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电力行业:期待煤电联动关注重组与成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1日 12:40 顶点财经

  光大证券 崔玉芹

  ◆电力行业景气回暖尚未来临:

  由于宏观调控、节能减排的影响,2008年中国经济增速将比2007年有所放缓,特别是传统的四大用电行业。我们预计2008年全国用电增速将回落至13.65%。同时,新增装机容量在2007年的大量投产,使得2008年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继续回落约1个百分点。预计2009年全国电力设备利用小时全面回升。

  ◆煤价上涨侵蚀电力行业利润:

  由于煤炭供需关系偏紧,预计2008年全年煤价将保持坚挺,我们预计全年的平均涨幅在10%~15%之间,煤价的上涨侵蚀了电力行业利润。2007年11月,火电行业的毛利率已滑落至16.4%,比去年同期下降4个百分点,行业利润已出现负增长。

  预计2008年火电行业的毛利率在煤电联动之前将继续下滑。

  ◆期待第三次煤电联动:

  2007年煤炭价格上涨幅度达到煤电联动的条件,但CPI指数高企,以及电力行业利润大幅增长,使得2007年未实施煤电联动。我们认为2008年实施第三次煤电联动的可能性很大,一方面是我们相信宏观调控之后CPI指数将会回落,另一方面是因为电力行业的利润大幅下滑。但考虑到奥运因素的影响,我们预计时间可能在第三季度,调整幅度可能在5%~8%,基本可抵消2008年度煤价上涨的不利影响。

  ◆资产注入仍是市场热点:

  我们认为2008年市场的热点将仍然是资产注入。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电力公司的资产注入有望加快进程。由于电力公司多是“小公司、大集团”,资产注入将提升上市公司的业绩。在资产注入主题下,我们看好长江电力国电电力国投电力华电国际等具有明确预期的公司,同时我们认为地方电力企业也将展开资产注入,建议关注粤电力、豫能控股等公司。

  ◆给予行业“中性”评级:

  基于发电小时尚未全面回升、煤价大幅上涨,以及煤电联动的不确定性,我们给予电力行业“中性”评级。建议投资资产注入预期明确且在上半年具有注入可能性的公司:长江电力以及高成长的公司:宝新能源金山股份

  全国电力形势分析与预测

  2007年回顾:全国用电需求超预期用电结构重型化加剧

  2007年1-11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同比增长14.9%,高于2006年全社会用电量增幅14%,接近于前期高点——2003年的15.29%。

  从月度数据来看,今年全社会用电增速呈现“前高后低”走势。不考虑1-2月份,5月份是全年的最高点,1-5月份全社会用电累计增速达到15.83%。下半年,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全社会用电增速逐步下滑。预计全年全社会用电增速在14.9%左右。

  2008年全国用电需求预测:增速将稍有回落

  从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随着中国城镇化、工业化较高的发展,中国人均用电量将快速提高,全社会用电需求将在中长期内保持较高增速。

  但是,从短期来看,我们认为2008年难以维持2007年的高速度,全国用电增速将在2008年稍有回落。

  宏观调控显现成效,GDP增速回落。2007年前三季度,GDP增长11.5%,CPI指数达到6.5%,“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任务。为此,国家将加大调控力度防止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尤其力防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等重工业行业投资反弹,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尤其是重工业投资增幅将呈回落态势。

  节能减排政策强化,产业结构优化,降低能耗。中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的约束性指标。2006年当年中国万元GDP能源消耗同比下降1.23%,未完成年初预定的下降4%左右的节能目标。2007年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左右,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因而,2008年国家将继续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节能减排;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的力度不会减弱,钢铁制品和其它“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量有望继续下降。

  综合考虑以上各因素,预计国民经济仍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增幅略有回落。

  我们采用分行业用电需求来预测2008年全国用电需求。根据光大证券研究所预测,主要的耗电行业情况如下:

  钢铁:由于受到宏观调控影响,以及国家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政策的影响(继2007年4月国家下调钢材出口退税后,2008年1月1日起将提高部分钢铁产品的出口关税),预计2008年粗钢、钢材产量增速分别为12%-13%、17%~18%,增速下降约5个百分点,而2009年、2010年粗钢和钢材将维持增速约为10%和15%。

  07年新机组投产再创新高增速逐年回落

  2006年,我国新增装机容量10481万千瓦,增长20.3%。2006年是我国新增装机容量同比最高的年份。

  我们预计,2007年~2010年我国每年将新投产装机容量11500万千瓦、9500万千瓦、8500万千瓦、8000万千瓦,同时每年将关停小火电机组1000~1500万千瓦,每年净增装机容量16.1%、11.5%、9.3%和8.0%。

  2007年新机组投产容量超越2006年,但发电设备增长速度逐步回落已成定局。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实行电力项目核准制,发改委对电力项目的核准进度的调控以及各地关停小火电的进度将影响装机容量的实际增长率。

  煤价vs电价

  煤价走势回顾及预测

  2007年,我国煤炭价格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走势。特别是10月份以来,坑口煤价、港口煤价和消费地煤价均出现节节走高的态势。截至2007年12月10日,大同坑口动力煤价(6000大卡)达到290元/吨(不含税),比去年同期上涨了36元,涨幅为14.17%;秦皇岛动力煤价格(6000大卡,车板价)为520元,比上年同期上涨60元/吨,幅度为13%。

  近日,2008年煤炭产运需衔接会结束,2008年全国重点合同电煤上涨幅度大多在30-40元/吨左右,涨幅在10%左右。同时,煤炭企业还要求削减重点合同煤的数量。

  我们认为在未来几年内,煤炭价格都将维持震荡上行的走势。主要原因如下:

  供求关系是决定商品价格的最重要因素。煤炭产量增速持续低于煤炭需求增速是最近几年煤炭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

  根据光大证券研究所预计,未来三年煤炭行业平均投放的产能最多在2.5亿吨/年左右,2008年的新增产能投放规模为2.2~2.5亿吨左右,增速为8%~10%。而且,由于受到产业政策(包括矿区规划、采矿权和探矿权改革、行业整合等)影响,产能投放速度可能低于预期,而煤炭需求仍然旺盛,使得煤炭价格保持坚挺。

  国家支持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2008年煤炭产运需衔接会上,发改委提出“加快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反映政府支持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

  煤炭成本上涨。近年来,我国逐步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增收有关资源、安全、环保等煤炭成本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两费一金”的征收、资源税由目前的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等都将加大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这些都将进一步推高煤炭的生产成本,而煤炭供求关系的偏紧使得煤炭行业能够向下转移成本。

  煤炭行业整合,提升行业集中度。近几年来,煤矿安全事故不断,国家加大对煤矿的整顿关闭,并取得阶段性的成绩——三年来全国已经公告关闭煤矿11618处,到11月底已经关闭10412处矿井。煤炭行业的集中度提高,一方面有利于调控煤炭产能的释放,另一方也提升了煤炭行业对煤炭价格的话语权,使得煤炭行业向下转移成本的能力增强。

  我们预测2008年全年煤炭价格的平均涨幅将在10%~15%之间,2009~2010年继续保持坚挺。

  煤价上涨侵蚀火电行业利润

  煤炭价格的继续上涨使电力行业的盈利能力迅速恶化,根据wind统计,2007年1-11月份,火电行业的毛利率为16.4%,比去年同期下降4.14个百分点。

  电力行业的利润增幅已低于煤炭行业。根据wind统计,2007年1-11月份,电力行业利润总额为1661.27亿元,同比增长39%,增幅低于煤炭行业的利润增幅(49%),其中火电行业利润总额为649.56亿元,同比增长仅13.51%,而8-11月利润总额为185.8亿元,同比下降12.79%。

  期待第三次煤电联动

  为缓解煤炭价格上涨对电力企业的压力,2005年12月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意见》,规定:在一个周期(6个月)内煤炭价格上涨幅度达到5%,即可进行联动。同时规定在煤电价格联动时,煤价上涨的30%部分将由电力企业自行消化。

  我国已两次实施煤电联动:

  第一次煤电联动在2005年5月1日,第一次煤电联动,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提高2.52分/千瓦时。

  2006年6月30日,第二次煤电联动,全国上网电价平均上调1.174分/千瓦时,而销售电价平均提高2.494分/千瓦时。

  两次煤电联动,极大地缓解了电力行业因煤炭价格而导致的利润下滑。

  但不可否认,电力行业的盈利能力已大不如前,毛利率已从2003年的21%~23%下降到2007年11月份的16.4%。

  图19:电力行业毛利率(2003-2007.11)

  煤电联动机制是一种过渡办法,在电力实现“竞价上网”之前能够较好地解决“市场煤”与“计划电”之间矛盾的权宜之计。

  2007年,由于CPI指数高居不下,期待中的第三次煤电联动没有如期而来,仅有局部电价调整:

  2007年9月,发改委将山西、内蒙古新投产电厂送京津唐电网上网电价分别调整为每千瓦时0.298元和0.297元。

  2007年10月,发改委将蒙东地区新建电厂(不包括呼伦贝尔电基地试点360万千瓦项目)送辽宁省电量的落地电价确定为每千瓦时0.320元;发电企业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30元;将黑龙江省送辽宁省电量的落地电价每千瓦时提高0.5分钱。

  我们预计在近期内仍没有进行第三次煤电联动的可能。在2007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政府提出2008年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根据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能源价格与物价变动有明显的关联作用。对价格影响最大的是电力,1%的电力价格上涨将引起物价总水平0.089%的上涨。因此,我们认为在CPI指数出现明显回落前,政府调整电价的可能性不大。

  另外,我们认为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也会导致电价调整推迟。中国政府对奥运会的高度重视,使得我们认为政府更倾向于在奥运会之前保持物价的稳定。

  总体上,我们依然认为2008年实施第三次煤电联动的可能性很大。我们相信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物价将会逐步回落;而电力企业利润的大幅下滑使阻碍煤电联动的另一因素,即电力企业获得高额利润不复存在。我们认为电价调整可能的时间是2008年第三季度,平均电价调整幅度接近于上两次的调价幅度,即5%~8%(0.018元/千瓦时~0.0288元/千瓦时)之间。

  电价、煤价的敏感性分析

  电价、煤价和发电小时是影响火电行业的三大因素。根据我们的测算,火电行业对电价、煤价和发电设备利用小时的敏感性如下:

  电价上涨1%,将使行业利润总额增加10.87%

  煤价上涨1%,将使行业利润总额减少5.87%

  发电小时增加1%,将使行业利润总额增加4.73%由于这几个因素是共同作用的,我们在假设明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不变的情况下,对火电行业利润总额的影响作敏感性分析,如下:

  根据计算,在明年煤耗不变的情况下,电价上涨5.4%(即1.94分/千瓦时)即可抵消煤价上涨10%的影响。

  若明年煤耗下降3%,电价上涨3.6%(即1.30分/千瓦时)即可抵消煤价上涨10%的影响。

  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压力,我们认为电价调整的幅度会在5%~8%之间,即全国平均上网电价上调1.8分/千瓦时~2.88分/千瓦时,电价调整后电力行业的盈利能力得以恢复。

  产业政策引发行业发生变革

  中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的约束性指标。2006年当年中国万元GDP能源消耗同比下降1.23%,未完成年初预定的下降4%左右的节能目标。2007年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左右,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出现近年来首次下降,降幅分别为1.8%和0.28%。2008年,国家将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推进节能减排。

  从电力行业来看,节能减排的措施主要有:上大压小和实施节能发电调度试点。

  “上大压小”

  根据计划,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关停小燃煤机组5000万千瓦,燃油机组700万千瓦。

  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加强小火电机组的上网电价管理,要求各地尽快将所有燃煤(油)

  小火电机组上网电价降到不高于本地区标杆上网电价,并逐步实现同网同价。目前,国家发改委已发布三批小火电降价方案。

  新建项目审批与小火电关停挂钩。企业建设单机30万千瓦、60万千瓦、100万千瓦,替代关停机组的容量达到80%、70%、60%的项目,可直接纳入国家电力发展规划,优先安排建设。

  2007年,全国共关停小机组553台,合计1438万千瓦,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关停任务。

  “上大压小”有助于提升火电行业的盈利能力,一方面以高效环保的新机组取代高能耗高污染的小机组,使得全国供电煤耗水平大大降低,减轻煤价上涨对火电行业的压力;另一方面通过上大压小,电力行业可实现分流人员、消化历史包袱。

  降低能耗。单机容量为100万千瓦的超超临界机组的供电煤耗约为290-300克/千瓦时,比60万千瓦超机组能耗下降15.3%,比30万千瓦机组能耗下降18.7%。而且,由于技术的进步,60万千瓦的超超临界机组出现,其设计供电煤耗达到290多克,接近单机100万千瓦的机组。

  图23:不同单机容量火电机组的煤耗和厂用电率比较

  (2)有调节能力的可再生能源及垃圾发电机组,包括有调节库容的水电机组、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发电机组。

  (3)核能发电机组。

  (4)“以热定电”方式运行的燃煤热电联产机组,除垃圾和生物质能发电外的资源综合利用发电机组。

  (5)天然气、煤气化发电机组。

  (6)其他燃煤机组,包括未带热负荷的热电联产机组。

  (7)燃油发电机组。

  2008年节能发电调度办法将在广东、贵州、四川、江苏、河南试点。

  《节能发电调度办法》将引发电力行业的变革。节能发电调度办法将打破传统的平均主义,使得高效、节能、环保机组的优越性能够体现出来,而高能耗、高污染的小机组将被淘汰。

  实行节能发电调度,意味着“两高”的小火电机组将因无法入围“发电排序表”而面临无电可发的生存危机,最终被淘汰出局。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在总装机容量中只占很小一部分,因此,高效、环保的大火电机组客观上成为节能发电调度的最大受益者。

  其他政策的影响新

  《企业所得税》对电力公司影响不一

  2008年,中国将实现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

  所得税并轨对电力上市公司的影响不一。从电力公司来看,部分公司享受税收优惠,但原因不同:

  (1)外商投资企业。根据原所得税法规定,从事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的生产型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可减按15%的所得税率缴纳所得税。涉及的电力公司主要是华能国际、国投电力。

  (2)区域优惠:主要指设立在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享受的税收优惠。

  涉及公司:深圳能源、国电电力、申能股份等。

  (3)西部大开发政策。根据规定,设立在西部地区从事鼓励类的内外资企业在2001-2010年期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其中,新办电力企业可享受“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涉及的电力上市公司主要有:国投电力、国电电力、华电国际等。

  (4)其他优惠。涉及的公司主要有宝新能源,享受技术改造国产设备增值税抵免企业所得税政策。

  根据新《所得税法》及《实施细则》,以及《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的通知》等相关法律法规,要点如下:

  (1)电力行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行业,将继续享受税收优惠,主要是新办项目将享受“三免三减半”的所得税优惠。

  (2)设立在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的电力企业(包括内、外资电力企业)的所得税率将逐步过渡到25%。但原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五免五减半”等定期减免税优惠的企业,继续按原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及相关文件规定的优惠办法及年限享受至期满为止。

  (3)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继续执行。

  图26:主要公司的实际税率(2007年1-9月)

  2008年资产注入方兴未艾

  2007年,中国证券市场上资产重组进行得轰轰烈烈,并引发了波澜壮阔的行情。电力行业进行了一系列的资产重组(如表5),预计2008年电力行业的资产重组将继续推进。

  2008年国资委将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国资委多次重申鼓励支持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要实现整体上市,不具备条件的企业逐步要把优良主营业务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电力行业是国有资本占主导的行业,在政府的推动下将继续进行资产注入。

  整体上市是解决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电力公司基本上都是部分上市,上市公司和母公司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整体上市可以解决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的问题。

  电力行业筹集资金的需求。电力是一个资本密集型产业,电力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电力集团整体上市后有利于筹集资金,在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发展壮大。

  2007年“920”项目处置后,困扰部分电力上市公司的股权问题得以解决,使其控股股东有动力扶持旗下上市公司。

  “大集团、小公司”,后续仍有注入空间。由于历史原因,五大发电集团基本都是部分资产上市,在上市公司之外还有大量的资产,其中部分为低效资产,盈利能力低于上市公司。但五大集团通过“上大压小”、分流人员等措施,资产质量在迅速改善中。

  除此以外,长江电力和国投电力的资产注入也值得期待。

  长江电力:三峡电站26台机组将于2008年全部投产,使得三峡电站具备整体注入上市公司的条件。长江电力在上市之初“以每年2~3台的速度收购三峡电站”的承诺,或可在国资委力推央企整体上市的背景下加快进度。长江电力目前的装机容量为831.5万千瓦,在上市公司以外还有1260万千瓦机组(不考虑地下电站),是上市公司的1.5倍,无论是分步注入或一次注入,公司都有望受益于资产注入。

  国投电力:作为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电力业务的资本运作平台,国开投承诺将通过资产注入实现公司业绩稳定持续的增长。目前,国投电力权益316万千瓦,国开投公司拥有权益装机容量约600万千瓦,是上市公司的2倍,并且其中包括二滩水电、大朝山水电等优质资产。国投电力资产预期注入明确,预计下一步注入的电力资产将是公司受托管理的资产。

  2008年成长股风光依旧

  成长是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2007年,新兴的发电商,如宝新能源和金山股份因其高速的成长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由于两公司均处于高速成长期,我们相信2008年他们将继续演绎成长的故事。

  宝新能源:公司原有2台13.5万千瓦煤矸石发电机组,荷树园二期2*30万千瓦机组将分别于2008年4月份、8月份投产,使得公司2008年、2009年的加权装机容量分别增长111%和53%,并带来业绩的同步增长。

  金山股份:公司现有权益容量63.03万千瓦,2006~2009年,公司的权益装机容量增长率分别为85%、32%、30%和41%,年复合增长率为34%;新项目的陆续投产使公司自2007年开始进入高速的成长期。未来,公司将有南票劣质煤发电二期、白音华电厂一期、沈阳金山热电、丹东金山热电项目等保证公司未来的成长。

  2008年投资策略

  我们对2008年电力行业的评级为“中性”,主要原因如下:

  发电小时尚未全面回暖。由于2007年新投产装机容量超预期,而宏观调控、节能减排将导致重工业增速放缓,使得用电需求比2007年有所回落。我们预期2008年全国用电需求增长约13.65%,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继续下滑约1%。

  煤电联动难以很快出台。2008年,煤炭价格预计上涨10%以上,但由于CPI指数居高不下,抑制通货膨胀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以及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使得政府在上半年调整电价的可能性不大。

  煤价上涨侵蚀了火电行业的盈利能力。我们预计电价可能在第三季度调整,而后电力行业盈利能力得以恢复。

  2008年我们关注的投资主题依然是资产注入和高速成长。在资产注入和整体上市的主题下,我们关注的公司主要是:长江电力、国电电力、国投电力;同时,我们也继续关注快速增长的宝新能源和金山股份。

  重点公司分析

  长江电力:资产注入预期明确

  投资评级:增持推荐理由:

  资产注入推动业绩持续增长。公司现有葛洲坝电站和三峡电站8台机组,装机容量831.5万千瓦;三峡电站另有18台70万千瓦机组以及地下电站6台机组,可逐步注入上市公司,带来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

  战略投资火电企业,平滑自然因素影响。公司是国内水电龙头,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业绩有一定的波动。公司战略投资受电区域的火电企业(包括广州控股上海电力、湖北能源、安徽能源等),平滑自然因素影响。

  财务投资收益丰厚,为投资者带来额外回报。公司的现金流充裕,为充分利用资金,公司投资了建设银行、中国国航工商银行云南铜业交通银行等股权,目前帐面收益丰厚,若公司对其部分或全部兑现,将为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

  整体上市存在可能。在国资委不断力推国有企业集团整体上市的背景下,我们认为三峡总公司是最具备整体上市条件的电力央企。一方面,2008年三峡电站26台机组将全部投产发电,整体上市可减少上市公司与集团公司之间的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另一方面,从资产质量来说,三峡总公司的电力资产最优、历史负担轻。若三峡电站整体置入上市公司,将为投资者带来额外收益。粗略估算,三峡电站整体注入后,公司的EBIT增加147%。

  水电资源优势凸现。公司是国内的水电龙头,在“节能减排”的背景下,以及煤炭资源不断上涨的趋势下,水电作为一种资源的优势越来越得到重视。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测公司2007~2009年的EPS分别为0.60元、0.68元和0.69元,按2009年35倍PE计算,合理目标价为24元。

  宝新能源:多重优势集于一身

  投资评级:买入

  推荐理由:

  政策优势:公司主营煤矸石发电,属于政策支持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可享受高电价、优先上网等优惠政策。

  区位优势:公司位于广东地区,广东地区持续的经济增长带动电力需求稳定增长,而且广东地区燃煤、燃油小机组较多,在“十一五”期间,广东省将关停小机组966万千瓦的小机组,使得全省的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处于较高水平。

  制度优势:公司是民营电力公司,而且是第一家实施股权激励的电力企业,管理层和股东利益高度一致,将使得管理层能够尽心尽力为股东服务。

  高成长:荷树园电厂二期2台30万千瓦机组将于2008年4月、8月投产,带来公司08、09年业绩增长55%和48%的增长。荷树园电厂三期2*30万千瓦机组将成为公司未来的利润增长点。

  财务投资为公司业绩锦上添花:公司持有云南铜业2000万股(成本为9.50元/股)、航天电器200万股(投资成本为20.6元/股),以及长城证券3500万股(价格为6元/股)。目前,公司的财务投资帐面收益达到10.2亿元,折合每股1.35元。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测公司2007~2009年的EPS分别为0.51元、0.79元和1.09元,合理目标价为33元。

  金山股份:高速成长的民营电力

  公司投资评级:买入

  推荐理由:

  差异化战略:公司采取差异化战略发展,即以“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热电联产”和“煤电联营”+“坑口电厂”为导向,不同于一般电力公司以“高效节能的大机组”为发展方向,均为政策支持的发展方向,享受优惠政策。

  项目盈利能力强:公司具有较强的项目选择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使得项目的盈利能力强。2007年1-9月,公司的毛利率为33%,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6.87%)。

  正处于高速成长期:公司项目自2006年起开始陆续投产,使得公司自2007年开始进入业绩的释放期。2007~2009年,公司的净利润将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2%、63%和43%,复合年增长率达到68%。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测公司2007~2009年的EPS分别为0.39元、0.63元和0.90元,目标价27元。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