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会展业:上市公司的盈利黑洞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0日 15:21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会展业没有传说的那么神!对汉商集团、厦门建发、长春经开及南纺股份旗下会展业务的研究表明,会展业在上市公司收购之后大多成为其盈利黑洞

  张彤/文

  2007年11月30日,南纺股份(600250)发布公告称,拟以不超过4亿元价格收购南京南泰国际展览中心(以下简称“南泰国展”)49%的股权。加之南纺股份已拥有南泰国展51%的股权,因此收购完成后,南泰国展将成为南纺股份的全资子公司。但南泰国展糟糕的盈利能力,却让投资者对南纺股份的收购有些担忧。

  6亿元巨资换回绩差资产

  南泰国展前身为南京国际展览中心有限公司,因负债比例过高、管理体制僵化等因素,经营状况较差,2001年-2003年,南京国展分别亏损3281万元、5171万元和3986万元。2004年11月,南京国展以其核心的固定资产(展馆)和无形资产(土地)作为出资设立了南泰国展公司。

  2004年11月,南纺股份以投资环境发生变化为由,将上市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两个项目变更为收购南京国展持有的南泰国展51%的股权,收购价款是2.04亿元。当时公布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预测,南泰国展2005年-2007年主营业务收入将分别达到6500万元、7800万元和9360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429.52万元、3024.29万元和3729.40万元。

  然而,事实远没有估计的那么乐观。南纺股份近年的定期报告及2007年11月30日的公告显示,2005年、2006年及2007年1-10月,南泰国展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724.07万元、4088.32万元和4855.20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96.45万元、187.28万元和307.74万元,与此前预测差异巨大(详见表1)。

  由表1不难看出,近年来,南泰国展的实际主营业务收入明显低于预测值,而其主营业务成本却明显高于预测值,实际净利润还不足预测值的十分之一。当初收购南泰国展51%的股权时,南纺股份明显夸大了其盈利能力。

  截至2007年9月30日,南纺股份货币资金高达10.03亿元,但同期南纺股份的资产49.50亿元,负债38.67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8.1%,同时流动比和速动比分别仅为1.06和0.87,存在一定偿债压力。就在不久前的9月27日,南纺股份刚刚公告称拟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以满足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足以证明其资金并不充裕。

  令人诧异的是,三年前南纺股份收购南泰国展股权时,称十分看好会展行业的发展前景,称收购将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如今,事实证明,收购南泰国展已经对其业绩造成拖累。即便如此,2007年11月30日的公告中,南纺股份依然坚称,南泰国展收益稳定且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将成为其新的利润增长点。

  目前,除南纺股份外,还有多家上市公司涉足会展业。而资料显示,会展业已是一个很难凭借自身经营实现盈利的行业。

  会展业艰难图存

  汉商集团(600774)是较早介入会展业的上市公司之一。2001年,为了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汉商集团投资1.20亿元收购了武汉展览馆持有的会展中心(以下简称“武汉会展”)53.10%的股权。

  2001年,武汉会展实现净利润6.42万元,2002年却出现了793.71万元亏损。2003年,在获3000万元财政补贴的情况下,武汉会展依旧亏损了171.99万元;2004年,武汉会展再次巨亏3417.50万元。

  持续亏损之后,2005年和2006年,武汉会展分别获得了3500万元和4600万元财政补贴,凭此,武汉会展艰难地实现盈利。然而2007年1-6月,在获得1000万元补贴收入的情况下,武汉会展再次亏损345.45万元。

  收购武汉会展不仅没给汉商集团带来利润,截至2007年6月30日,武汉会展还占用了汉商集团的资金高达1.71亿元。而这笔数额巨大的欠款早在2003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加之1.2亿元收购价款,汉商集团每年都要为此支付巨额利息。

  从主营业务收入上来看,2004年-2006年,汉商集团的会展业务收入分别为3397.32万元、3811.06万元和3975.02万元,虽然有所增长,但增幅微乎其微。如今,在武汉会展持续不景气的情况下,汉商集团已决定拟对其进行改造,将其改造为大型商业设施。

  稍比汉商集团和南纺股份幸运些的是厦门建发(600153)。2003年9月,厦门建发斥资13.60亿元收购了厦门国际会展新城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会展”)95%的股权。2003年-2006年,厦门会展分别实现净利润4933.26万元、8021.42万元、8193.49万元和7900万元。

  从表面上看,厦门会展盈利能力不俗,但实际上,当初为了让厦门会展顺利卖到厦门建发手中,厦门市政府做出了两项承诺:其一,给厦门会展10年财政补贴,累计4.20亿元;其二,厦门市政府和厦门会展中心签订一份10年期租赁合同,每年租金6000万元,租金支付由厦门市财政列入每年专项支出。

  从2003年至2006年,厦门市财政局拨付予厦门会展的会展业财政补贴分别为3000万元、6000万元、6000万元和5000万元,合计2亿元。同期,厦门市政府支付给厦门会展的固定租金达2.40亿元。若非这两项合计高达4.40亿元的收入,仅凭自身的经营,厦门会展早已陷入巨额亏损之中了。

  与厦门建发一样获得巨额政府补贴的还有长春经开(600215)。2001年,长春经开收购了长春国际会展中心整体资产(以下简称“长春会展”),收购价格为6.55亿元。2002年,长春会展亏损678.98万元,亏损之后,长春经开先是将长春会展以每年6000万元的价格租赁给长春市会展管理办公室,此后租赁又变成了托管经营,托管费依旧是每年6000万元。2006年,当长春会展不再租赁及托管经营后,长春经开所在地的开发区管委会支付长春会展补贴9000万元。

  虽然获得了巨额的租赁、托管及补贴收入,但通过长春经开的定期报告,目前根本无法查找到长春会展真实的盈利情况。但资料显示,2006年长春经开的会展收入为1402万元,2007年上半年公司的会展收入仅为398.6万元。不难看出,若没有巨额的补贴收入等,长春会展无疑将会发生巨额亏损。

  渝开发(000514)的公告同样表明,若没有财政补贴等收入,会展业想要生存将会是非常艰难的。

  2007年,渝开发以13.08亿元的价格收购了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资产(以下简称“重庆会展”)。根据盈利预测,重庆会展2007年度经营收入将达到1.87亿元,净利润约0.85亿元,经营效益情况良好。

  但渝开发公告同时显示,重庆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与重庆会展签订的八年期《会展中心租赁框架协议》及首三年期《会展中心租赁合同》。根据合同,重庆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首三年向重庆会展支付的租金数额为第一年1.50亿元,第二年为1.37亿元,第三年为1.24亿元,若没有政府的合同作为保障,重庆会展的收入根本无法保障。

  南泰国展盈利难有改观

  通过上述实例不难看出,虽然在加入WTO后,中国会展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各种会展活动蓬勃开展,但会展业的盈利能力远没有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乐观。若不是凭借巨额的政府补贴等收入,会展行业很难盈利甚至会出现巨额的亏损,同时上述上市公司的年报还显示,近年来,虽然上述公司会展类业务收入平均有所提高,但幅度非常有限(详见表2)。

  厦门建发等公司会展业务之所以能够盈利,是建立在公司能获得大额政府补贴等收益的基础上的,而南泰国展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在南纺股份完成对南泰国展的收购之后,南泰国展的盈利情况将很难出现改观。

   订《证券市场周刊》分享高端投资智慧 邮局订阅:8折 即392元 发行部订阅:7折 即343元
     联系电话:85650313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