巨头在中国制药给予支持,并完成好质量监控和技术保护的相关事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制药业和药物出口都会出现巨大增长。 中国政府过去数年逐渐放松了对外资和药出口的限制,这推动了中国药业的迅猛发展,也使得制药行业的不合理现象有所缓解。升级换代带来设备行业增长 相比制药业迅速成长,中国医疗设备行业还稍显稚嫩。截至目前,中国许多医疗设备企业还只能制造简单的、低科技含量的产品。即使一些中国企业制造高科技医疗设备已有所突破,但生产所必需的零部件还很多依赖进口。 总的来说,中国医疗设备行业的起点还非常之低。1950年,年生产总值只有26万美元(按当前汇率水平折算)的中国医疗设备行业,2005年已经飙升到30亿美元。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医疗设备生产的相关企业有10000家,其中3000家完全专注于医疗设备生产。这些公司大都分布在东部和南部省份。 从全球医疗设备生产总值的数据来看,美国、欧洲和日本分别占42%、30%和14%,中国只占2%(如图5-30)。因此,中国医疗设备的国内潜在需求远远大于国内供给。在中国医药设备市场中,大名鼎鼎的强生和通用电气等国际巨头,依然主导着中国医疗设备供应市场,尤其是高端和高附加值的医疗设备产品。 需要指出的是,在过去几年里,中国一些海归精英回国创立医疗设备制造公司,中国医疗设备行业也有了很大的突破,而且也有中国专利技术。 我乐观地认为,中国未来医疗设备行业大有崛起之势,主要理由有二:(1)中国医疗机构迎来了新一轮的医疗设备更新周期,中国政府医疗开支同时也在加大;(2)中国政府希望中国企业能够崛起于本土市场,这当然也包括中国医疗设备制造企业。 来自专业机构调研结果显示,中国60%以上“现役”医疗设备是在15年前采购的。这很大程度上在于早期中央政府为了减轻负担,把医疗系统补贴的重责推给了地方政府,或者政府干脆不给医院提供补贴。身处沿海发达城市的大医院,还能够自费进行医疗设备采购;但对处于西北等贫穷省份的医院,就根本没有预算来更新医疗设备。 目前全国医疗设施日益恶化,同时中国政府财政实力大大提高,政府理所当然,也能够加大医疗设备采购支出,尤其是向农村医院提供所需的医疗设备。 此次由中国政府推动的医疗设备更新换代,将给中国医疗设备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我初步估计,从2007年到2010年四年间,中国医疗设备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0%。哪些企业受益 中国政府从2003年爆发的“非典”中,看到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性,并且承诺将对医疗行业给予支持。随着中国政府的关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给出了大量的医疗设备订单。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医疗设备生产企业将是中国政策转变的首批受益者。 与此同时,国际制药巨头在中国当地的外包业务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个高潮。由于中国医疗队伍的水平不错,技术工人也大量而廉价,外国制药企业近年来也逐步将研发业务外包到中国。 中国医药行业企业正在开启中国A股上市融资,继续做大的进程,其中还有许多企业远隔重洋,到美国上市融资。目前全球各个市场共有174只中国医疗行业股票,但中国医疗行业规模还是很小,总市值也只有大约1000亿美元。 仔细分解一下中国上市公司股票,一个发现是中国医疗体系中制药行业最接近资本市场。按照2008年1月7日的收盘价计算,中国上市制药公司市值占医疗行业总市值的86%,其次是医疗设备企业,占10%,最后才是医疗服务提供企业(比如医院),只占4%。 (作者为瑞士信贷医药行业分析师,本刊记者齐忠恒/译) 订《证券市场周刊》分享高端投资智慧 邮局订阅:8折 即392元 发行部订阅:7折 即343元联系电话:85650313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