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电力行业:资产注入是亮点价值重估趋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2日 09:39 顶点财经

  长城证券 张 霖

  用电需求方面,07年前三季度电力需求保持快速增长,但工业用电稳中有降,节能降耗初显成效,几大高耗电产业运行态势良好,可带动四季度用电量的持续攀升;供求基本平衡,从供给结构来看,四季度火电出力占比将有所增长,水电上网电量将相对减少“挤出效应”减弱,而火电利用率增速会略有回升。预计煤价四季度继续高企、煤电联动暂缓,但对08年煤电联动趋势依然保持乐观态度

  四季度,持续的资产注入是除了强劲需求之外的业绩促发因素。其中,五大发电集团旗下虽有众多水电资产但都没有注入上市公司,未来发电集团为了借助“政策高地”增加收入,会优先选择将优质水电资产逐步注入上市公司。

  火电作为煤炭等一次能源的衍生能源形式,实质上是能源价值链条的延伸,因此火电作为二次能源,其资源稀缺性基本是与煤矿资源等同的。虽然不能充分的实行市场化定价,但是未来第三次煤电联动的启动,将意味着电力作为二次能源价值重估的开始。

  水、风电等资源价值重估逻辑更为清晰:我国水资源经济可采量已完成大半。由于其不可复制性,也属稀缺资源,其水资源未来可利用装机总容量可相当于煤矿储量,因此水电作为一、二次能源结合的共同体,应享有资源类公司的重新认识和估值。五大发电集团积极“圈河”,就是因为看中了水电资源发展的前景,抢先占领优质水电资源。同理,风电资源方面,我国风能资源较丰富,但风能资源集中、恒定并可利用为风力发电的地区是具有稀缺性的,据统计,一二级风资源地区,仅占全国面积分别为8%、18%。主要分布在两大带:三北地区丰富带和沿海带。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力度的加大,拥有风电场资源的上市公司(如银星能源等),作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结合体,也将有理由获得资源价值的重估。

  未来几年行业持续资产注入的外延扩张;技术进步带来的节能降耗、结构优化等内涵式成长;以及资源价值重估是电力板块四季度有所表现的三大重要动力源。鉴于四季度煤价高企,联动暂缓、及资源价值重估需要一个认识过程,因此我们给予行业四季度“谨慎推荐”的投资评级,但是部分个股仍值得重点关注。综上,我们看好两类公司:

  (一)有资产整合预期且估值相对安全的行业龙头公司:华能国际华电国际国投电力国电电力

  (二)关注政策倾斜的占有独特资源的新能源类公司:长江电力桂冠电力、银星能源、金山股份等。

  1.供求状况及趋势

  需求:节能降耗卓有成效,工业用电稳中有降用电需求方面:07年前三季度电力需求保持快速增长,但工业用电稳中有降。

  1-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21181.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20%,较1-7月份16.5%的高增长有所回落。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583.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9%;第二产业用电量16196.4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的76.5%,同比增长16.71%;第三产业用电量2069.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4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331.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7%。1-8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为15997.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72%;轻、重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分别为10.43%和18.23%。可见,一个明显的趋势是:节能降耗卓有成效,工业用电稳中有降(如图1)。

  用电量快速增长主要来自于钢铁、水泥、有色等高耗能产业,07年四季度用电量增长趋势在很大程度上仍旧主要取决于钢铁、建材等电力行业上游市场状况。

  我们认为,钢材、有色金属等主要原材料产量增速四季度将持续稳步增长。

  1)钢铁:产能扩张、增速回落。今年8月全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3.6%,增速比上月减缓0.9个百分点;钢材产量增长23.7%,减缓0.2个百分点。钢材出口538万吨,比上月减少56万吨;进口146万吨,增加7万吨。

钢材价格持续上涨。8月末,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综指112.93点,比上月末上升2.62点,比年初上升7.78点。建筑用钢材价格涨幅较高。6.5mm盘条、16mm钢筋价格比上月分别上涨5.5%和6.3%,同比上涨19.9%和25.3%;0.5mm冷轧薄板价格比上月上涨0.9%,同比上涨4.4%。1-8月,全国粗钢产量32053万吨,增长17.7%;钢材产量36697万吨,增长24.1%。铁矿砂进口25081万吨,增长14.5%。钢材出口4508万吨,增长83.9%;进口1155万吨,下降8.1%。预计生铁产量增速在8~14%之间。

  供给:供求基本平衡、四季度水电“挤出效应”减弱电力生产方面,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累计发电量20860.94亿千瓦时(见备注),比去年同期增长16.3%。其中,水电27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1%;火电17638.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5%;

  从近三年来水、火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规律来看,可印证这一点:水火电占比曲线呈现夏秋收窄、冬春拉宽的规律,这与水电在夏秋丰水之季,水电利用小时数相对较高、发电量占比相对较大而对火电造成的“挤出效应”有直接关系,而到秋冬之季这一趋势正好相反,因此,我们认为,水电在上半年的市场份额由11.8%上升至8月份的13.3%之后,在四季度将逐渐回落为11%-12%左右。这意味着,四季度火电龙头企业的利用小时数以及供给电量将有局部回升。

  利用小时数:火电利用率止跌企稳,08年回暖据中电联统计,1-8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3358小时,比去年同期降低136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2338小时,比去年同期降低47小时,低于1-4月份水电利用小时数的同比下降水平(如表5);但是,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570小时,比去年同期降低173小时,下降幅度比1-4月的同比水平更加恶化。我们认为,随着冬季来水情况较减少,因此水电在夏季丰水期对火电造成的“挤出效应”将会减弱,从而为火电利用率让出一定相应空间,尤其是随着08年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和装机容量增速的趋缓,以及小火电关停的推进,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会逐步回升,预计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下降150~200小时,2008年有望渐入佳境。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