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水泥行业:国内经济快速发展迎来好机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8日 11:54 顶点财经

  东海证券 缪亚美

  投资要点

  GDP和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趋势,2003年首次超过10%后,一直保持在高速增长状态,2007年1~3季度,GDP同比增长分别为11.1%、11.5%、和11.5%。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与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相一致,水泥行业投资增长较快的地区主要是在中、西部,尤其是进入“十一五”后,西部水泥投资增速明显快于东、中部地区。

  07年1~10月份,水泥产量已经达到11.05亿吨,同比增长14.2%,预计07年全年产量达到13.8亿吨,同比增长11.6%。水泥行业的出口比重有所降低。

  中国水泥价格是全世界最低的,国际水泥巨头纷纷看好中国水泥业的发展并多次并购国内水泥企业,引发我国水泥企业的重新估值。煤炭和电力成本的上涨、淘汰落后产能、行业集中度提高、行业景气度的提高以及受到固定资产投资拉动,水泥价格将继续冲高。

  07年1-10份,我国前十位大水泥企业集团产量已经占全国水泥产量的23%较去年提高3个百分点,但相对国外而言,仍处于集中度较低的水平。

  07年水泥行业总体利润总额并向上突破,创近历史新高。水泥行业的上市资产质量好转,管理能力增强,盈利能力提高,2007年1~3季度水泥行业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水泥行业上市公司的营业总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分别达到320.4亿元、40.3亿元、32.3亿元,同比上涨26.5%、98.5%、116.8%。

  预计2008年水泥行业将继续推进水泥工业的结构调整,企业兼并与重组将成为水泥行业的热门题材;各企业将加大余热发电项目的建设,余热发电项目和新线的建设速度将同时成为公司提高竞争力的两条主要手段;水泥行业整体上存在资金缺口,上市与再融资可能成为各公司突破资金瓶颈的主要途径。

  我们给予水泥行业“推荐”评级;我们重点推荐冀东水泥。

  1. 2007年度水泥行业发展概述

  07年水泥行业的进展主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

  一、进入“十一五”以来,GDP又有加速发展的趋势。2007年1~3季度,GDP同比增长分别为11.1%、11.5%、和11.5%。GDP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发展,促进国内水泥需求和产能增加较快。

  二、“十一五”规划以来,国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要求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固定资产投资热点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和北方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成为投资热点。相对应的,水泥投资结构发生调整,中西部地区的水泥行业投资增长速度较快,投资比例增加。

  三、水泥行业整合力度加大,整合节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进步。国外平均规模90万吨,十大集团控制国际市场产量的60%份额。06年国内平均规模23.7万吨,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有5200多家;07年1~10份,我国前十位大水泥企业集团产量已经占全国水泥产量的23%,较去年提高3个百分点。但相对国外而言,仍处于集中度较低的水平。

  四、目前中国水泥价格是全世界最低的,国外水泥价格是钢铁价格的1/4左右,国内这个比例达到了1/10,水泥价格处于非常低的水平。11月份,部分大中城市水泥价格上涨明显,海口、长沙、南昌、郑州、乌鲁木齐、成都上涨42.9%、27.8%、27%、13.2%和12.5%。12月份以来,除了北方地区受区域性淡季影响,价格有小幅下跌外,其他大多数省份水泥价格呈现加速上扬的态势。需求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涨、行业集中度提高,使得07年全行业水泥价格稳定增长。

  五、2006年水泥产量为12.4亿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6.24亿吨,比重已达到50%。07年上半年新型干法水泥的比重由年初的50%上升到53%,1-10月份达到54%,节能减排,提高吨水泥的经济附加值,是07年水泥行业的发展主线。

  2.固定资产投资推动水泥工业快速发展

  2.1 GDP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和水泥产量的变化

  自2001年以来,GDP和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趋势,2003年首次超过10%后,一直保持在高速增长状态。2007年1~3季度,GDP同比增长分别为11.1%、11.5%、和11.5%。

  图1.是固定资产投资和GDP的关系曲线,图中我们主要关注两个时间点:一是2003年;2001年以来,GDP呈快速上涨趋势,2003年同比增长率首次突破10%,然后一直维持在高速增长状态。另一个是2006年;进入十一五以来,GDP又有加速发展的趋势。

  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国内固定资产的投资幅度,在2002年固定资产投资出现呈现快速增长,投资额为3.5亿亿元,同比增长达到18.3%,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为4.58亿亿元,增长速度达到历史最高,同比增长29.1%,自04年起至今,虽然国家要求控制固定资产投资速度,但是固定资产投资仍保持高位运行。

  表1.显示了1~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结构。2007年1~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9%,其中住宅和房地产开发增长速度最为迅猛,这两方面也是促进水泥需求的最主要的两方面。

  图2 .是水泥产量在2001年~2007年10月份的累计产量走势图。总体上,水泥产量呈逐年增长态势,和固定资产投资走势相一致,水泥产量变化也出现了相应地变化。2003年,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加,水泥需求迅猛加大,水泥产量迅速增长;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势头得到控制,水泥产量的增长速度下降;2005年,水泥行业的寒冬,全水泥行业萧条,水泥产量的增长速度达到最低。

  和图1.类似,值得关注的两点是:一、2004年,国家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相应地固定资产投资和水泥产量的增长速度都有所放缓;二、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水泥产量增速加快,水泥行业回暖,全年产量12.37亿吨,同比增长15.7%,07年1~10月份,水泥产量已经达到11.05亿吨,同比增长14.2%,预计07年全年产量达到13.8亿吨,同比增长11.6%。

  2.2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变化对水泥行业投资结构的影响

  “十一五”规划指出:“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其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依托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实行重点开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出境、跨区铁路和西煤东运新通道,建成“五纵七横”西部路段和八条省际公路,建设电源基地和西电东送工程。

  “十一五”规划以来,国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要求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向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

  表2.是2007年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图。从表2.可以看出,2007年1~8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中部地区成为投资热点,增速达到35.90%;西部排在第二;东部降至22.60%。

  与固定资产投资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相一致的是,水泥行业投资结构也在发生着同样的变化。水泥行业投资增长较快的地区主要是在中、西部,尤其是进入“十一五”后,西部水泥投资增速明显快于东、中部地区。

  图3.是全国水泥行业投资结构变化图,从图中可以看出,2006年起,中西部地区的水泥行业投资增长速度较快,投资比例增加,东部地区水泥行业得投资比例在逐步减少,到2007年,中西部地区的水泥行业投资比例双双超过东部地区。

  3.水泥和水泥熟料出口比例和结构发生变化

  3.1水泥行业出口比例和结构变化

  我国是世界上水泥生产量和出口量最大的国家,2006年我国水泥出口1940万吨,熟料出口1672万吨,共计3612万吨,占去年全世界水泥总产量的3%。

  但是,水泥行业是政府归入”两高一低”的高污染、高能耗和低附加值的行业之一,与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同属于高能耗制造业。

  从万元工业增加值的标准煤耗来看,水泥的煤耗相当高。以2004年为例,机械行业的万元工业增加值的标准煤耗为0.7吨,纺织业为1.6吨,石化业为4.5吨,水泥行业的万元工业增加值的标准煤耗为7.9吨,比钢铁的标准煤耗还要高出1.5吨,主要原因是水泥行业是个产品附加值比较低的产业。

  从污染物排放上来看,我国目前出口的水泥大都采用新型干法生产技术生产的水泥,这种方法减少了粉尘的污染,但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并没有得到减少,2006年,我国二氧化碳的总排放量为62亿吨左右,其中水泥业排放量达到6亿吨,接近总量的10%。

  国家对水泥业产品的出口从税收上给予了限制,首先是2006年的8月份,水泥业产品出口退税率由13%降低到11%,然后再2007年7月1日,国家取消水泥制品的出口退税。

  表3.是2007年1~8月份水泥及熟料出口情况。从表3.上可以看出,2007年1~8月份,水泥和熟料的价格都有所提高,其中水泥的价格提高较少,基本保持持平;熟料的价格提高较多,从27.03元/吨提高到30.01元/吨。从出口量上看,虽然2007年的1~8月份,水泥和熟料的出口总量保持增长,但是水泥的出口量较去年同期下降25%,熟料的出口量上升22%。2007年1~10月份进一步表明,水泥出口呈现负增长,累计出口量1290万吨,同比下降21.7%,出口额5.09亿美元,同比下降17.1%;熟料出口量1615万吨,同比增长12.3%,增幅明显回落,出口额4.90亿美元,同比增长25.4%。

  表4.和图4.是近年来水泥及熟料出口量统计表。从表中可以看出,2001~2006年水泥和熟料出口量逐年增加,出口量占总产量的比重也逐年增加,但2007年1~10月,出口所占比重有所降低,原因有:一是国内市场需求增加;二是出口退税政策已经产生一定的影响。

  3.2水泥行业上市公司出口比例和结构变化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出口结构的变化也是非常明显。水泥行业上市公司中,出口比重较大的有海螺水泥和华新水泥,国际上水泥出口的60~70%左右来自于中国,而海螺占中国出口的70~80%。

  从表5.可以看出,华新水泥的出口额和出口所占比例均出现下降,出口额由2006年1~6月的2.03亿元降低到2007年1~6月的1.15亿元,比重从去年的13.58%到5.51%。

  表6.是海螺水泥的出口额变化表,表中可以看出,海螺水泥的出口额略有增加,但是考虑水泥价格的上涨,出口量略有减少,出口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从去年的23.69%降低到19.44%。从上市公司的出口额和出口比例的变化可以看出,上市公司领导具有很好的市场预见性。

  4.水泥价格将维持持续上涨的趋势

  目前中国水泥价格是全世界最低的,国外水泥价格是钢铁价格的1/4左右,国内这个比例达到了1/10,水泥价格处于非常低的水平。9月份东南亚最低的水泥价格到达60~70美元/吨,较高的价格达到85~90美元/吨,而国内当时的水泥价格只有200~300人民币元/吨。12月13日的行业协会会议上了解到,目前俄罗斯的水泥价格已经涨到200美元/吨,上涨的幅度非常大。随着水泥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水泥价格也将与国际接轨,国际水泥巨头纷纷看好中国水泥业的发展并多次并购国内水泥企业,引发我国水泥企业的重新估值。

  10月份全国水泥42.5等级水泥和32.5等级水泥的均价分别为294.1元/吨、271.3万/吨,同比上升1.8%和4.2%,维持低幅度上升态势。11月份,部分大中城市水泥价格上涨明显,海口、长沙、南昌、郑州、乌鲁木齐、成都上涨42.9%、27.8%、27%、13.2%和12.5%。12月份以来,除了北方地区受区域性淡季影响,价格有小幅下跌外,其他大多数省份水泥价格呈现加速上扬的态势。其中,湖南水泥价格从11月份的333元上涨到425元,重庆水泥从286元上涨到410元,广东从300元上涨到375元,贵州从325元上涨到420元每吨。和年初比较,今年水泥价格上涨较快地省份有天津上涨了72元/吨、上海上涨了68元/吨、江西上涨了95元/吨、重庆和广东上涨了85元/吨、广西上涨了90元/吨、贵州上涨了120元/吨,即使是06年全国水泥行业比较低迷的浙江,今年水泥价格上涨了53元/吨,达到279元/吨。

  煤炭和电力成本在水泥的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它们的价格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水泥和熟料的生产成本,从而影响水泥价格的走势。除此之外,水泥行业地集中度提高和定价权的拥有,也将直接影响水泥的价格。

  在“中国煤炭行业高峰论坛2007”上,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理事长武承厚指出,在煤炭成本的增加和需求持续增长等因数的作用下,预计明年我国煤炭价格将上涨5~10%。有业内人士称,08年煤炭价格上涨以成定局。受到煤炭、电力等价格上升对水泥成本的支撑,以及中国建材等大型集团的水泥并购行为进一步提升这些厂家的市场价格控制能力,加上水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行业景气度的提高以及受到固定资产投资拉动,水泥价格将继续冲高。

  5.水泥行业整合步伐加快,集中度提高

  国外平均规模90万吨,十大集团控制国际市场产量的60%份额。06年国内平均规模23.7万吨,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有5200多家;07年1-10份,我国前十位大水泥企业集团产量已经占全国水泥产量的23%,较去年提高3个百分点,但相对国外而言,仍处于集中度较低的水平。

  根据国家发改委相关规划,07-10年平均每年需要淘汰的落后水泥产能达到了7000万吨左右,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投资主管部门在核准新新建新型干法水泥项目时,坚持上大压小,等量淘汰落后水泥等原则,估计07、08、09年淘汰的产能分别为4500万吨、6000万吨和8000万吨。

  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表示,未来大型企业主导的并购重组将继续升温,预计到2010年水泥企业数量将从目前的5000多家减少到1000多家。

  目前国内水泥行业的几大生产企业主要有:海螺水泥、建材集团、冀东水泥华新水泥等。

  海螺水泥公司是亚洲最大的水泥、熟料供应商,在华东、华南地区拥有丰富的优质石灰石矿山资源,依据完备的铁路、陆路及水路运输系统,形成了“熟料基地--水泥粉磨站”的专业化生产体系和庞大的市场营销网络。06年熟料产能达5,900万吨,水泥产能达6,500万吨。

  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余热发电的大规模建设使得公司成为水泥行业节能降耗的先锋。公司的可比水泥熟料综合能耗比行业内平均水平低近20%,工业粉尘和二氧化硫排放浓度比行业平均水平低了70%以上,石灰石资源利用率达100%,年消纳各类工业固体废弃物近2000万吨。

  全球水泥交易量中,我国出口水泥占70-80%,而其中80-90%来自于海螺水泥。我国出口水泥的价格远远低于世界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美国市场的33%、台湾市场的50%,埃及市场的40%,未来我国水泥出口价进一步上调的空间较大。

  海螺水泥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亿股A股募集资金不超过120亿元。其中拟投资62.3亿元用于华东、华南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的建设,预计新增水泥及熟料的产销量将超过3000万吨;投资32.9亿元用于25套纯低温余热发电,总装机容量441.9MW,公司公告承诺,到2008年底,公司的水泥熟料基地基本都配上纯低温余热发电。

  中国建材集团主要包括中联水泥和南方水泥两大部分。在淮海经济区,公司的子公司中联水泥拥有2400万吨的规模,今年底明年初有望达到3000万吨,再进一步达到5000万吨;。在东南经济区,公司新成立的南方水泥产能3000万吨,通过重组联合等方式,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规模达到1亿吨。中国建材集团扩张步伐之快,让业内外人士惊叹不矣,10月8日中国建材集团与唐山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计划与唐山骨干企业共同完成对华北地区水泥企业的整合,组建北方水泥公司,启动了华北、东北地区水泥市场的整合;与湖南、河北、河南等省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整合当地水泥市场;中国建材集团融资手笔大,兼并重组速度快,的确令人惊诧!

  北方水泥龙头--冀东水泥实施“三北”战略,在西北、东北和华北等地不断扩大产能,强化三北区域的市场掌控能力,目前产能2200万吨/年;环渤海地区的滨海新区开发建设、河北打造曹妃甸经济示范区、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冀东南堡大油田的开发,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无限商机。中国建材集团与唐山市达成框架协议,将在未来几年投资100亿整合唐山市建材行业,冀东水泥作为当地的领头产业和北方水泥行业的龙头,与建材集团的合作机遇将值得期待。公司拟增发不超过2.5亿A股将所募资金约30亿投入到马蹄山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带余热发电等10个项目建设,届时公司的水泥产能将扩大到3700万吨;余热发电项目建成后,生产运行费用较低,每度电的生产成本只有0.10-0.15元,经济效益可观。最近有研究报告称,公司规划到2010年产能扩张到1亿吨。

  华新水泥是水泥行业具有百年历史的龙头企业,实施“十字”和纵向一体化发展战略,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资源丰富、交通发达的长江流域、沿海地区。2007年10月底水泥生产能力达到3200万吨/年,水泥设备制造达到12000吨/年。12月7日,武汉城市圈、长(长沙)株(株洲)潭(湘潭)城市群经国务院批准,成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将进一步促进该区域发展。“十一五”规划再次提出大力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公司地处中西部地区的交通要地,重点工程项目众多,铁路、高速公路、金沙江水电站建设,公司是主要水泥供应商之一。12月份,公司公告,提高对外资的定向增发价格,表明公司向外资定向增发已经取得进展,有望解决公司发展中的资金瓶颈,发展前景明朗。

  6.节能减排与工艺改进

  水泥行业是高污染、高能耗和低附加值的行业之一,与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同属于高能耗制造业。

  水泥的万元工业增加值的标准煤耗相当高,水泥行业的万元工业增加值的标准煤耗为7.9吨,比钢铁的标准煤耗还要高出1.5吨,主要原因是水泥行业是个产品附加值比较低的产业。虽然我国目前出口的水泥大都采用新型干法生产技术生产的水泥,这种方法减少了粉尘的污染,但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并没有得到减少,2006年,我国二氧化碳的总排放量为62亿吨左右,其中水泥业排放量达到6亿吨,接近总量的10%,废气的排放仍是水泥行业扥污染主要原因之一。

  “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水泥节能降耗目标为吨水泥综合能耗在“十五”的基础上下降25%,每年平均下降5%左右,高于国家“十一五”整体能耗下降20%的目标。

  “十一五”的第一年度--2006年,国内全行业没有达到节能减排要求,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采取的措施主要有限、关、停等措施,限制新生产线的批准,关、停中小型高能耗和环保不达标的生产线。

  要到达节能减排的目标,根本的措施是提高水泥生产工艺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淘汰落后生产线;

  对比各传统生产方法的能耗情况,可以发现,机立窑的热耗系数和热耗(吨熟料千克标准煤耗)都较干法中空窑和湿法窑低很多,机立窑的热耗系数和热耗分别为139和160,而干法中空窑和湿法窑虽然在水泥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热耗系数和热耗都较高,分别为211和243、181和208。

  新型干法窑不仅提高了水泥和熟料的质量,而且,具有低热耗的特点,热耗系数和热耗分别为100和115,大大降低煤耗,降低吨水泥的生产成本。成为当前降低能耗的主要手段和批准新生产线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水泥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所在。

  2006年水泥产量为12.4亿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6.24亿吨,比重已达到50%。07年上半年新型干法水泥的比重由年初的50%上升到53%,1-10月份达到54%,水泥发展专项规划提出2010年新型干法水泥比例要达到70%。

  水泥发展专项规划要求“十一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2.5亿吨,每年需淘汰落后水泥5000万吨。2010年超过50%的落后产能将要逐渐淘汰出市场,最后仅剩余10%左右的落后产能分布在偏远地区。

  二、大力发展低温余热发电项目,降低能耗;

  低温余热发电是节约能耗的又一措施,带余热发电的生产线可以节约1/2左右的电能,降低1/3左右的成本。对于当前以降低成本为主要竞争手段的水泥行业,低温余热发电是一个很有效的措施。

  2007年上半年,投产18套余热发电生产线,装机容量136500kW,年底纯低温余热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37080kW。预计2007年通过余热发电技术和新型干法工艺替代落后工艺,水泥行业可节能近400万吨标准煤。

  2008年各水泥生产厂商将依旧主要通过建余热发电项目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将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政策风向标。

  三、运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充分利用工业废弃物和消纳城市生活垃圾;

  在循环经济的应用上,上海走在国内水泥行业的前沿,但是现在各生产厂商都纷纷加入循环经济的队列中。国家从政策上给予很大的支持,例如税收的减少和免税政策等。北京水泥厂在循环经济的应用上是个后起之秀,已经成为国内循环经济应用的模范,广为推广。

  充分利用工业废弃物和消纳城市生活垃圾是未来注重环保、注重保护资源的必然趋势,也将成为水泥行业节能的又一方向。

  四、根据《京都议定书》开发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二氧化碳减排额度在国际市场上销售,降低水泥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2007年海螺水泥通过该项目已经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应。国内各水泥企业也都在该项目上投入精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7.水泥行业利润

  “十一五”以来,水泥行业的发展遇到难得的大好时机,GDP在原有的高速发展的状态下,又有更进一步加速的势头,固定资产投资速度加快,支持中西部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区、加快新农村建设等“十一五”重点扶持工程项目,国内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大,国内水泥需求增加,水泥价格上涨,水泥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增加,全行业赢利创16年来新高。

  图5.和标7.是1991年以来水泥行业利润总额走势图和表格。从图5.可以看出,05年水泥行业寒冬后,06年水泥行业整体繁荣发展,预计07年全年,全行业利润总额达200亿元。虽然利润总额创数十年来新高,但是,由于水泥行业是充分竞争的行业,企业的盈利能力主要通过降低成本来提升,因此,目前水泥行业的整体毛利率仅处于历史中等水平。

  表7.显示水泥行业的利润总额走势和五年计划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双五(例如八五、十五)”期间,水泥行业利润总额增长,呈向上态势,”单五(例如九五、十一五)”期间,水泥行业利润总额呈下降趋势,整体上在单五和双五水泥利润形成W形态,但是,“十一五”的06、07年,水泥行业总体利润总额并没有呈下降趋势,相反地,向上突破,创近十几年的历史新高。

  8.水泥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大幅增强

  “十一五”以来,由于宏观经济状况良好,固定资产投资加快,水泥需求量增加,国内水泥市场整体保持良好的运营状况,水泥行业的利润总额及增长情况并没有延续历史的W形态,而是呈加速向上的态势,水泥行业各生产厂商都在07年获得超预期的收益。

  水泥行业的上市公司在生产成本、管理水平、现金流等方面都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恰逢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上市公司的整体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盈利状况都有很大的提高。

  表8.是2007年1-3季度水泥行业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情况统计表。从表中可以看出,2007年前3季度,水泥行业上市公司的营业总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分别达到320.4亿元、40.3亿元、32.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26.5%、98.5%、116.8%。

  水泥行业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大幅度上涨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是国内经济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导致水泥市场超预期转好;另一方面是,以海螺水泥为首的水泥行业的上市资产质量好转,管理能力增强,盈利能力提高,使得上市公司能够抓紧当前大好机遇,取得较好的盈利水平。

  表9.是2007年1-3季度水泥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表。从表上可以看出,上市公司的管理水平提高,成本控制能力加强,毛利率从06年度的24.62%,提高到26.23%,主营业务利润率从去年的23.83%提高到25.59%。资产负债率从06年的63.37%降低到60.86%,资产质量提高。

  9.国家政策倾向

  水泥行业属于资源消耗型、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行业之一,是国家要求加强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之一。国家出台各种政策提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鼓励走循环经济的道路,控制水泥及熟料的出口,提高行业集中度,防止资源浪费、污染环境和行业的恶劣竞争。主要政策有:

  一、出口退税政策:2006年8月出口退税率从13%降至11%,2007年7月,取消出口退税;二、鼓励走循环经济的道路:自2001年1月1日起,在生产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煤矸石、石煤、粉煤灰、烧煤锅炉的炉底渣(不包括高炉水渣)及其他废渣生产的水泥,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的政策。

  三、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行业集中度;12月份行业会议上,国家发改委吕桂新处长表示,发改委将公布各地应予关停的企业名单,对承诺淘汰而没淘汰的企业,将不得换发新的水泥生产许可证,同时加大差别电价、环保执行力度等,停止各种税收优惠政策。

  在政府各项政策和措施的调控下,2007年我国水泥业在出口增长幅度降低、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大、加大开发循环经济的利用、行业内的收购和兼并,提高集中度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08年水泥行业将在政策的干预下,围绕“节能减排、节约资源”的宗旨,提高水泥行业的生产工艺,提高行业集中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10. 08年水泥行业展望

  “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水泥节能降耗目标为吨水泥综合能耗在“十五”的基础上下降25%,每年平均下降5%左右,高于国家“十一五”整体能耗下降20%的目标。但是,2006年全行业没有完成目标,虽然2007年在淘汰落后产能和提高新型干法比例上基本达到标准,但是业内权威人士认为,2008年的淘汰落后产能的压力依然很大。

  预计2008年水泥行业将继续推进水泥工业的结构调整;保持“上大压小、扶优限劣”,支持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同时,政府部门将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建立落后产能淘汰机制。水泥协会建议国务院落实好对淘汰落后产能实行奖励和补助政策,将水泥出口退税增加的财政收入作为结构调整的专项资金。

  水泥行业整体规模偏小,行业集中度仍然很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不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预计2008年水泥行业的企业兼并与重组将成为水泥行业的热门题材,包括外资的进入、大企业和大集团的兼并,以及小企业之间的联合重组。但是,国家将加强对外资并购的监管力度。国家发改委在11月1日表示,水泥行业的企业在重组过程中,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随着“十一五”期间,国家政策向中西部倾斜,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水泥需求量将迅猛增加,各企业将加大在中西部的市场份额,08年各公司将加大在中西部地区的新线的建设力度。

  武汉城市圈、长(长沙)株(株洲)潭(湘潭)城市群的建设,环渤海地区的滨海新区开发建设、河北打造曹妃甸经济示范区等将成为2008年水泥行业关注的区域热点。

  我国水泥行业集中度低,企业间的竞争主要通过降低成本和增加产能来实现。余热发电项目上线将成为行业内各企业降低成本的又一主要措施,各企业将加大余热发电项目的建设,项目的建设速度和新线的建设将同时成为公司提高竞争力的两条主要手段。

  08年各项目的建设将使得整个行业整体上存在资金缺口,上市与再融资可能成为各公司突破资金瓶颈的主要途径。

  11.行业评级

  图7.是水泥行业07年走势与沪深300指数对比图。07年水泥行业增长199.47%,沪深300指数上涨154.91%。图8.是水泥行业近两年来走势与沪深300指数的比较。可以看出,水泥行业走势较沪深300强。

  国内经济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稳定增长,水泥需求量稳定增加,中西部地区、京津唐、环渤海地区等区域性建设的加快,水泥需求将迅猛增加;国家实行“上大压小”的产业投资政策,产业内的并购和兼并,以及外资对国内水泥企业的收购和兼并,将提高行业的集中度。

  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加强,各大水泥生产企业加大新型干法线的建设,区域控制能力加强,水泥价格控制权有望实现。加上08年余热发电项目的陆续运行,水泥企业的成本降低成为必然。

  综合以上各因素,我们看好2008年水泥行业的发展和投资机会,给予“推荐”评级。

  12.重点关注的上市公司(重点推荐:冀东水泥)

  从规模上,水泥行业的上市公司可以分为三个梯队,其中我们重点推荐冀东水泥:

  第一梯队:海螺水泥和中国建材集团其中,我们建议主要关注海螺水泥的收购和兼并、产能的扩张和余热发电项目的上线运行情况。我们预测07EPS、08EPS分别为1.50元和2.10元。

  建材集团是在香港上市的央企,公司可能在08年回归A股市场。我们建议关注公司收购和兼并的速度及市场布局,并重点关注公司的兼并和收购行为在经济效益上的体现。

  第二梯队:华新水泥和冀东水泥(重点推荐)

  我们建议关注华新水泥的定向增发进展状况;“十”字战略的发展状况,尤其是湖南和云南的扩张进展;公司的余热发电项目的进度;中西部地区大项目的计划和公司竞标情况。

  我们预测华新水泥07EPS、08EPS分别为0.84元和1.28元。

  其中,我们建议关注冀东水泥增发进展情况和增发对象,以及公司在西北部的产能扩张状况和京津唐地区的项目开发和进展状况。

  我们预测冀东水泥07EPS、08EPS分别为0.45元和0.71元。最近,公司公告,公司的控股股东易主中材集团,对公司无疑是重点利好消息,公司未来几年可能有超预期的表现。

  第三梯队:赛马实业天山股份和四川双马

  赛马实业和天山股份:关注中材集团对公司的影响,公司在产能扩张和经营管理上的提高。

  四川双马:关注拉法基的市场占有战略,公司在西部开发中的市场份额。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