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传媒行业:政策大幕拉开 传媒精彩连连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3日 09:31 顶点财经

  中投证券 王鹏

  投资要点:

  近期传媒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格外引人注目。先有粤传媒IPO登录中小板,后有辽宁出版传媒欲打包编辑业务和经营业务上市、湖北日报集团借路国药科技签订《资产重组意向书》,让市场目光聚焦到传媒板块。

  文化体制改革推进以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文件,拉开了传媒行业改制的层层大幕。新近召开的十七大对文化产业发展首次提出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具体到中观层面,新闻出版领域率先表态,支持新闻出版传媒整体上市,可以将采编业务和经营业务放入上市公司。我们认为,以新闻出版行业为排头兵,将会有更多符合条件的优质传媒企业登录A股市场。

  从经济运行层面上看,我国2006年传媒产业总产值达到了4236亿元,占到我国GDP的2.1%。而据我们统计,当前国内传媒类上市公司总市值占A股总市值的比重仅为0.4%,传媒产业在资本市场上的地位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极为不匹配的!因此,鼓励更多的传媒公司踏入资本市场也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认为,在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国家将会扶植更多符合条件的传媒类企业走向资本市场。我们期待着未来政策层面的创新和操作层面的创新给传媒板块带来更多精彩表演的机会!

  近期传媒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格外引人注目。先有粤传媒以IPO的方式登录中小企业版。随后传出辽宁出版传媒弃H改A,并将报业编辑业务与经营业务合并打包上市的消息(已获

证监会批准)。再有停牌已近3个月之久的国药科技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资产重组意向书》尘埃落定。前两者分别创造了两个第一,即第一家真正通过IPO上市的平面媒体和第一家将内容编辑业务和经营业务打包上市的传媒公司。而据公开媒体的消息,湖北日报集团借壳成功后,也准备将除党报之外的子报子刊和网站等业务整体上市。这些事项无疑将成为文化产业在资本市场上运作发展的里程碑式事件!

  自2003年中央确定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方案以来,国家先后出台《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重点培育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支持和鼓励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实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近期召开的十七大上,中央对文化建设的论述中又有新的政策导向,在“推进文化创新”一节,主要谈文艺创作创新、文化体制改革、传播体系构建等方面的问题。

  尤其在发展文化产业问题上,报告首次提出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等,并指出文化的“软实力”与国家的“硬实力”之间的相互结合与转换,正在迅速改变世界的力量对比格局。以发展文化产业为突破口,带动国家文化体制的全面深入的改革,具有不可低估的战略意义。

  也正是在十七大召开期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将通过逐步扩大股份、收购等办法扩大报业上市的整体性。允许任何一家新闻出版传媒整体上市,而不是局限于过去将采编业务与广告等经营性业务分离开的做法。这无疑昭示着,对文化传播类上市公司只有经营性资产可以产业化运作、资本化运作的政策开始有所松动,并将给文化传播行业再次带来变革,资本市场上将会有更多优质、优势的传媒企业的精彩表演。

  从经济运行层面上看,我国2006年传媒产业总产值达到了4236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32.1%,传媒产业已占到我国GDP的2.1%。而据我们统计,当前国内传媒类上市公司总市值占A股总市值的比重仅为0.4%,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极为不匹配的!因此,鼓励更多的传媒公司踏入资本市场也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认为,在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国家将会扶植更多符合条件的传媒类企业走向资本市场。我们期待着未来政策层面的创新和操作层面的创新给传媒板块带来更多精彩表演的机会!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