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汽车行业:2007年11月分销量数据点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4日 10:43 顶点财经

  国金证券 李孟滔

  投资要点

  11月份全行业销售汽车80.1万辆,同比增长16%,环比回升16%。在年底的销售旺季,乘用车反弹力度有限,而商用车表现平稳;

  商用车销售21.8万辆,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12%;乘用车销售58.3万辆,同比增长17%,环比增长17%

  网上车市的乘用车出厂价格指数11月为73.4,比上月下降了0.9个百分点,今年1-11月出厂价格指数已经累计下跌5.4%;

  从16家重点汽车企业集团财务数据来看,年底降价确实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单月平均毛利率较同期下降1.8个百分点,但利润总额的增速仍然高达123.4%,除去规模效应外,乘联会还认为07年上市

新车型国产化率普遍高于往年,这也是企业利润增速较快的原因;

  新上市车型中,丰田卡罗拉本月居然销售16,513辆!环比增长102%,但实际可能并未如此:按照乘联会的1-11月和1-10月卡罗拉累计销量的差额计算,其11月份销量为13,513辆,我们认为实际情况可能是10月份卡罗拉销售就已超过1万辆,而部分订单纳入11月统计,该车型是否有如此大的市场号召力,还需要继续观察两个月;长安福特新款蒙迪欧致胜本月销售4,996辆,已经与上市5个月的大众迈腾销量非常接近,销售势头良好,我们期待着新款蒙迪欧继续给我们惊喜;

  截至到11月底,一汽大众与上海通用累计乘用车销量分别为455,212和455,183辆,为争夺年度销量冠军,两家企业可能会增加批发销量数据,并造成经销商库存压力的上升,因此11、12月份企业销量数据存在失真的可能性;

  本月商用车重点上市公司中,客车行业两家企业表现最好,宇通集团单月销售客车2,706辆,同比增长20.6%,环比回升79.0%,金龙汽车销售客车4,833辆,同比增长37.0%,环比回升27.3%,客车行业年底旺季的反弹幅度要强于货车行业,轻型客车、大型公交和大型座位客车是增速较快的细分市场;

  近期全国范围内出现柴油供应紧张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到重卡市场的需求,宏观方面对信贷资金的紧缩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重卡需求,所以临近年终的销售旺季,重卡反弹力度并不强,本月销售38,164辆,环比仅增长1个百分点;

  个股投资建议中,长安汽车中国重汽是我们目前最看好的两家汽车类上市公司,此外随着近期汽车行业股价调整,上海汽车潍柴动力、金龙汽车、宇通客车四家公司估值也具有较大吸引力。我们还建议投资者关注一汽丰田卡罗拉未来2个月的销量数据,这是一汽夏利08年业绩存在超预期可能的关键;

  本月商用车重点上市公司中,客车行业两家企业表现最好,宇通集团单月销售客车2,706辆,同比增长20.6%,环比回升79.0%,金龙汽车销售客车4,833辆,同比增长37.0%,环比回升27.3%,客车行业年底旺季的反弹幅度要强于货车行业;

  综合类商用车公司中,曙光股份控股的黄海汽车销售汽车2093辆,同比增长343.4%,环比上升7.4%,今年以来累计增幅高达78.4%,但这个数据是错误的:汽协数据显示其商用车增速为20%,因此其销量增长主要来自于乘用车。黄海汽车目前乘用车主要生产两驱中低档SUV,1-11月该业务销量为5,689辆,去年同期为0(但是曙光股份自04年开始就进入SUV领域,07年该业务转由黄海汽车负责,因此汽协数据显示为0是统计口径的问题),06年全年公司销售各类汽车15,556辆,因此公司实际增速应为37%左右;

  07年11月,以集团统计比较,长安集团同比增长最快,共销售33,498辆,同比增长41%,主要贡献来自于长安福特

马自达,此外长安本部奔奔微轿也为集团贡献了3,232辆销量;

  07年11月,以单一整车厂统计比较,一汽丰田是规模企业中增速最快的,本月销售轿车36,345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上升77%,主要得益于新车型卡罗拉的爆发性增长,单月销售1.6万辆!(详见后文轿车市场分析部分)

  新上市车型中,丰田卡罗拉一只独秀,本月居然销售16,513辆!环比增长102%,但实际可能并未如此:按照乘联会的1-11月和1-10月卡罗拉累计销量的差额计算,其11月份销量为13513辆,我们认为实际情况可能是10月份卡罗拉销售就已超过1万辆,而部分订单纳入11月统计,该车型是否有如此大的市场号召力,还需要继续观察两个月;

  长安福特新款蒙迪欧致胜本月销售4,996辆,已经与上市5个月的大众迈腾销量非常接近,销售势头良好,我们期待着新款蒙迪欧继续给我们惊喜;

  截至到11月底,一汽大众与上海通用累计乘用车销量分别为45,212和45,183辆,为争夺年度销量冠军,两家企业可能会增加批发销量数据,并造成经销商库存压力的上升,因此11、12月份企业销量数据存在失真的现象;

  商用车行业销量数据点评

  11月商用车行业增速最快的子行业被轻型客车获得,本月销售23,379辆,同比增长55%,超过了连续10个月位居第一的重卡行业,我们观察到具体企业中,只有金杯汽车本月轻客大幅上升至8,951辆,同比增长232%,环比增长79%,这应当是其出口海外的原因,其他企业并未出现大幅增长的现象;

  重型卡车:柴油紧缺和信贷紧缩对需求产生抑制

  近期全国范围内出现柴油供应紧张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到重卡市场的需求,宏观方面对信贷资金的紧缩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重卡需求,所以临近年终的销售旺季,重卡反弹力度并不强,本月销售38,164辆,环比仅增长1个百分点;

  但用于物流运输的半挂牵引车需求依旧非常旺盛,本月销售15258辆,环比上升13%,由于06年同期牵引车行情已经启动,因此同比增速回落至41%;

  按照汽协的统计数据,大中型客车11月销售10,399辆,同比增长24.6%;中客网统计数据,11月份各类客车销量为14,995辆,同比增长23.3%;

  根据长度划分和用途划分的客车销量增速比较来看,11月份增速较快的是轻型座位客车、大型公交和大型座位三个细分市场,同比增速分别为44%、37%和30%;

  11月销量冠军为宇通集团,销售客车2,706辆,同比增长21%,而大、小金龙本月增速都超过行业平均水平,但苏州金龙增速较慢,厦门金旅目前仍然位居行业销量首位,1-11月销售客车22,788辆,同比增长51%;

  07年以来客车出口快速增长,但我们注意到30座以上的大型客车仅增长了33%,10-29座的中轻型客车增速高达364%;

  重点上市公司销量及投资建议

  长安汽车和中国重汽是我们目前最看好的两家汽车类上市公司:

  我们推荐长安汽车的理由是:公司合营企业长安福特马自达的汽车产品组合正处于最佳生命周期,随着新款蒙迪欧的上市和南京福特整车+发动机工厂的顺利投产,长安福特马自达公司自08年起将进入一轮业绩快速增长周期。目前我们仍然坚持这一观点,坚定的看好长安汽车08年的发展前景;我们预测公司07-09年EPS分别为0.342、0.834和1.072元,给予公司22.18元目标价位,维持“买入”建议;

  我们推荐中国重汽的理由是:与潍柴动力以动力总成为盈利核心所不同的是,中国重汽在整车综合研发实力方面国内居首,因此当预期08年重卡行业增速回落的前提下,由于产品的竞争优势和海外市场掌握的先机,我们认为中国重汽的产销规模将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长,我们维持公司85.69元目标价位,对应07-09年动态市盈率分别为43、27和23倍,维持“买入”建议;

  本月我们首次覆盖一汽夏利,给予公司“持有”建议,但

天津一汽丰田卡罗拉11月销量远远超出我们预期,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未来两个月卡罗拉的销量,一汽丰田08年业绩有可能超出我们预期;一汽厦利:本部亏损与丰田崛起的两难选择..我们认为轿车股的选股标准主要取决于上市公司背后的合资企业实力,从这个角度分析,一汽夏利持有一汽丰田的30%股权无疑具有非常明显的吸引力:

  07年是一汽丰田新老产品换代的时期,在轿车销量仅增长11%的情况下,前三季度公司仍然实现净利润16%的增长,丰田的赢利能力毋庸置疑;

  卡罗拉上市以后销量持续上升,08年春季新款威驰也将上市,在8-10万元经济型轿车领域竞争优势明显,这两款车型将成为一汽丰田再度崛起的主要驱动力,符合我们以产品组合判断企业前景的分析思路;

  我们预计08年一汽丰田资产周转率和净利率都将继续上升,公司将迎来新一轮业绩快速增长期,丰田规划于2010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10%,其中天津一汽丰田将实现70万辆产销规模,我们相信丰田在国内将取得与全球同样的霸主地位;

  然而一汽夏利的经济型轿车业务前景堪忧,我们判断08年公司本部的亏损局面难以得到改善,这降低了公司持有一汽丰田股权的投资吸引力:

  根据我们对经济型轿车行业的现状分析,我们认为未来行业产能过剩现象严重,而国内企业在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少、产品质量和性能提升速度缓慢,国产小排量轿车已成为低档次产品的代名词,这是自主品牌小排量轿车全行业下滑的根本原因;

  通过同行业比较,我们认为夏利的产品组合档次偏低、在产品差异化竞争方面处于劣势,盈利能力也低于民营企业;

  我们认为未来一汽夏利如能顺利实施新的发动机生产项目和新产品投放、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则有可能扭转目前不利的局面;

  我们预测公司07-09年EPS分别为0.105、0.424和0.565元,综合考虑一汽丰田股权价值,我们给予公司未来6-12个月15.69元目标价位,建议“持有”。此外,公司在一汽集团整体上市过程中,存在被吸收合并、私有化的可能性,这是一汽夏利的另一个投资机会,但我们无法判断其具体价值;

  主要风险:公司面临油价上涨可能抑制轿车消费、本部亏损超过我们预期的风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