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医药行业:坚持需求释放和产业集中主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5日 14:24 顶点财经

  中投证券 周锐

  投资要点:

  医药行业在2008年将具有很好的投资机遇,医改是产生行业机会的主要推动因素,其效应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来自于需求释放拉动的药品消费的增长,二是来自于产业集中带来的强者恒强。

  在医改进程中,全民医保的建立将释放由于经济困难造成的需求压抑,我们预计06-10年的药品消费增速将达到21%;社区和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将改变药品消费终端结构,促进产业集中;

  在需求释放的过程中,医保的大病统筹政策,资金支出流向和具体公司增长情况都明确表明了大病重病用药(主要为新特药)首先受益、其次是慢性病用药,最后才是一般疾病用药受益(主要是普药),这与目前市场上的普遍判断不同;

  医药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都存在集中度增加的趋势,环保门槛提高促进了原料药领域集中度的提升;药品集中采购促进了制剂领域的提升;行业低毛利率和监管越来越严促进了流通领域的集中度增加;总体来看,规模效应和行业整合进程表明,药品分销领域是集中度增加最快的领域,并有希望在产业链中获得超额收益;

  我们的推荐公司排序是:1、受益于需求释放:恒瑞医药天士力达安基因华东医药双鹤药业;2、受益于产业集中:一致药业国药股份南京医药上海医药;3、成熟原料药价格上涨:新和成浙江医药天药股份东北制药;4、产业升级:华海药业海正药业

  本篇报告的核心观点:

  一、需求释放和产业集中是两大投资主题

  我们认为医药行业在2008年将具有很好的投资机遇,医改是产生行业机会的主要推动因素,而对医药行业而言,医改带来的主要效应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来自于需求释放拉动的药品消费的增长,二是来自于产业集中带来的强者恒强。

  二、需求释放首先惠及大病重病用药

  在需求拉动方面,我们认为全民医保的实施到2010年将给药品消费带来2108亿的增量,将拉动药品消费年均18%的增长,08-09年的增长有可能超过20%;社区和农村服务体系的建设将改变药品消费终端的结构,对药品消费的拉动有限。

  在受益公司方面,医保的大病统筹政策,资金支出流向和具体公司增长情况都明确表明了大病重病用药首先受益,市场对政策的理解出现了误读;我们认为需求释放的用药首先是大病重病用药(主要为新特药)受益、其次是慢性病用药,最后才是一般疾病用药受益(主要是普药)。

  需求释放方面:我们的排序是恒瑞医药、天士力、达安基因、华东医药、双鹤药业。

  三、产业集中首选医药商业

  就整个行业而言,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具有着集中度增加的趋势,政策环境也将促进这一趋势。在原料药领域,环保成本越来越高;在制剂领域,“一品两规”政策和政府主导的集中招标采购对大企业有利,政府监管的严格使小企业成本上升,大企业规模优势显现;在医药商业领域,低利润率下规模效应显现,严格监管导致行业净化。

  从行业特性和集中度增加趋势来看,医药商业是整合速度最快的一个环节,在这个领域将最早通过整合产生大市值公司。

  产业集中方面:我们的排序是一致药业、国药股份、南京医药和上海医药。

  1、医改将带来需求释放和产业集中

  医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方面非常复杂,但对于证券市场的投资者而言,大多数人关心的只是医改究竟能给医药行业的上市公司带来什么,在这一点上面我们的观点非常明确:医改将带来需求的释放和产业的集中。

  从大的方面来看,医改改的是医疗保障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和药品生产流通体系四大体系(图1)。

  医疗保障体系和的建设将释放被压抑的药品需求(主要是经济困难人群的药品消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将拉动预防用药、疫苗和诊断试剂等的需求(疫苗的需求情况将在我们的生物制药报告中讨论,本文不做重点分析);医疗服务体系将改变药品消费的终端结构,并释放部分压抑的需求(因交通不便引起的需求压抑),同时将促进产业的集中;药品生产流通体系的建设将促进产业的集中。

  以上四大体系的改革实际上最后可以归结到需求释放和产业集中两部分。

  2、需求释放—首先惠及大病重病用药

  2.1.有多少被压抑的需求?

  医药行业的需求动力来自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疾病发病率提高等多个方面,这里我们主要探讨被压抑的需求。

  被压抑的需求就是指应该去看病但是没有去看病的那部分人的需求。《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在门诊方面,城市和农村的患病两周未就诊率逐年上升,原因在于自我医疗比例的增加;而在住院方面,城市的应住院而未住院比率基本稳定,而农村则呈下降趋势,原因跟农村收入水平提高有关,特别是在沿海地区。这些数字可能出乎许多人的意料的,但事实确实如此。

  理论上讲,这些应该门诊却没有门诊,应该住院而没有住院的人的需求都属于被压抑的需求,我们初步对这些需求做了一些估算(人均门诊费用等数据来自于卫生部的2007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

  被压抑的门诊需求(用城乡合计数估算)=门诊人次*(未就诊率/(1-未就诊率))*人均门诊费用*药费比例=24.46亿*(48.9%/(1-48.9%))*128.7* 50.5%=1521亿被压抑的住院需求(用城乡合计数估算)

  =住院人次*(未住院率/(1-未住院率))*人均住院费用*药费比例=0.7906亿*(29.6%/(1-29.6%))*4668.9*42.7%=663亿

  门诊和住院合计:2184亿(这个数字没有包括因各种原因病未治愈而提前出院的),而2006年药品销售总额约为3600亿元(按零售价格估算)。

  从结果来看,并压抑的需求很多,但并不是所有被压抑的需求都能释放出来,而我们最关注的实际上是“有多少需求可以被释放。”

  2.2.有多少需求可能被释放?

  从相关统计数据可以发现,有病不看的原因有很多种。

  患病两周未就诊的原因中最大的一类不是经济困难,而是自感病轻(自我医疗)的原因,特别是城市中近些年居民的自我医疗意识明显增强,这一比例上升很快,这是导致门诊未就诊率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

  在应住院而未住院的患者里面经济困难的占了最大的比例,特别是农村75.4%应住院而未住院的患者是因为经济困难。

  医保投入加大和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会使“经济困难和交通不便”导致未门诊或者未住院的患者的需求被释放,但不会影响“自感病轻和没时间”的那两类病人。

  因而,我们可以相应计算出可能被释放的需求:

  可能被释放的门诊需求=被压抑的门诊需求*(经济困难占比+交通不便占比)

  =1521亿*(38.2%+0.7%)=592亿可能被释放的住院需求=被压抑的住院需求*经济困难占比=663亿*70%=464亿两项合计:1056亿再考虑到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等因素导致的18%左右的增长率(按过往5年复合增长率计算)

  到2010年的增量有:3600*(1.18^4-1)=3380亿合计两项需求释放,总计到2010年的增量有4436亿,相对于2006年增长123%,年符合增长率22.2%。

  2.3.需求释放的动力来自何处?

  2.3.1全面医保——将释放因为经济困难被压抑的需求

  在公费医疗和合作医疗退出历史舞台之后,我国目前已经建立和完善的医保体系只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2003年覆盖9亿农民的新农合开始建设,2007年7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建立,加上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建设,到2010年我国将建立覆盖全部公民的全民医保。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在1998年建立之后,参保人数经过早期的高速增长之后,目前增长率稳定在10%左右。而从收入和支出情况来看,一直处于高速增长过程中,近3年的复合增长率仍然维持在25%,高于医药行业的增长速度,2006年的年收入达到1747亿,支出达到1277亿。

  新农合在2003年建立之后经历了三年的蓬勃发展,截止2007年9月,新农合的参保人数达到了7.26亿人,新农合基金已经筹集353亿元。我们预计未来新农合的参保人数将进入平稳增长阶段,但新农合基金收入将随着政府拨款和参保人群的缴费增加而继续快速增长。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2007年7月开始试点,将覆盖2.4亿的城镇非就业人群,我们预计到2010年该保险体系建成之后基金的年支出将达到500亿以上。

  城乡居民医疗救助作为三大医疗保险体系的补充,将覆盖交不起医保费用的人群和一般保险报销不了的部分,目前年支出金额在57亿元,预计未来也将有大幅增长。

  我们对医保和非医保市场到2010年购买药品的资金供给量进行了估算(表1),从估算结果来看,医保到2010年将形成2108亿的药品消费资金增量,再考虑到非医保市场的增长,我们估算出2010年将形成的药品消费资金增量将达到4125亿元,将能够满足93%的需求。届时由于经济困难造成的需求压抑将基本释放。由此估算出年药品消费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1%,几乎相当于GDP增长的两倍。

  2.3.2农村和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将改变药品消费终端的结构

  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的一个大趋势就是把以前的三级医院制度转变为两级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守门人(gatekeeper)制度。守门人制度是发达国家医疗结构中普遍存在的制度,指所有享受公费医疗或者社会医疗保险的民众必须接受社区全科医生的首诊,在社区医院医生诊断之后才能向大中型医院和专科医院转诊,这样一种制度安排避免了民众大小病都涌向大中型医院的弊端,从而促使医疗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

  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社区首诊制和转诊制度的建立将成为趋势,未来使得二、三级医院完成的普通门诊的服务向社区和农村服务体系转移,对于药品消费而言,未来大中型医院和专科医院将主要消费大病、重病用药,而社区和农村医疗机构将主要消费普通疾病用药,这将造成药品消费终端的变化。

  在需求方面,农村和社区服务体现的建设也会有所拉动,主要体现在:1、释放因“交通不便”造成的需求压抑,这部分在城市基本不存在,在农村占被压抑的需求的比例也仅为0.8%,占比很小;2、将部分释放因“没时间”造成的需求压抑,这部分城市占被压抑的需求的4.8%,农村占4.1%。随着社区和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就医变得越来越方便,这部分需求将有部分被释放,但由于现在人的工作越来越忙,没时间看病的人的数量长期趋势还是将上升的。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农村和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主要将改变药品消费的终端结构,对需求也将有所拉动,但十分有限。

  2.4.谁将从需求释放中受益?

  市场大多认为在全民医保的过程中是普药先受益,但在我们一年来的研究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实际上这个判断是不正确的,至少是不全面的。

  我们认为在巨大的医药需求释放中药品消费受益的顺序是先大病重病用药(多为新药),其次是慢性病用药,最后才是普通疾病用药(多为普药)(图6)。

  这个结论与市场上的普遍看法不同,但越来越多的数据已经证明,事实确实如此。

  2.4.1新增医保政策上明显向大病重病倾斜

  目前新增的医保主要来自于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2003年新农合建立之时,《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中就指出“新农合基金主要补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大额医疗费用或住院医疗费用;”2006年卫生部《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新增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大病统筹基金。

  在2007年新建立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中也明确指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重点用于参保居民的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支出。”政策向大病重病的倾斜十分明显,这确实也是有利于国家解决低收入人群“因病致贫”的问题,在现阶段医保向大病重病倾斜的趋势还将延续。

  2.4.2新增医保支出明显流向大病重病用药

  从卫生部公布的2007年第三季度的新农合资金的流向情况来看,84.7%的支出流向了住院补偿,只有13.4%的资金流向了门诊补偿(包括门诊统筹和门诊家庭帐户)(图7)。

  从住院补偿的资金流向来看,81%的住院补偿资金流向了县和县以上医院,只有19%流向了乡镇医院。

  我们进而再分析住院费用的支出情况(图8),在住院病人的分病种治疗费用来看,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疾病的病人数量并不是最多的,但治疗费用支出比例却是最高的,两种疾病差不多占了住院病人治疗费用支出比例的30%,可见住院费用大部分都流向了大病重病,大病重病用药最终受益也是必然的了。

  2.4.3上市公司数据也体现大病重病受益

  从2007年上半年的相关公司的增长情况来看,也充分体现了大病重病用药企业受益明显。

  恒瑞医药和华东医药的工业业务都是典型的大病重病用药,在新药审批放缓、新药推广受阻,依靠现有品种的快速放量也实现了35%以上的高速增长。

  而典型的品牌普药生产企业普遍增长幅度慢于行业增长速度,白云山在同口径比较下略高于行业增长速度,显然大病重病用药受益明显。

  2.4.5慢性病用药将逐渐受益

  慢性病也是导致部分家庭因病致贫的重要原因,在住院费用得到保证之后,新农合正将慢性病的门诊逐步被纳入报销范畴。从慢性病的患病率情况来看,循环系统疾病仍然是最大的一类慢性病,预计未来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慢性胃肠炎等病种的用药将得到拉动。

  2.4.6一般疾病用药(普药)将最后受益

  当医保完善之后,最终也将惠及一般疾病用药(普药),但并不是所有普药企业都会受益,我们认为“新药的门槛在产品,普药的门槛在渠道”,只有具有强大的渠道影响力的普药企业才会最终受益,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类。

  1、医药商业企业依托自身的渠道可以与工业企业结成战略联盟,或者发展自有产品的生产,将成为最终的受益者之一;2、一部分具有规模的、能否适应政策变化的普药生产企业将在竞争中做大规模;3、品牌普药企业将依托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在终端获得一定的份额。

  3、产业集中首选医药商业

  3.1行业集中度增加趋势不可阻挡

  国内医药行业的十分分散,目前还有四千多家医药生产企业,上万家的医药商业企业,医药制造业的CR3不到10%,医药商业的CR3也有18.95%,从国外的产业历程来看,医药行业从分散走向集中的趋势不可抵挡。

  从整个产业链来看,每个层面都有导致集中度增加的驱动因素:

  1、在原料药层面,环保成本上升导致原料药进入门槛提高;2、在制剂层面,政府监管的严格使小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大企业规模优势显现;一品两规政策和政府主导的集中招标采购对大企业有利;3、在医药流通层面,在批发环节,低利润率下规模效应显现,严格监管导致行业净化;在零售环节,已经到了行业最差的时候,适合实力企业并购扩张。

  总体而言,医药行业集中度的增加趋势将不可阻挡,医改将推动行业内的优势企业强者恒强,加快集中度增长的速度。

  3.2.医药商业将是集中度增加的最大受益者

  3.2.1行业特性决定了医药商业将是集中度增加最快的行业

  从医药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来看,在原料药层面,在维生素、青霉素工业盐等部分产品上已经初步实现了寡头垄断局面,但原料药的整体整合速度仍然比较缓慢;在制剂层面,产品种类的众多,营销渠道的多样化,规模效应不明显,导致产业的整合难度很大;医药商业是最能够实现规模效应的环节,批发环节和零售环节的集中度增加速度都很快,而其中批发环节的整合速度目前还是远快于零售。

  3.2.2医药商业的集中度已经远远高于医药制造业

  从近年医药商业领域的CR3(行业前3名占行业份额)来看,最近几年呈现逐年增加趋势,2006年医药商业的CR3已经达到19%,远高于医药制造业的集中度。

  3.2.3在产业链中医药商业将获得超额利润

  比较中美医药产业链的情况可以发现,中国医药商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十分有利。

  在美国,药品制造环节已经被几十家跨国公司巨头所把持,药品流通环节除了分销商之外,网上邮购、医药连锁等业态占据了50%的市场份额,在下游,药品连锁、大卖场的集中度已经非常高,美国分销企业在受上下游和新业态的挤压下仍然实现了快速的增长(可参见我们前期关于医药商业的系列行业报告)。

  在中国,产业链的上游有四千多家生产企业,非常分散,在中游新业态还没有形成气候,在下游,大量的分散终端仍然存在,连锁药店占据的市场份额还不到20%。

  相对于上下游而言,医药分销业面临着空前良好的发展机遇,在产业链中医药分销的集中度增加最快,医药分销商将从产业链中获得超额利润。

  从近期来看,能给医药商业带来好处的因素主要有:

  1、各地实施的政府集中采购明显有利于具有强大配送能力的行业龙头,有利于医药商业行业的产业集中;2、医药分销领域的集中度增加速度最快,将使得医药分销环节在产业链中将具备更强的侃价能力;3、医药商业的规模已经大到能够通过产品替代获取超额利润的阶段。

  4、未来6-12个月的投资建议

  在医改的大环境下,全民医保加速实施,社区和农村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药品流通体系改革有望展开,医药行业的需求释放和产业集中将产生诸多的投资机会。

  在需求释放方面,我们建议重点投资大病重病用药生产企业恒瑞医药和华东医药;同时开始投资具有较多慢性病用药的公司天士力、双鹤药业和白云山;诊断产业的优势企业达安基因和科华生物也可以作为需求释放投资的选择。

  在产业集中方面,医药商业是我们投资的首选,建议超配,相关公司排序是一致药业、国药股份、南京医药、上海医药;在成熟产品价格上涨方面,原料药行业部分已经形成寡头垄断产品的价格上涨趋势仍将延续,新和成和浙江医药仍可以作为阶段性品种配置。(可参见我们的原料药行业策略报告)

  在医药产品出口升级方面,从原料药向制剂的升级将带来长期的投资机会,建议战略性买入华海药业和海正药业。

  投资要点:

  一致药业作为国药控股的南方商业平台和最主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定位已经逐步清晰,商业业务短期是公司的主要利润增长点,工业在消化了固定资产折旧增加的短期影响后将为公司业绩增长加速;

  作为国控的南方平台,一致药业依托母公司的资源将拿到更多的总经销和总代理品种以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此外,一致药业的商业业务在两广整合完成之后将开始新的扩张,业务将从两广拓展到中国南区的其它部分;

  一致药业的工业业务的定位今年以来已经逐步清晰,其作为国药控股最主要的生产基地的角色已经使公司明显受益,公司计划收购新的工业项目以扩充产品线,未来这一部分业务的发展空间将十分巨大,其价值目前仍然被市场严重低估;

  药品零售目前正处于行业低谷,但这恰恰给优势企业带来了收购整合的机会,一致药业的零售业务未来几年将有大的扩张。

  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定位的逐步清晰,和业绩的逐步释放,一致药业将维持业绩的高速增长,未来业绩的释放将成为公司股价上涨的持续推动力。

  一致药业未来几年扣除投资收益后的利润增长将维持50%左右的增长速度,我们认为对公司可以按08年50倍估值,估值中枢将达到30元。

  风险提示:

  一致药业整合国药控股南方资产存在不确定性。

  投资要点:

  恒瑞医药构建的“抢仿”和“仿创”产品梯队仍足以推动公司持续快速增长:

  1、抗肿瘤药方面,奥沙利铂和多西他赛两大重磅产品在全民医保拉动下仍将快速增长;伊立替康和来曲唑将进入放量高速增长阶段;左亚叶酸钙将替代亚叶酸钙;09年前后还将有一个肿瘤药上市;2、在手术用药方面,左布比卡因等局麻药稳定增长,吸入性麻醉药七氟烷将进入放量增长期,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将替代苯磺酸阿曲库铵;3、碘氟醇和雷洛昔芬的市场推广将逐步展开。

  从政策环境来看,在“一品两规”、“全民医保”和“特药特批”等政策的推动下,恒瑞医药将是药品需求释放的最大受益者,其现有产品的增长和未来产品的推出都有可能超出市场预期。

  我们预测恒瑞医药07-09年的EPS分别为0.87、1.15、1.52元,年复合增长率在30%以上,虽然目前相对估值较高,但公司的仿创产品梯队足以维持公司的高估值,同时未来业绩有超预期的可能,可以作为当之无愧的长期战略性品种持有,维持强烈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恒瑞医药整合豪森药业存在不确定性。

  投资要点:

  作为医药商业板块的龙头公司,国药股份06-07年业绩不断超预期,预计08年国药股份主业仍将维持20%以上增长,同时费用率的进一步下降,所得税率的降低都会使得公司的净利润大大超过收入增长速度;

  从长期来看,国药股份作为国药控股的北方平台,整合国控北方资产的可能仍然存在,可以作为战略性品种配置;

  国药股份的营业利润率相对稳定,麻醉药业务的快速增长支持了公司的收入增长,同时营业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的下降是推动公司净利润不断超预期的主要原因;

  国药股份短期的估值在医药行业中相对较高,但医药商业行业的行业趋势仍然看好,作为医药商业板块的龙头品种,国药股份是有理由具备高估值的,未来国控北京等资产的注入也会对公司的高估值构成支撑。

  未来行业的整合加速、医药分家的政策性因素、总经销总代理品种的增加,物流项目逐步开始盈利、国控资产注入启动等因素都将促进公司股价在二级市场有良好的表现。

  风险提示:

  国药股份整合国药控股北方资产存在不确定性。

  投资要点:

  复方丹参滴丸的提价将支撑公司07、08年业绩的稳定增长,而丹参滴丸在乡镇和军队市场的销售超出我们的预期。预计08年丹参滴丸的销售额(不含税)将超过10亿元,贡献净利润超过2.5亿元。其他产品稳定增长。07年,由于在新会计准则下子公司开办费5435万元一次性计入管理费用影响公司净利润4620万元,约合0.095元/股。

  益气复脉粉针四季度率先在天津上市,预计丹酚酸B粉针将于07年底或08年初获新药证书,而银杏内酯将于08年上半年获新药证书。我们认为,中药粉针的销售将于09年放量。

  子公司上海天士力合资有望加快重组人尿激酶原的产业化进程,同时有望通过外资方引入成熟生物医药产品,生物医药成为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生物药有望于09年上市。

  丹参滴丸FDAⅡ期临床效果良好,结果将于08年上半年揭晓。FDA认证前景光明,一旦认证成功,丹参滴丸销售将成倍增长。未来认证经验将不断复制到其他产品中。公司的国际化战略也在稳步推进。

  公司管理规范,完成了从家族企业向职业经理人管理的转变。公司将年净利润的2.6%奖励给管理层,天士力集团正在讨论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计划将确保公司基业常青,预计08年上半年推出。

  公司的长期的增长趋势比较明确,中药粉针、生物制药未来将成为公司利润的重要增长点。我们预计公司07-09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37、0.60、0.92元,复合增长率57%,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新药审批和子公司合资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投资要点:

  华东医药在器官移植用药遭遇重大政策性风险的时候,依靠阿卡波糖、泮托拉唑等产品的快速增长,仍然实现了业绩的超预期增长;

  2008年我们预计器官移植用药市场将有恢复性的增长,华东医药的环孢菌素和吗替麦考酚酯将从中受益,特别是吗替麦考酚酯成为上亿品种只是时间问题;

  在全民医保的过程中,华东医药与恒瑞一样将受益于大病重病用药的需求增长,其器官移植用药、糖尿病用药和胃溃疡用药都将从中受益;

  从长期来看,华东医药的后续产品仿制也已经开始在国外的三期临床阶段就开始仿制,这与恒瑞的仿创有一定差距,但已经跟国内其它药品生产厂家拉开了差距;

  华东医药在国际市场拓展方面,起步比较晚,但起点较高,直接针对原料药的规范市场和制剂市场,虽然目前还没有形成太大规模,但未来将成为公司的重要利润来源;

  公司目前属于医药行业中估值偏低的品种,房地产业务压低了公司的估值,但公司的药业的增长动力仍然十分充分,我们维持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对公司的估值分歧较大。

  投资要点:

  我国的体外诊断试剂行业处于成长的初期,受益于医疗消费水平的提高、医疗体制改革的推动、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以及本身具有的一次性消费的特点,诊断试剂行业将会以15%~20%的速度高速增长。而核酸诊断试剂是诊断试剂行业中增长最快的产品,达安基因作为核酸诊断试剂的绝对龙头企业,将是行业高速增长的最大受益者;

  公司的战略目标是打造上下游一体化,试剂、仪器、临床检验服务协同发展的诊断产业龙头,这一战略将使公司从国内诊断试剂行业中脱颖而出。围绕这一目标,公司采取了多项举措,完善试剂产品链,加强自产仪器开发,引入战略投资者,建设全国连锁临床医学检测网络;

  我们对血筛市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08、09年的市场规模分别为1亿、2亿元,公司在其中将占据35%~50%的市场份额,08、09年增加公司净利润1100万、2100万元,增厚EPS 0.09、0.17元;

  全国连锁临床医学检测网络建设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在08、09对公司业绩不会产生重大影响,但是长期来看,公司具有突破性发展的机会,因此,应对公司的估值给予一定的成长溢价;

  预计07、08、09年EPS分别为0.27、0.48、0.77元,年均复合增长率69%。6~12个月目标价格26.00元,相当于08年54倍PE,09年34倍PE,给予公司强烈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全国连锁临检网络建设的进度以及建成后的盈利情况存在不确定性。

  血筛市场开放及公司生产批文申请获批的时间会影响我们的盈利预测。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