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航天板块:科技与发展模式的双重跨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4日 10:42 顶点财经

  江南证券 帅再先

  一、政策内容

  国防科工委10月18日公布的《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十一五”时期是我国航天事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航天产业要达到基本满足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

  《规划》指出,“十一五”期间航天发展要启动并实施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工程等五大重大科技工程,实现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业务服务能力、产业发展能力等九大具体目标。

  为实现航天工业目标,《规划》在九方面还提出了未来五年发展的主要任务。其中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和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航天产业链,实现卫星产值年增速超30%;促进航天先进技术的市场转化也被列为《规划》的主要任务。

  二、点评

  航天作为国家的高技术产业,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2006年,我国政府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发展航天事业置于重要地位。

  对比《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规划》对航天工业发展进行了更为系统和科学的“任务布置”:

  1、《规划》强调了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十一五”期间,我国航天要实施5大航天工程,我们测算,卫星发射数量和火箭发射次数比“十五”将增长一倍以上。要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除了科研能力得到保障外,制造能力和水平也必须得到保障。循此思路,我们认为未来5年我国航天设备制造及配套产业将保持快速增长,对于具有优势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做强和做大的发展契机。

  2、《规划》指出,以卫星应用及运营服务业发展为重点,大力发展航空产业,提高航空产业民用经济效益。航天工业技术实力很强,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旦得到民用,可以产生很高的外部效益,据统计各国政府在航天领域的投入产出比为1∶7至1∶12之间。从《规划》看,“十一五”期间,我国卫星对地观测、卫星通信及卫星导航技术的民用化程度将得到非常大的提高,对于相关产业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长期重大利好。例如《规划》明确,卫星通信广播应用产业产值年均增长超过30%;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产业产值年均增长超过30%。

  3、为保持航天事业持续、稳定发展,《规划》指出,政府在继续加大航天投入的同时,要积极推进航天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改革,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并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社会资金进入航天领域。从这一点上看,未来航天工业在

资本市场上的“重组、并购”等资本故事值得期待。

  三、相关上市公司分析

  围绕上述三条主线,我们看好三类上市公司:1、受益于行业发展和资源整合的龙头公司,只有这类公司才有能力发展成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这方面我们看好火箭股份中国卫星;2、具有优势的航天设备及相关配套设备生产企业,这方面我们看好航天长峰航天电器;3、受益于航天技术军转民的企业,这方面我们看好火箭股份、航天通信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