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行业:2008年银行净利差将增28个基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9日 09:12 顶点财经

  光大证券 金麟

   -银行“存短贷长”特点使得加息对净利差有正面作用虽然年内的历次加息具有“重存轻贷”的特点,但由于银行业活期存款占比达到49.33%,而中长期贷款占比达48.84%。考虑到活期存款利率年内仅仅提高了9个基点,我们认为加息有助于银行业进一步扩大利差率。

  -加息对净利差的提升作用远未在年内充分体现首先,净利差衡量的是日均余额的收益率,因此只能部分反映年内加息的影响。其次,银行“存短贷长”的现象仍在继续发展。占比上升的活期存款并不从加息中受益,而存款普遍期限较短,这意味着存款品种的重新定价过程快于贷款品种。第三,资产负债价格重新定价同样存在时滞。贷款利率主要在年初重新定价或按合同日以年为周期重新定价。

  -08年净利差将因今年的加息而提高27.72个基点在不考虑继续加息可能性的前提下,我们认为2008年银行存款利率将比2007年提高38.40个基点;2008年银行贷款利率将比2007年提高82.57个基点,存贷利差将提高27.72个基点,这意味着银行业利息净收入将因07年加息的滞后调整而增长10%左右,推动银行净利润增速提高11.5%。

  -推荐关注三类股票(1)活期存款比例较大的银行,如建行、交行;(2)中长期贷款占比较高的银行,如建行、工行;(3)“不计息”的存款(如卡存款)和年初重新定价的贷款(如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占比较高的银行,如招行、中行。

  本轮景气周期已经触发了央行9次加息行为。特别是进入2007年以来,央行频密启动了5次加息。我们认为,由于日均指标调整较慢,贷款合同的利率调节具有滞后性,以及银行“存短贷长”现象的进一步发展,年内历次调息对商业银行存贷利差的拉高效果远未在2007年充分体现。预计随着贷款利率的逐步调整到位,2008年商业银行存贷利差将扩大29.55基点,该因素将推动全行业净利润增长11.5%。结合对银行业其他发展因素的判断,给予该行业“增持”评级。

  一、2007年的5次加息

  2007年,央行先后5次调升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7月下旬到9月中旬是比较频密的操作期间。

  年内的5次加息,特点之一是“重存轻贷”。5次加息中,每次1年期存款利率都加满27个基点,而有2次1年期贷款利率分别只提高18个基点。经过这5次加息,1年期存款和贷款利率分别比年初提高了1.35和1.17个百分点。就相同期限业务品种来说,央行更倾向于提高存款利率水平。

  图2描述了年内历次加息对不同期限存款和贷款利率绝对水平的影响,而图3描述了每次加息对不同期限存款和贷款品种所加的基点数。

  二、历次加息有助于扩大银行业净利差

  虽然年内历次加息“重存轻贷”,但由于商业银行经营具有显著的“存短贷长”的特点,因此银行业净利差反而因此明显扩大。我们认为,“存短贷长”现象是现阶段经济金融环境的必然结果,具有长期性和可持续性。

  当前中国经济的三大驱动力量分别是重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产能的转移浪潮,而这三者都涉及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自2001年以来,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占当年GDP产出的份额呈明显上升趋势,在5年内提高了18个百分点。在此推动下,中长期贷款成为商业银行贷款总额增长的主要动力,对2003年1月至2007年9月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总额增长的贡献度达到61.69%,占比从37.07%提升至48.84%。

  同期,随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跨过1000美元门槛,居民理财需求呈现快速增长。而同期住房价格市场化、股票价格在4年熊市后的合理反弹,以及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的流动性日趋过剩激活了房地产和股票价格,从而诱发了居民理财行为的释放性增长。居民投资组合的重新配置过程,就是中长期储蓄存款的活期化过程。在57个月内,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占比提高了2.26个百分点。

  以上两个方面构成银行业“存短贷长”现象。2006年12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中,活期存款占比为48.28%,中长期贷款占比达到47.43%,中长期贷款规模达到定期存款(包括1年以上和一年以内存款)的1.12倍。

  存贷款利率结构另一个不对称的特征是,贷款利率普遍具有浮动性,在合同期内会根据约定方式进行调整;而存款利率无法浮动,在存期内无法收益于央行加息。

  在这种不对称的结构下,虽然央行的加息结构有所偏重于存款方,由于占总存款接近一半的活期存款的成本率基本不受央行加息影响,而定期存款在转存前都无法享受新的利率水平,因此历次加息对于商业银行都构成利好。银行的存贷净利差在2006年10月份加息之后呈现加速提高的趋势,特别是在2007年有更快速的扩大。

  三、三大因素导致加息对银行业的利好远未在年内出尽

  1、净利差调整滞后于NIM

  由于净利率衡量的是日均余额的平均收益,而越晚的加息对日均余额收益率的影响越小。因此上市银行的NIM普遍高于净利差,显示出明年净利差的增长潜力。

  2、今年以来银行业“存短贷长”现象继续有所发展

  2007年以来,银行业“存短贷长”现象进一步发展。9月底,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中,活期存款占比达到49.33%,比年初提高1.05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占比48.87%,比年初提高0.59个百分点。

  上市银行的表现与此一致。6月末,6家银行平均活期存款占比比年初提高1.35个百分点。工行、中行、交行、浦发等的中长期贷款占比都有明显的提高。

  占比上升的活期存款并不从加息中受益,而存款普遍期限较短,这意味着存款品种的重新定价过程快于贷款品种。

  3、贷款利率调整具有明显滞后性

  除了占比极少的中长期贷款属固定利率贷款外:(1)部分中长期贷款在每年1月1日重新定价,包括全部的浮动利率按揭贷款;(2)部分中长期贷款以季/半年/年为周期重新定价,主流方式是以年为重估周期。

  存款利率在存期内保持固定,其调整在存期结束后通过续存发生。但央行的历次加息同样诱发提前支取行为。这构成了前期存款利息支出的回拨,但也对新利率水平进行了及时调整。考虑到商业银行活期加三个月内到期的存款占比达到70%,因此利率调整的滞后因素对贷款方的影响更为显著。

  四、加息累积效应将使08年净利差提高28个基点

  1、加息对2007、2008年存款利率的影响

  假设:(1)各存款品种相对规模保持不变;(2)存款利率在整个存期内固定不变;(3)加息后存款者若能通过提前支取—按新利率转存获益,则全额提前支取并转存;(4)2007年底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总额比3季度末增长1.5%;(5)2008年银行业存款增长12%。

  2、加息对2007、2008年贷款利率的影响

  假设:(1)各贷款品种相对规模保持不变;(2)6个月和1年期贷款在贷款期限内不重新定价;(3)有部分中长期贷款按A方式重新定价,即在每年1月1日调整贷款利率;(4)余下的中长期贷款按B方式重新定价,即从借款日开始以年为周期调整利率;(5)10月底银行业贷款总额比9月底增长1%,并在11月和12月稳定在这一水平;(6)2008年银行业贷款增长13%。

  3、加息累积效应在2008年的释放

  假设(1)50%的中长期贷款为每年1月1日重新定价,余下的中长期贷款为从借款日开始以年为周期定价;(2)不考虑继续加息的可能性。

  计算得到:2008年银行存款利率将比2007年提高38.40个基点;2008年银行贷款利率将比2007年提高82.57个基点,存贷利差将提高27.72个基点。这意味着银行业利息净收入将因07年加息的滞后调整而增长10%左右,推动银行净利润增速提高11.5%。

  综合对银行业其他发展因素的判断,给予银行业“增持”评级。

  推荐关注(1)活期存款比例较大的银行,如建行、交行;(2)中长期贷款占比较高的银行,如建行、工行;(3)“不计息”的存款(如卡存款)和年初重新定价的贷款(如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占比较高的银行,如招行、中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